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依规治党(第1辑)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依规治党(第1辑)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24cm 页数: 482页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89.6(7.0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依规治党(第1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64604
  • 条形码:9787208164604 ; 978-7-208-16460-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依规治党(第1辑)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数十篇来自不同高校学者关于党的建设、依规治党主题的学术文章, 其中主要涉及党的建设基本理论研究、党内法规与制度建设研究、基层党建理论与实践、党的建设学科建构四个主要方向。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依规治党(第1辑) 目录

绪论

改革开放40年党的建设的根本经验与基本启示 刘红凛(3)

合力加强党建理论体系、话语体系与学科体系建设 朱潇潇等(16)

以依规治党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 刘红凛等(24)

**编党的建设基本理论研究

党的自我革命:破解“历史周期率”的政治密码 何旗(35)

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逻辑理路、内容要素与根本保障 王磊(54)

提高新时代党的建设质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现实

指向 叶子鹏等(6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建设的成就及其经验 王一喆(82)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内选举的发生发展回顾 李芳云(93)

新时代党建理论体系构建研究 赵丽华(106)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发展历程、显著特点及其宝贵

启示 王世谊等(118)

“政治建设首位”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 陈丹(139)

政治仪式: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的无声铸造 宋斌等(152)

习近平关于党员干部政德修养的重要论述研究 于瑶(162)

新时代加强党性教育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曹便(181)

网上群众路线与党的执政方式现代化转型 倪明胜(19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何以必然 张波等(210)

目录目录第二编党内法规与制度建设研究

党内法规的历史发展和地位作用 卢先福(223)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历史性成就及其深化思考 冯小敏(228)

中国共产党对制度治党的不懈探索与当代启示 任志江(231)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全面从严治党的内驱力 松友等(248)

十八大以来党内法规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王同昌(261)

法政治学视域下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衔接与协调 王立峰(276)

新时代加快形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实现路径 王光明(289)

党内法规执行的“双高模式”:以贯彻落实八项规定为例 花勇(301)

功能·问题·优化:党内法规保障纪委监委合署办公

研究 蒙慧等(317)

党内法规监督检查制度探析 陈一远(329)

构建全面从严治党的制度文化研究钟 龙彪(341)

第三编基层党建理论与实践研究

新时代基层干部队伍管理制度的完善 徐健等(355)

新时代党内巡视制度建构提升中国共产党基层党组织组织力的

四维向度研究 祝全永等(364)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农村基层党建 易新涛(380)

新时代农村基层党组织振兴研究 王同昌(393)

新时代社区党建的内在逻辑、问题指向与路径选择 孙健(407)

我国高校党的建设研究可视化分析 文海燕等(418)

“支部建在连上”视域下的高校基层党建发展研究 邓映婕(433)

第四编党的建设学科探索

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李向勇(453)

新时代深化党的建设学科研究的三个维度与三种逻辑 刘宗灵(463)

对高校新设“党的建设”二级学科后几个问题的思考 田雪梅(473)


后记(481)


展开全部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依规治党(第1辑) 节选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依规治党(第1辑)》:(二)改革开放以来党的政治建设不断完善(1978-2012年)**阶段,在解放思想中恢复与发展(1978-198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政治建设探索也进入一个新时期。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恢复了加强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扩大了党的政治建设优势。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邓小平在党中央领导人中*先敏锐地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命题是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锐利思想武器。他积极支持和领导了这场大讨论,并将这场大讨论发展成为冲破“两个凡是”和个人崇拜的思想禁锢的一场思想解放,为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中国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转折作了舆论准备。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提法,并决定成立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纪律检查委员会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维护党规党法,整顿党风,以利于形成党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根据工作重心的转移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大的政治”,认为它代表着全国人民*根本的利益。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准则》正式采用了“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概念,首次以党内法规的形式对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集体领导、党员权利、党内选举、党内监督等党内政治生活的十二个方面提出了基本规范,强调了党内民主的地位和作用,重申了要恢复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以良好党风带动社会风气和整个国家风气的好转,凝聚进行改革开放的浩然正气。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既在我们党的指导思想上实现了拨乱反正,也为党的政治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思想保障。党的十二大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十二大党章中恢复了党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并规定了地方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双重领导体制。十二大首次把入党誓词列入党章,党对党员的政治信仰、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有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这是党加强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1983年10月,十二届二中全会为了使党内政治生活进一步正常化,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专门讨论部署整党工作,明确这次整党的任务是: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明确了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同步推进的思路。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解决自身政治建设问题是确保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三大报告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为逻辑起点,创立了党在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十三大报告强调,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十三大首次正式确立了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四位一体”的布局结构,邓小平制度建党的思想融入十三大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形成了党的制度建设新范畴。党在改革开放进程中,邓小平一再强调各级干部要讲政治,要善于从政治上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早在1979年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邓小平就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工作是不能离开现实政治的。我这里说的政治,是国内外阶级斗争的大局,是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在现实斗争中的根本利害。不能设想,离开政治的大局,不研究政治的大局,不估计革命斗争的实际发展,能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家、理论家。”1986年邓小平在视察天津时,就深刻指出:“改革,现代化科学技术,加上我们讲政治,威力就大多了。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这就为党在改革开放新时期执政党建设明确了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经过十二大到十三大,邓小平制度建党的思想融入关于党的建设的总体布局之中,形成了党的制度建设新范畴,这就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党建设明确了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政治路线。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总结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路线,恢复了加强政治建设的优良传统,扩大了党的政治建设优势。……

新时代党的建设与依规治党(第1辑) 作者简介

  刘红凛,1969年生,男,政治学博士,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党建研究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高校党的建设与党内法规研究中心主任。2014年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首期党内法规研究领军人才。主要从事党的建设、党内法规与制度、中外政党比较与政党治理等研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重大招标项目2项、一般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20余项,在人民出版社等出版专著《信息化时代的政党重塑与党的建设》《新时代党的工作作风的多维透视与系统分析》《政党政治与政党规范》等9部,在《政治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发表论文180余篇,获上海市哲社优秀成果一、二等奖等多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