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阿勒泰文萃 第一辑

阿勒泰文萃 第一辑

作者:杨建英
出版社: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出版时间:2020-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159页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33.1(7.2折) 定价  ¥4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阿勒泰文萃 第一辑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9929478
  • 条形码:9787569929478 ; 978-7-5699-2947-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阿勒泰文萃 第一辑 本书特色

1. 畅销书作家李娟的《冬牧场》,带领人们真实感受哈萨克牧民世代相传的颇为壮观的冬季转场生活方式。 2. 《永远的阿勒泰》带领人们领略一山连四国的奇特边境风光。 3. 《一座矿脉的重量》中三号矿坑的泣血绝唱,让人深深感受阿勒泰的家国情怀。 4. 《策马喀纳斯》等引领人尽览阿勒泰的壮美湖光山色……

阿勒泰文萃 第一辑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有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的纪实性作品、记录民族团结感人瞬间和抒发大美阿勒泰雄浑宏阔的散文作品,以及讴歌阿勒泰地区的传奇诗词作品。内容共分为时代写真、地域文本、自然笔记、流金岁月、纪实文学、行吟阿勒泰、民汉互译等几大栏目,内容立足于描写阿勒泰地区,向读者充分展示了阿勒泰地区各族人民辛勤劳动的场景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在相互融合、相互理解过程中建立起的深厚牢固的友情,同时描绘出充满神奇的阿勒泰地区历史,展示了祖国边疆大美之地的魅力。

阿勒泰文萃 第一辑 目录

时代写真

李娟的冬牧场

南疆亲人

地域文本

永远的阿勒泰

前进巷vs 东后街

小城印象

一座矿脉的重量

汗德尕特的忆念

自然笔记

策马喀纳斯

盘羊

流金岁月

一生吃过的糖果

乡野风流(散文五章)

纪实文学

乡村国是(节选)

行吟阿勒泰

沁园春、西江月等(组诗)

喀纳斯颂(组诗)

喀纳斯三题

失题抑或喀纳斯湖怪

阿尔泰山花书(组诗)

遥远的阿勒泰(组诗)

阿勒泰抒情(组诗)

青格里故乡(组诗)

展开全部

阿勒泰文萃 第一辑 节选

自从我出了两本书后,我妈便在村里四处吹嘘我是“作家”。可村民们只看到我整天蓬头垢面地满村追鸭子,纷纷表示难以置信。而我妈对他们说着说着,扭头一看,我正趿着拖鞋,沿着水渠大呼小叫地跑,边跑边挥棍子,也实在不像样,便觉得很没面子。 后来,终于有人相信了。乌伦古河下游三十公里处新建了一个牧民定居新村——“胡木吉拉”,村里有人来找到我妈,请我去该村当村长助理,每个月给我开两百块钱工资;又表示这个价位是合理的,村长本人才四百块。 我妈备感受辱,傲慢道:“我的女儿可做不了那种事!” 对方很奇怪:“你不是说她是作家吗?” 总之,在阿克哈拉村,我实在是个扑朔迷离的人物。主要有四大疑点:一、不结婚;二、不工作;三、不串门;四、不体面。 然而这个冬天,我终于要像模像样地做一件作家才做的事——我要跟着迁徙的羊群进入乌伦古河南面广阔的荒野深处,观察并记录牧民*悄寂深暗的冬季生活。于是,我妈赶紧四处散播这个消息,并进一步宣扬我的不同凡响。然而如何让牧民们理解我的这一行为呢?她只能做如下解释:“她要写。把你们的,这样的、那样的事嘛,全写出来!” 牧民们便“噢”地做恍然大悟状,又低声交头接耳:“那有什么可写的!”无论如何,“一个汉族姑娘要进冬窝子”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传遍了喀吾图乡的几个牧业队。我妈开始挑选愿意带我同行的家庭。 一开始,我雄心勃勃,要跟着一户路程在四百公里以上、骑马十几天才能到达驻地的人家出发,想把游牧生活的艰辛之处尝遍。可是,路程超过十天的人家都不肯捎我,怕我添麻烦……更重要的是,我的雄心壮志随着转场日期的一天天来临,也一点点消融——想想看:半个月的时间,夜夜睡雪地,休息不足四个钟头;天天凌晨起身,摸黑出发;顶着寒流赶羊追马,管理驼队,拾掇小牛……我这八十来斤的体格,还是别逞那个强了。于是对路程的要求降低为一个礼拜……终于,在临行前一个星期,又降至四天以下…… 在经过我们阿克哈拉村的牧民中,行程三四天的牧民家庭多半是喀吾图乡牧业二队的。亲爱的扎克拜妈妈家就在二队,我曾和他们一家生活过一个夏天。照说,继续跟着他们生活再好不过。可自从那年在扎克拜妈妈家住了几个月后,牧民间四处传言我是她儿子斯马胡力的“汉族对象”,令我很生气。斯马胡力的老婆沙拉特更生气。一段时间里,她一见到我就把脸垮得长长的,一直垮到地上。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扎克拜妈妈一家都不会说汉语,我们之间的交流困难而蹊跷,误会重重。 而其他会一些汉语的牧人家庭大都以年轻夫妇为主,也极不方便。——既然是年轻夫妇,肯定很恩爱了。万一人家晚上要过夫妻生活,岂不……岂不影响我休息? 所谓“冬窝子”,不是指具体的某一个地方,而是游牧民族所有的冬季放牧区。从乌伦古河以南广阔的南戈壁,一直到天山北部的沙漠边缘,冬窝子无处不在。那些地方地势开阔,风大,较之北部地区气候相对暖和稳定,降雪量也小,羊群能够用蹄子扒开薄薄的积雪寻食下面的枯草,而适当的降雪量又不会影响牧民们的生活用水和牲畜的饮用水。 冬牧场远比夏牧场干涸、贫瘠,每家每户的牧地因此非常阔大,一家远离一家,交通甚为不便,甚至可算是“与世隔绝”。 进入冬窝子的牧民们,在大地起伏之处寻找*合适的背风处的洼陷地,挖一个一两米深的坑,坑上搭几根木头,铺上干草束,算作顶子。再修一条倾斜的通道通向坑里,装扇简陋的木门,便成了冬天的房子:地窝子。于是,在无数个冬天里,一家人便有了挡风避寒之处。 地窝子都不会很大,顶多十来个平方。一面长长的大床榻加一只炉子、一个小小的厨房角落,便抵得满满当当。人们在其中生活,摩肩促膝,实在没什么私密性可言…… 总之,去冬窝子实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可选择的范围小之又小。 就这样,*终选择了居麻一家。居麻很能说些汉话,他家搬家路程为三天。居麻夫妻俩年近半百,随行的只有一个十九岁的女儿加玛——真是再理想不过啦! 其实,*主要的原因是:这些年居麻欠了我家好多钱,他家又太穷,看情形是还不起了,也就不指望了。不如到他家住几个月,把欠的钱全吃回来——这是我妈的主意。 可后来,每当我扛着三十多斤的雪包步履蹒跚、气喘如牛地走在茫茫沙漠中,便忍不住喟叹:失策了。 确定了人家后,我便开始做各项准备。想到骆驼负重时的可怜样儿,我狠着心把行李精了又精,减了又减。结果又失策了,出发时才晓得居麻家雇了汽车拉行李——汽车搬多少东西都不会嫌累的。于是,他们家无论什么样的破瓶烂罐碎布头全捎进了沙漠。

阿勒泰文萃 第一辑 作者简介

杨建英,男,北京人,现为新疆阿勒泰地区文联副主席、作家。作品散见于《文艺报》《散文百家》《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美丽乡村》等报刊,曾出版散文集《老山城》、随笔集《山城密码》、报告文学集《新疆脊梁》。 李娟,籍贯四川乐至县,1979年出生于新疆奎屯,长期居住在新疆阿泰勒地区。其文字明净纯粹,多围绕个人体验展现新疆阿勒泰游牧地区的生存景观,以绝对清新之风引起了文坛震惊;曾在《南方周末》、《文汇报》等开设专栏,出版有个人散文集《九篇雪》《阿勒泰的角落》《走夜路请放声歌唱》,长篇写实散文《冬牧场》及“羊道”三部曲。曾获“人民文学奖”“上海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天山文艺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