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陈应松文集:望粮山

陈应松文集:望粮山

作者:陈应松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6
本类榜单:小说销量榜
中 图 价:¥18.1(4.3折) 定价  ¥4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陈应松文集:望粮山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441225
  • 条形码:9787559441225 ; 978-7-5594-4122-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陈应松文集:望粮山 本书特色

“三农问题”是当今我们的党和政府都**关注的一个深层的社会问题。我们的文艺作品也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出当今农村的一些现状。青年作家陈应松的《望粮山》*是以极富张力的语言、生动朴实的人物、奇异诡秘的场景、历史画卷般的展现出当今农村中真实存在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贫瘠境况。令人震撼,让人痛惜,也引人深思。

陈应松文集:望粮山 内容简介

  《望粮山/陈应松文集》是陈应松的中篇小说集,共收录《望粮山》《跳桥记》《农妇·山泉·有点田》《云彩擦过悬崖》四部作品。在《望粮山》中,城市和农村、人类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始终是复杂的。望粮山,望“粮”山,顾名思义,对山里的人来讲望粮山给他们大的馈赠便是那一地金黄的麦子。

陈应松文集:望粮山 目录

望粮山
跳桥记
农妇·山泉·有点田
云彩擦过悬崖
展开全部

陈应松文集:望粮山 节选

  《望粮山/陈应松文集》:  望粮山  这年春季的天气非常奇怪,到了五月,山上的冰还没有融化,麦子甭说成熟了,就是从冰原里露出几棵绿色的脑袋来也是难事。这一天,就听说一个从陕西来的采药人在山上,说他在望粮山上看到了天边有一片麦子。情况本就让人十分紧张,这人又说出令人如此胆战心惊的话来,于是金贵的爹余大滚子顾不得年老体衰,挺身而出,率领十来个村人上得山去,捉住陕西来的采药人痛打了一顿,打断了他几根肋骨,赶出了望粮峡谷。余大滚子用他的鹰爪手指着西南方向,对十多个刚刚施过暴的乡亲说:“你们看好了,哪儿有什么麦子?没有,是不是没有呀?”那些人分明听见余大滚子的声音都变了,一双被冬日的火塘熏得如鸡屁眼的眼睛压根儿就没敢往自己手指的天边看。大家就只好借坡下驴说:“没有没有,确实没有。”  这事是不能说的。苟家老五在很早以前说他望见了那片麦子,后来就失踪了,那一年,雷劈死了村里的两头牛两个人;王家屋场的二丫,割猪草上山也说看见了那片麦子,金灿灿的,还香气扑鼻呢。三天后人们在一个山洞里发现了她,不知道被什么野物奸了(有说是大青猴),端坐在那儿,眼睛闪闪发光,下身流血,可惜已经死了。那一年,下黑雪,黑豆大一颗一颗的冰子儿,把庄稼全糟蹋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一个叫黄春的看见那片麦子后,拿着镰刀就出发了,几年以后回来,已是疯疯癫癫,挥舞着镰刀到处割人的头,后被乱棍打死。那一年*惨,泥石流一夜之间埋了七八户人家。今年若有人说看见了那片麦子,我的天,还不知会出什么怪事儿呢!  五月还不化冰,已经够邪乎了,陕西人被打跑后没几天,就是小满。这天晚上,一个惊天炸雷,天河就决口了,且是温暖的、滚烫发热的雨水,把山上的冰盔冲得七零八落,大块大块的冰锥儿从山顶上冲下来,推倒了房屋,砸死了牲畜,把凡是生长着的东西都踩碾了一遍,就连粗壮的柿子树也被一棵棵剐了皮。事情就这么来了。  村里的人从冰块里爬出来,看着这个可怕的世界,就知道今年的日子又难了。陕西人说的那番话,不过是想讽刺一顿他们。麦子是“六月黄”和“泥麦”,很适合当地严重不足的光照和高寒,可是老天爷发了怒,再怎样的品种也没用。  那个早晨金贵就被一群人呼唤着上山去砍树,因为公路不通了,林区的护林巡视员不能赶来。要抢在他们到来之前下手。一群灾后的村民瞪着血红的眼珠子,挥舞着斧头,向羊岩尖进发,那儿有几百亩原始芝麻栎林,棵棵都是百年老树。金贵的姐夫王起山总是做这种事情的头领,他过去在伐木队待过。后来他染上了赌瘾,不靠盗伐国家的树木几乎无法支撑他时常瘪下去的口袋。这样的一个人,现在在村里却是一呼百应的英雄。王起山一张皱巴巴的筲箕脸,说话嘶声哑气,可他站在村头振臂一呼的时候浑身的每一块肌肉都是亢奋的,连指甲盖儿都亢奋得一跳一跳。他对护林员们的行踪几乎有天生的灵眼,知道他们何时不在,似乎根本不需要去盯梢和观察,有时候蹲在茅厕里,一提裤子就跑到村头的大石头上大喊开了:“同志们,上呀,今日没人!”跟着他进山的老乡基本没有空手而归的,总能背上一两根砍好的门方下来,有时七根八根。但也有失误的时候,被赶得鸡飞狗跳的时候,那就要跳岩断脖子断胯了,也可能会罚个一百两百块的,或者关到乡派出所唐所长那里。但是成与不成,王起山都是村里的红人,大家都夸他不吃独食,有发财的机会大家分享。如果他要和谁赌,没有谁敢不跟他赌的,驳不下他的面子,他是大家的财神嘛。  金贵跟在他的姐夫后头。他是被他爹余大滚子一脚踢下床来的,他爹说:“你这个浑蛋,懒鬼,看老子不一斧头剁了你。”立马就有一把早已磨得闪闪发光的斧头粗暴地丢到了他面前,他睁开眼还没分清东南西北,就被推拥进了泥泞中的盗伐队伍。  寂静的刚遭受过凌洪蹂躏的山林还没喘过气来,迎头又被一顿斧头砍杀。木屑一块一块地在飞溅,树木一根一根地在呜咽。站立不住的、面相光鲜的“壮汉子们”一个个地倒了,剩下的是些老弱病残的无用的灌木和虫眼树。山外的木材商人可以说是如蝇逐臭,也可以说是里应外合,金贵他们砍伐的树木,立马就被解成门方,一根根以现金交易,悄悄地背过荒无人迹的大山,到了四川那边,然后顺水路一溜影无踪。  这天金贵只砍了二十块钱的树木。第二天,看着天晴了,挂在墙上的一排腊肉都生出了几寸长的绿霉,他就背上了几刀腊肉,想去县城一趟,把它们卖掉。金贵步行出峡谷,再翻过一个山冈,到公路上搭了个班车,赶到县城想赶快卖掉这几刀腊肉。  从地狱般被摧残的望粮峡谷到了县城,城里百无禁忌,欢乐祥和,街上一尘不染,人们行色匆匆。金贵赶紧脱掉他的棉袄,因为县城里的人早已开始穿T恤和裙子了。如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他来不及细想,刚在菜市场门口的一个斜坡上放下背篓,就有一个戴大盖帽的递给他一张条子,说:“收两块钱。”“这是什么钱?”“工商管理费。”金贵本能地往口袋里掏,也许他根本没听清楚这是啥费,他就是这么个温顺的甚至有点羞怯的山里娃子。还没掏出钱来(钱总是藏得很深很深),又甩过来一个人的另一张条子。“什么钱?”“城管费。”后面跟着卫生费一元、治安费一元、税费一元、检疫费一元。  “我的天,我不卖了。”  金贵只掏了一个两块,他不想再掏了,他背起背篓来就走。他昨天累死累活换回的二十元钱还被爹缴去了十元,他的口袋里估计也就是三五块钱了。多乎哉?不多也。他想起了在初中念过的一篇课文中的一句话。他沮丧地、赌气地、怒气冲冲地往街上走,冲出了收费的包围圈。一个穿着灰不灰蓝不蓝的制服的人跟着他,是一个收城管费的。  “你老跟着我干什么?”  “老子要你滚蛋,滚回你的村里去!”  ……

陈应松文集:望粮山 作者简介

  陈应松,生于1956年,祖籍江西余干县,生于湖北公安县。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为新世纪“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现为湖北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国家一级作家。  出版有长篇小说《猎人峰》《到天边收割》《魂不守舍》《失语的村庄》,小说集《陈应松中篇小说自选集》《无鼠之家》《一个人的遭遇》《陈应松小说》《陈应松作品精选》《呆头呆脑的春天》《暗杀者的后代》《太平狗》《松鸦为什么呜叫》《狂犬事件》《马嘶岭血案》《大街上的水手》《星空下的火车》,随笔集《春夏的恍惚》《灵魂是囚不住的》《所谓故乡》《世纪末偷想》《在拇指上耕田》《小镇逝水录》,诗集《梦游的歌手》《中国瓷器》等50多部:《陈应松文集》6卷:《陈应松神农架系列小说选》4卷。  小说曾获鲁迅文学奖、中国小说学会大奖、《小说月报》百花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选刊》小说奖、中国环境文学奖、上海中长篇小说大奖、人民文学奖、十月文学奖、梁斌文学奖、华文成就奖(加拿大)、湖北文学奖、屈原文艺奖等.2014年获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颁发的“湖北文化名家”称号。曾7年进入中国小说学会的“中国小说排行榜”中篇小说十佳。  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波兰、罗马尼亚、日、韩等文字。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