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习题解答

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习题解答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100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14.1(5.0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15.7(5.6折)定价  ¥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习题解答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2552970
  • 条形码:9787302552970 ; 978-7-302-5529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习题解答 本书特色

本书是《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第3版)》一书编写的辅助教材。本书着力体现制造工程技术这个学术概念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注重阐明基础理论。本书为高等工科院校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教材,适应高等工科院校机械大类培养的教学改革新模式,也可用于制造工程设计的参考。

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习题解答 内容简介

从问题深入原理方法是重要的学习途径。本书习题源自于清华大学冯之敬教授主编的《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第3版)》,独立表述成文,内容包括工程材料及处理特性(金属材料及其热处理、非金属材料与制造特性),金属成形制造(铸造、压力加工、粉末冶金、焊接),金属切削加工(切削原理、机床刀具、夹具、加工表面质量和精度),非金属制品的制造(塑料、橡胶、玻璃、陶瓷制品),专业制造技术选例(精密磨料加工、电加工、高能束加工、快速成形、表面工程、光学加工、电子芯片制造与电路组装),工艺规程设计(加工工艺规程、装配工艺规程)等6个部分的经典习题及参考解答,对制造相关的课程学习有参考意义,旨在降低教与学的难度,助师者充盈,帮习者释疑。

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习题解答 目录


1工程材料及处理特性

2金属成形制造

3金属切削加工

4非金属制品的制造

5专业制造技术选例

6工艺规程设计


展开全部

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习题解答 节选

工程材料及处理特性 11解释名词: 弹性模量、弹性极限、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塑性、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硬度、冲击韧性、疲劳、疲劳强度、耐磨性、晶体、非晶体、晶格、晶胞、晶体缺陷、合金、组元、相、相图、固溶体、金属化合物、机械混合物、结晶偏析、固溶强化、弥散强化。 【解答】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指标符号的国家标准参考表11。 表11力学性能指标符号国家标准更替对照表 现 行 标 准更 替 标 准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国家标准 GB/T 228.1—2010 GB/T 228—1987 应力R应力σ 应变e应变ε 屈服点σs 上屈服强度ReH上屈服点σsU 下屈服强度ReL下屈服点σsL 抗拉强度Rm抗拉强度σb 断后伸长率A断后伸长率δ 断面收缩率Z断面收缩率ψ 抗弯强度Rbb抗弯强度σbb 续表 现 行 标 准更 替 标 准 GB/T 229—2007《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GB/T 229—1994《金属夏比缺口冲击试验方法》 标准试件冲击试验 的吸收能量K(单位J)冲击吸收功 冲击韧度Ak(单位J) αk(单位J/cm2) 弹性模量: 材料单向拉伸试验,在弹性变形阶段,其应力和应变成正比例关系,其比例系数称为弹性模量,用E表示。 弹性极限: 弹性变形阶段的应力上限值,应力若超过该值即使外力撤销,物体也不能完全回复原状。 屈服强度: 金属材料拉伸试验,在达到塑性变形屈服应力时的应力值称为屈服强度。 抗拉强度: 金属在静拉伸条件下的*大承载应力。 塑性: 工程材料及构件受载超过弹性变形范围之后将发生永久的变形,即卸除载荷后不可回复的变形,这就是塑性变形,或称残余变形。 断后伸长率: 试样拉断后,残余伸长量与原始长度的比值百分数。 断面收缩率: 试样拉断后,缩颈处横截面积的*大缩减量与原始横截面积的比值百分数。 硬度: 表征材料软硬程度,测定硬度的方法主要分为压入法、回跳法、刻划法三大类。压入法是将特定的压头以一定压力压入材料表面,然后测量材料表面留下压痕的尺寸,根据压头和测量方法的不同分为布氏硬度HBW、洛氏硬度HRC、维氏硬度和显微维氏硬度HV等; 回跳法是使特定的冲头冲击材料表面后反弹,然后测量回跳的高度或速度,如肖氏硬度HS、里氏硬度HL等; 刻划法是通过不同硬度的材料相互在表面刻划,根据留下的划痕确定硬度的相对大小,如莫氏硬度。因为硬度的测定总是在试样的表面进行,所以硬度也可以看作是材料表面抵抗变形的能力。

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习题解答 作者简介

冯之敬博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生于1948年4月29日。 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于合肥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硕士学位;1987年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制造专业获博士学位;1987-1990年在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作博士后;1990年到清华大学工作,1996年任职教授。 主要从事机械学基础理论和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科研成果1985年获航天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8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年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发表科学研究论文60余篇,在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年出版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手册》中担任全书副主编和总论篇主编,该书1995年获国家新闻出版署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指导的博士生论文中有1篇2006年度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主编《机械制造工程原理》和《制造工程与技术原理》两本教材,分别于2012年和2005年获评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