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美关系50年(1969-2019)

中美关系50年(1969-2019)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436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38.2(4.9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美关系50年(1969-2019) 版权信息

中美关系50年(1969-2019) 本书特色

有助于读者在百年未有大变局中把握中美关系 解读有创见、有深度、接地气

中美关系50年(1969-2019) 内容简介

中美关系是当前世界上很复杂的关系。中美之间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既有共同利益也有严重分歧,既有结构性矛盾,也有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的对立。 本书以时间为序梳理了1969-2019年50年间中美关系发展史,重点以尼克松、卡特、里根、老、克林顿、小、和等任期内的中美关系为着眼点,史论结合、深入浅出地阐释不同时期中美关系的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本书有创见、有深度、接地气,对于读者了解中美关系史、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当前中美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中美关系50年(1969-2019) 目录

中美交往需要全民智慧(代序)/王文 写在前面/谢国明 **章 前传:中美从平等贸易到兵戎相见 1.“中国皇后”号启程,从*年轻共和国驶向*悠久民族 2.毛泽东审时度势,老帅们计效“三国” 第二章 破冰:尼克松改写美中关系 1.苏联强势扩张,美中互相需要 2.20 年的敌对鸿沟,如何跨越 3.乒乓外交,小球推动地球 4.“巴铁”加持,基辛格秘密访华 5.先遣组两次风波,毛泽东指示“糖果不能减” 6.尼克松访华,“改变世界的一周” 7.各说各话,《上海公报》书写外交奇迹 第三章 建交与“挟”台:卡特“两面下注” 1.万斯访华做“小动作”,中方寻找谈判新对手 2.卡特换将,布热津斯基主导建交谈判 3.关键问题互相让步,“都不满意才是*佳结果” 4.“邓旋风”铺天盖地,“他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心!” 5.卡特签署《与台湾关系法》,遏制中国留下后手 第四章 低开高走:里根蹬出新任总统对华路径 1.里根不忘“台湾老朋友”,中国警告“倒车开不得” 2.惩戒荷兰“杀鸡骇猴”,“不要怕中美关系倒退” 3.形势比人强,里根签署《八一七公报》 4.无事生非的“清末巨额债券案” 5.首访共产党执政的国家,“里根总统拍中国马屁” 第五章 萧规难随:老布什艰难走出对华关系低谷 1.二战英雄出任“驻京办主任” 2.中国动乱,'美国制裁,解铃还须系铃人 3.美国对苏缓和,对华关系进一步退两步 4.海湾危机,老布什借机提升对华关系 第六章 曲折多变:克林顿从摇摆到清晰 1.*惠国待遇捆绑人权,对华关系再度低开 2.“银河”号假情报真折腾,中国“两害相权取其轻” 3.克林顿谋划“新太平洋共同体”,不得不正视中国机遇 4.李登辉“私人”访美,中方坚定捍卫核心利益 5.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遇袭,误炸还是故意? 6.朱镕基访美谈“入世”,克林顿贪婪敲竹杠 第七章 从“战略对手”到“利益攸关方”:小布什定义对华关系 1.“南海撞机”,中美关系跌入低谷 2.“9'11”改变世界,中国赢得十年和平发展机遇 3.离岸制衡,美国希望保持台湾现状 第八章 高开低走:奥巴马逆转对华关系走势 1.“上天福佑”,试图“改变”的首位非裔总统 2.金融危机爆发,美国求助中国拯救经济 3.中国经济全球第二,美中关系逆转“走低” 4.TPP,奥巴马构建围堵中国的“经济北约” 5.从东海、南海到朝鲜半岛,美国从幕后走到前台 6.从安纳伯格到瀛台,元首峰会定调“新型大国关系” 第九章 不确定性:特朗普时代的美中关系 1.鲜衣怒马明星商人,颠覆传统“政治素人” 2.“致命中国”:“四大金刚”的对华策略 3.好话说尽,贸易战准备期大放“烟幕弹” 4.图穷匕见:“贸易战”唯一确定的是“不确定性” 5.“老大耍流氓”,美国以国内法惩罚中国 第十章 结构性矛盾:中美关系的根本症结 1.美国“绝不接受第二名”,中国不必争一时之短长 2.两个维度: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力量对比 3.“两个尊重”:美国要求中国尊重美国老大地位,中国希望美国尊重中国核心利益 4.两个特殊论:中国特殊论拥有历史优越感,美国特殊论滋生道德优越感 5.两大陷阱:“修昔底德陷阱”和“金德尔伯格陷阱” 6.结论:中美关系将持续走低,斗而不破、和而不同 参考文献 后记 中美关系走到十字路口,关键是做好自己的事情
展开全部

中美关系50年(1969-2019) 节选

  《中美关系50年:1969-2019》:  中美两国就走到了这个关口。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严重对立处于你死我活的状态。从美国支持蒋介石企图消灭共产党,到朝鲜战场上两军血肉生死之搏,再到台湾海峡的军事对峙、越南战场上没有公开的两军交战、美国对中国的全面封锁,中美对立的鸿沟,比太平洋还宽,比马里亚纳海沟还深!  如何跨越这一鸿沟,进行战略对话,分享共同利益,进而达成战略协同互助,并说服两国民众转圜接受?这是中美两国政治家必须破解的难题。  中国的情况比较简单。中国革命胜利的历史,共产党的组织纪律,都赋予毛泽东*后决断权。  美国的情况比较复杂。尼克松意欲改善中美关系,每一个步骤都要向国会的20多位议员通报,还要向大约15个国家介绍情况,向台湾通报,这些国家都认定台湾才是中国的合法政府。两国关系互相试探阶段的秘密沟通,面临巨大的压力。  尼克松是一位经受过大起大落考验的、意志顽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具有国际全局眼光的战略家。当选总统两年之前,1967年10月,尼克松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越南后的亚洲》一文,对美国多年来孤立中国提出异议,表示不能永远与中国隔离,要与中国进行对话。尼克松的这一篇文章,引起了毛泽东的关注。  尼克松一上任,就着手试探打破中美关系僵局。  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就职演讲中暗示要改善对华关系:“在经历了一个对抗的时期之后,我们正在进入谈判的时代。  “让所有的国家都知道,在本届政府任职期间,我们的通讯联络线路将是畅通无阻的。  “我们谋求建立一个开放的世界——对各种思想开放,对货物和人员的交流开放;在这个世界里,大小国家的人民都不会怒气冲冲地处于与世隔绝的地位。  “我们不能指望使每个人都成为我们的朋友,但是我们能够设法使任何人都不成为我们的敌人。”  8天以后,《人民日报》全文刊出尼克松的就职演说。在中美两国严重敌对的情况下,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全文刊出敌对国家总统的就职演讲,是绝无仅有的特例。据曾经担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黄华回忆,这一决策是毛泽东做出的。当天的《人民日报》一版,以整版篇幅刊出《人民日报》和《红旗》杂志评论员文章:《走投无路的自供状——评尼克松的“就职演说”和苏修叛徒集团的无耻捧场》。这篇评论员文章和尼克松演讲全文的刊出,表面上看是左右开弓,“两个拳头”打击美帝国主义和苏联社会帝国主义,其实是巧妙地向中国人民通报了尼克松的真实意图。  1969年7月,尼克松利用出访的机会,多次表示美国准备开始与北京交往,反对苏联建立“亚洲安全体系”,并说,如果让中国继续处于“孤立”状态,亚洲就不能“向前进”。  当年12月3日,在波兰首都华沙发生了美国大使追中国大使馆译员的事件。  这一天晚上,华沙科学文化宫举行南斯拉夫时装展览会。中国驻波兰大使馆二等秘书李举卿应邀参加,译员景志成随同前往。时装表演结束时,景志成走到衣帽间外的楼梯上,美国驻波兰大使馆二等秘书西蒙斯追上来说:“先生,这是我们大使。”当时,中美关系紧张,中国外交人员一般不与美方接触。景志成怕别人发现他与美国人在说话,慢了脚步,却没有停步站住。只听美国大使小沃尔特·斯托塞尔说:“我是美国大使,我想会见你们代办先生。”当时,中国驻波兰大使不在华沙,大使馆由代办主持工作。景志成边走边答:“我转达。”这时,景志成发现李举卿已经走出大门,于是加快了步伐。  ……

中美关系50年(1969-2019) 作者简介

  谢国明,浙江绍兴人。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高级编辑,第十八届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中国环境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198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85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法学硕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2009年获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论文多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