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人文丛书走出黑暗:写给(索尔之子)

人文丛书走出黑暗:写给(索尔之子)

出版社: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2-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24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6.6(7.0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人文丛书走出黑暗:写给(索尔之子)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9108857
  • 条形码:9787219108857 ; 978-7-219-10885-7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人文丛书走出黑暗:写给(索尔之子) 本书特色

围绕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记忆和见证的可能性,《索尔之子》导演拉斯洛·奈迈施成功地将这个不可再现的魔鬼再现于银幕,他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艺术史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剖析

面对历史的“黑洞”,我们可以做什么?走出黑暗,是可能的吗?这是法国著名艺术史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在写给《索尔之子》导演拉斯洛·奈迈施的长信中试图探寻的问题。这也是本书的主体部分。

四张从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幸存的照片构成了《索尔之子》核心情节所主要参照的历史证据,这些照片重新把大屠杀不可再现与不可想象的问题带回我们的视野。在本书附录的《四张从地狱抽出的底片》一文中,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结合奥斯维辛幸存者的回忆,梳理了这四张重要的历史照片的背景与来历。
围绕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记忆和见证的可能性,《索尔之子》导演拉斯洛·奈迈施成功地将这个不可再现的魔鬼再现于银幕,他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艺术史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剖析 面对历史的“黑洞”,我们可以做什么?走出黑暗,是可能的吗?这是法国著名艺术史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在写给《索尔之子》导演拉斯洛·奈迈施的长信中试图探寻的问题。这也是本书的主体部分。 四张从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幸存的照片构成了《索尔之子》核心情节所主要参照的历史证据,这些照片重新把大屠杀不可再现与不可想象的问题带回我们的视野。在本书附录的《四张从地狱抽出的底片》一文中,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结合奥斯维辛幸存者的回忆,梳理了这四张重要的历史照片的背景与来历。 电影理论学者李洋(大旗虎皮)所撰写的译后记在全面回顾西方大屠杀电影的历史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所面临的伦理困境。

人文丛书走出黑暗:写给(索尔之子) 内容简介

围绕大屠杀的历史真相,记忆和见证的可能性,《索尔之子》导演拉斯洛?奈迈施成功地将这个不可再现的魔鬼再现于银幕,他是如何做到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艺术史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的剖析 面对历史的“黑洞”,我们可以做什么?走出黑暗,是可能的吗?这是法国有名艺术史家乔治?迪迪-于贝尔曼在写给《索尔之子》导演拉斯洛?奈迈施的长信中试图探寻的问题。这也是本书的主体部分。 四张从奥斯维辛集中营中幸存的照片构成了《索尔之子》核心情节所主要参照的历史证据,这些照片重新把大屠杀不可再现与不可想象的问题带回我们的视野。在本书附录的《四张从地狱抽出的底片》一文中,乔治?迪迪-于贝尔曼结合奥斯维辛幸存者的回忆,梳理了这四张重要的历史照片的背景与来历。 电影理论学者李洋(大旗虎皮)所撰写的译后记在全面回顾西方大屠杀电影的历史的基础上讨论了其所面临的伦理困境。

人文丛书走出黑暗:写给(索尔之子) 目录

目录 总 序 | 重拾拜德雅之学 走出黑暗:写给《索尔之子》 附 录 | 四张从地狱抽出的底片 译后记 | 西方大屠杀电影的历史及其伦理困境
展开全部

人文丛书走出黑暗:写给(索尔之子)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Huberman,1953— ),法国著名哲学家、艺术史学家,任教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迄今为止,迪迪-于贝尔曼已出版50多本关于图像理论与历史的著作,研究领域涵括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当代政治图像、阿比·瓦尔堡和瓦尔特·本雅明的理论遗产的继承和拓展。他曾在多所大学及学术机构讲学,并在世界各地策划了多个大型学术展览。

◎译者简介
◎作者简介 乔治·迪迪-于贝尔曼(Georges Didi-Huberman,1953— ),法国著名哲学家、艺术史学家,任教于法国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迄今为止,迪迪-于贝尔曼已出版50多本关于图像理论与历史的著作,研究领域涵括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当代政治图像、阿比·瓦尔堡和瓦尔特·本雅明的理论遗产的继承和拓展。他曾在多所大学及学术机构讲学,并在世界各地策划了多个大型学术展览。 ◎译者简介 李洋,网名“大旗虎皮”,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独立制片人,主要研究电影理论与西方当代艺术理论。法国戴高乐大学电影学博士,欧盟大学委员会伊拉斯谟计划高级访问学者。著有《莱昂内西部片中的手势:电影动势语言分析导论》、《目光的伦理》、《迷影文化史》等,主编“新迷影丛书”,译有《莱昂内往事》、《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等。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

    非常精彩的分析与扩展。李洋老师的译后记关于西方大屠杀电影历史和目光的伦理的归纳分析十分具有启发性,精彩。

    2020/6/4 9:45:33
    读者:bob***(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