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源平合战:日本武士的崛起

源平合战:日本武士的崛起

出版社: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99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9.0(6.0折) 定价  ¥6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源平合战:日本武士的崛起 版权信息

  • ISBN:9787224133738
  • 条形码:9787224133738 ; 978-7-224-13373-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源平合战:日本武士的崛起 本书特色

饕书客战争特典书系017 全彩图文 全景式讲述日本平安时代末期的两大贵族混战 这是开启“镰仓幕府”前夜的重要历史时期 涌现出源赖朝、源义经、平清盛、木曾义仲等日本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英雄、枭雄 这是胜者为王的舞台 亦是属于战神的时代

源平合战:日本武士的崛起 内容简介

本书为“饕书客”“战争特典书系”之017册。 日本平安时代末期,两大贵族集团清河源氏与桓武平氏之间爆发了源平合战。合战持续了六年,由于源氏与平氏两大家族同时也是武士集团的代表,因此,日本的武士集团借助于这场合战登上历史舞台,开启了日本的武家政治时代。是日本历目前典型的英雄时代,是当代日本NHK大河剧等影视作品和热门游戏关注的时代。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详实的史料,生动刻画描写了源氏与平家的崛起和争霸,向读者呈现了源平合战的历史脉络和深层原因,也展现了日本武士集团的发展壮大。是一部兼具可读性和资料性的日本历史读物。   

源平合战:日本武士的崛起 目录

**章 源平登场
**节 平安时代
第二节 承平·天庆之乱
第三节 新皇败亡
第四节 平忠常之乱
第五节 奥州安倍氏
第六节 前九年之役
第七节 安倍氏灭亡
第八节 后三年之役
第九节 源义家与源义光

第二章 平家崛起
**节 保元之乱
第二节 藤原信西被害
第三节 平治之乱
第四节 源氏末路
第五节 平家抬头
第六节 鹿谷的政变
第七节 治承政变
第八节 以仁王与源赖政

第三章 源氏举兵
**节 以仁王的令旨
第二节 以仁王起兵
第三节 宇治平等院合战
第四节 以仁王起兵的意义
第五节 迁都福原
第六节 东国的源赖朝
第七节 源赖朝起兵
第八节 山木馆合战
第九节 石桥山惨败
第十节 相模三浦氏

第四章 镰仓成立
**节 东渡安房国
第二节 坂东平氏参阵
第三节 攻占镰仓
第四节 甲斐源氏起兵

第五章 诸国内乱
**节 信浓源氏举兵
第二节 畿内的烽火
第三节 南都烧讨
第四节 西国的动乱
第五节 “总官”体系
第六节 墨俣川合战
第七节 横田河原合战
第八节 北陆道与平家
第九节 养和年的窘境
第十节 平家的战备

第六章 义仲上洛
**节 野木宫合战
第二节 追讨军出阵
第三节 砺波山合战
第四节 筱原合战
第五节 木曾义仲上洛
第六节 三分天下
第七节 乡巴佬义仲
第八节 十月宣旨
第九节 水岛合战
第十节 木曾军分裂
第十一节 法住寺合战
第十二节 木曾义仲的补救
第十三节 镰仓势上洛
第十四节 宇治川合战

第七章 追讨平家
**节 镰仓势西征
第二节 一之谷合战的通说
第三节 合战的新说
第四节 奇袭的真相
第五节 院厅与源义经
第六节 源赖朝的手段
第七节 征讨平家的准备
第八节 藤户合战
第九节 源义经渡海
第十节 屋岛合战
第十-节 决战前夜
第十二节 坛之浦合战
第十三节 平家灭亡

第八章 奥州征伐
**节 战后处置
第二节 《腰越状》
第三节 讨伐源赖朝的院宣
第四节 黄金之都
第五节 奥州藤原氏
第六节 平泉与源义经
第七节 源义经之死
第八节 奥州合战
第九节 天下统一
后记
展开全部

源平合战:日本武士的崛起 节选

  《战争特典017·源平合战:日本武士的崛起》:  **节 平安时代  遣唐使盛行之时,佛教经唐朝传入日本,受到日本贵族的欢迎,并兴建大量寺院,这些佛教寺院拥有广阔的良田与大量的贵族信徒,到了奈良时代末期,奈良京附近的佛教势力已经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这些佛教寺院以大寺院兴福寺为首,积极介入朝廷的政治斗争——“藤原广嗣之乱”“法王道镜乱政”等事件中,闹事的主角里都有这些和尚的影子。  天应元年(781),光仁天皇之子桓武天皇继承了皇位。桓武天皇当政时期,朝中旧贵族们的钩心斗角不减反增,受够了政治斗争的桓武天皇决意要迁都他处,摆脱奈良京附近的寺院大地主以及贵族大地主势力。桓武天皇首先看中的是位于山城国的长冈,为了营建长冈京,桓武天皇下令将古京城难波京拆除,而拆下来的材料则直接运往长冈。然而,长冈京的修建并不一帆风顺,在这段时间里先后发生了“藤原种继暗杀事件”以及“早良亲王事件”。藤原种继是桓武天皇宠信的大臣,而早良亲王则是当时的皇太弟,这两人在朝廷的政治斗争中死去,给当时的政治局势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相传早良亲王遭到桓武天皇的诬陷含冤而死,结果化作怨灵诅咒桓武天皇。这段时间里京城灾祸不断,异象频生。*终,不堪骚扰的桓武天皇于延历十三年(794)再度迁都“新都平安”,平安京的落成,象征着日本“平安时代”的到来。  日本的平安时代,是一个优雅而又神秘的时代,传说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冒出了早良亲王、平将门等怨灵,还出现了如安倍晴明这样名震天下的阴阳师、藤原道长这般杰出的政治家以及赫赫有名的讨鬼将军源赖光等贤能之人,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保卫国土平安,使国家太平。然而,这“太平”的背后,其实是一个混乱而又肮脏不堪的纲常伦理丧失、贵族骄奢淫逸、朝廷制度崩坏的时代,而*终推翻腐朽贵族政治的,则是被贵族们瞧不上的两个低级的武士家族——河内源氏与伊势平氏。  在奈良时代前后,日本天皇为了打击贵族势力,加强国家与天皇的权威,颁布了《大宝律令》等法令,实施“班田收授法”,严格制定官制。然而,日本进入平安时代之后,因为天皇外戚藤原氏的干政,使得原本维持朝廷运转的律令制走向衰弱。外戚藤原氏出任“关白”以及“摄政”把持朝政,年轻的天皇不甘心受到藤原氏外戚的控制与折磨,在壮年便宣布退位,成为上皇,并于朝廷之外开设“院厅”,政治中心逐渐由朝廷转移至上皇的院厅之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院厅颁布的命令“院宣”的权威与执行力大大高于朝廷颁布的天皇的命令“纶旨”,原本应该以天皇为首的“国家政治”也变成了由上皇统治的“家族政治”。  “摄关政治”与“院厅政治”均是无视朝廷律令的产物,这些统治者们,为了争权夺利,不顾朝廷律令,大量任命律令制以外的官职,使得原本只是临时替补的令外官常设化,大大打击了天皇以及律令制的权威。在摄关与院厅当政的时期,令外官职能与原本的律令官职能重复时,往往是以依赖藤原氏或院厅为主的令外官占据上风,令外官的盛行,加速了朝廷律令制的崩坏。  与此同时,皇族与贵族们也不断给自己“挖掘坟墓”。  首先是日本义务兵制度的解体。  原本按照律令制的要求,日本的各个令制国内均设有常备军团,平时维护国内治安,战时调往前线参加对虾夷人的战争。到了平安时代中后期,因为对虾夷战争的减少,各国的常备军团成为沉重的负担。为了减轻经济压力,朝廷宣布废除诸国的军团制度,代之以人数相较军团制减少的“健儿制”。健儿制的推行,使得各国的经济压力大大减小,但是军事力量的削弱,却让治安问题成为各地的一大主要问题。  与军团制同时崩溃的,还有律令制下的班田制,原本班田制应该是由国家班地给百姓耕种,百姓死后将土地交由国家重新班田。可是到了平安时代,许多百姓私下买卖交易国有土地,再加上徭役沉重,又有许多百姓出逃开垦新田自己耕种,使得国家无田可班,班田制在延喜二年(902)名存实亡。许多拥有新垦田地以及靠私人买卖得来田地的人,变成了拥有庞大庄园的庄园主。这些庄园主通过开垦新田,买卖土地,甚至武力吞并土地扩大自己的势力。他们建立私人武装,保卫庄园,而这些庄园的保镖,便是武士的原型。  班田制与军团制的解体,标志着朝廷地方政权的瓦解,地方势力根本就不把朝廷派来的文弱官员放在眼里,朝廷在地方的征税也难以为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出现了“国司请”制度。该制度将一国赐给某个国衙作为受领领地,国司为朝廷在地方征税,再上缴给国家。国司一般由在地方上有兵有粮的武士担任。  ……

源平合战:日本武士的崛起 作者简介

  伊势早苗,自幼喜爱日本文化以及日本史,留学海外后,数年来研究日本中世纪史,研读数十部日本史相关一手资料和史籍著作。在网野善彦、上杉和彦等学者著作的启迪下,对日本中世纪史拥有独到的看法与见解,在对日本中世纪历史的普及以及误区的纠正方面有一定的成绩。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