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作者:聂顺新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94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38.3(4.3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60401
  • 条形码:9787520360401 ; 978-7-5203-604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本书特色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将唐代上述四次通过皇帝诏敕在两京天下诸州统一设立的佛教寺院称为“官寺”,实际上是沿用了日本学者的概念。“官寺”是日本学者通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研究建立起来的学术概念。全书共分为九章。**章绪论;第二章唐代佛教官寺制度渊源辨析;第三章唐高宗乾封元年的佛教官寺制度;第四章武周大云官寺及其制度研究;第五章唐中宗龙兴官寺及其制度研究等。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内容简介

佛教官寺即唐代通过皇帝诏敕在全国诸州统一设立、制度整齐划一、承担若干特殊功能的官立佛教寺院。佛教官寺既是唐代国家宗教政策和宗教制度的重要内容,也是唐代全国佛教寺院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本书在系统梳理相关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既有研究中存在的缺失和不足,辨析了关于唐代佛教官寺制度渊源的三种主要观点;研究了唐高宗乾封元年佛教官寺制度的内容、执行及其意义;在辑考、系年和空间定位的基础上,对武周大云官寺、唐中宗龙兴官寺、唐玄宗开元官寺的制敕内容、设立时间、设立方式、制敕的执行力度、官寺的时空分布变迁大势及其原因进行了讨论;归纳并梳理了唐代佛教官寺的四项主要特殊功能及其产生和发展过程;揭示了佛教官寺与中晚唐半独立藩镇的政治合法性构建之间的关系;梳理了唐代官寺官观制度对北宋中国、日本奈良朝、朝鲜半岛高丽朝的影响。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目录

**章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唐代佛教官寺的概念及其特征
三 研究史回顾(上)
四 研究史回顾(下)
五 既有研究的反思与展望
六 篇章安排

第二章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渊源辨析
一 隋文帝“州县各立僧尼二寺”说辨析
二 隋文帝“龙潜四十五州大兴国寺”说辨析
三 隋文帝“仁寿舍利塔寺”说辨析
四 小结

第三章 唐高宗乾封元年的佛教官寺制度
一 《沙州都督府图经》与《景星寺碑铭》的史源学考察
二 唐高宗乾封元年所立官寺的寺额
三 唐高宗的诸州官寺制度及其执行
四 小结

第四章 武周大云官寺及其制度研究
一 大云官寺的辑考、编年与定位
二 小结

第五章 唐中宗龙兴官寺及其制度研究
一 龙兴官寺的辑考、编年与定位
二 小结

第六章 唐玄宗开元官寺及其制度研究
一 开元官寺的辑考、编年与定位
二 小结

第七章 唐代佛教官寺的特殊功能
一 政治象征与政治宣传
二 接待外国来华僧众与国内往返官客
三 举行国忌行香的国家礼仪
四 掌管地方僧政
五 小结

第八章 佛教官寺与中晚唐半独立藩镇的政治合法性构建
——以田氏魏博和张氏归义军为中心的考察
一 唐前期的佛教官寺与政治
二 田氏魏博与魏州开元寺
三 张氏归义军与敦煌龙兴寺、开元寺
四 作为国家礼仪空间的佛教官寺与藩镇的政治合法性
五 小结

第九章 唐代官寺官观制度在东亚的传播和影响
一 唐代官寺官观制度与北宋的年号寺观
二 唐代官寺官观制度与北宋天庆观
三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与日本奈良朝国分寺制度
四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与高丽裨补寺和资福寺系统
五 小结

附录一 隋至唐初长安光明寺非摩尼教寺院辨
附录二 唐玄宗御容铜像广布天下寺观考辨
附录三 开元寺兴致传说演变研究
附录四 敦煌写经题记中的唐长安佛教影像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唐代佛教官寺制度研究 作者简介

  聂顺新,男,1983年1月生,陕西扶风人。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历史地理学方向)。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历史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佛教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19年3月-2020年5月)。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人文地理、中古佛教制度史和政教关系史。主持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等研究课题多项,已在《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唐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约20篇。

商品评论(1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