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学生课外文学名著精读丛书:鲁滨孙漂流记

学生课外文学名著精读丛书:鲁滨孙漂流记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中 图 价:¥16.7(7.0折) 定价  ¥23.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学生课外文学名著精读丛书:鲁滨孙漂流记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231836
  • 条形码:9787549231836 ; 978-7-5492-3183-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学生课外文学名著精读丛书:鲁滨孙漂流记 本书特色

笛福著的《鲁滨孙漂流记》讲述了: 英国青年鲁滨孙从小喜欢航海,曾三次离家到南美各地旅行。他怀着云游四海的高远志向,告别家人,越过大西洋和太平洋,在惊心动魄的航海中经历无数险情。后来,他所乘坐的船在太平洋上不幸罹难,船上的人都葬身海底,唯有他一人得以奇迹般地活下来,并只身来到一座荒无人烟岛上。 鲁滨孙从绝望的缝隙中得到了生命的启示,性格坚强的他在岛上独立生活了二十八年。他在孤岛上劳作生息,开拓荒地,圈养牲畜,种植水稻和小麦,年复一年与孤独为伴,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圣经》成为他的精神支柱,凭着惊人的毅力和顽强不息的劳动,他盖起了房子,收获谷物,驯养山羊,用兽皮制作衣物。他曾与野兽斗智,也曾与吃人肉的野人斗勇。他还搭救了一个土人,称为“星期五”,并收作仆人。他以非同寻常的毅力和勇气,克服了各种艰难困苦,用勤劳的双手,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生存的家园。 一直到第二十八个年头,一艘英国船来到该岛附近,鲁滨孙帮助船长制服了叛乱的水手,才返回英国。这时他父母双亡,鲁滨孙收回他巴西庄园的全部收益,并把一部分赠给那些帮助过他的人们。

学生课外文学名著精读丛书:鲁滨孙漂流记 内容简介

  《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作家笛福在1719年创作的一部妙趣横生、雅俗共赏、老少咸宜的传记体小说。小说讲述了具有冒险精神的英国青年鲁滨孙因海难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坚强的他克服了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和孤独,凭着惊人的毅力、顽强的劳动和生存技巧,在荒岛上独自生活了二十八年,*终回到英国的故事。小说成功地刻画了鲁滨孙这一硬汉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体现了当时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同时鲁滨孙又具有资产者和殖民者的形象,具有剥削掠夺的本性。

学生课外文学名著精读丛书:鲁滨孙漂流记 目录

阅读准备
**章 开始海上冒险
第二章 危险的旅程
第三章 流落荒岛
第四章 荒岛日记
第五章 安居乐业
第六章 环岛旅行
第七章 发现脚印和骸骨
第八章 野人星期五
第九章 迎接新居民
第十章 遇上英国船
第十一章 成功收复大船
第十二章 回到英国
第十三章 *后的冒险
读后感
知识考点
展开全部

学生课外文学名著精读丛书:鲁滨孙漂流记 节选

  《鲁滨孙漂流记/学生课外文学名著精读丛书》:  正当我在做木排时,天空乌云密布,风也刮得紧起来。不到一刻钟,就变成了一股狂风从岸上刮来。  我马上意识到,此时做木排还不如趁着潮水还未上涨,赶快游回去。于是我立刻跳下水,由于这次带的东西太重,再加上风势越刮越强劲,我十分艰难地游了回去。当潮水上涨不久后,海面上已刮起风暴了。  我好不容易回到了自己搭的小帐篷,疲惫不堪地躺下来睡觉。想到四周是我全部的财产,我感到安稳踏实。大风整整刮了一夜。第二天早晨,那只船已无影无踪!我虽然有点意外,但也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这些天,我争分夺秒地把船上一切有用的东西都搬了下来,即使再多留一点时间,船上也已没有多少有用的东西可拿了。  我现在不再去想那只船了,也不去想船上的东西了,我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考虑造一个什么样的住所,来防御可能出现的野人或野兽,是在土里挖一个洞呢,还是在地上搭一个坚固的帐篷? 我现在居住的地方在靠近大海的低洼地,长期住在这儿不利于健康。而且附近没有淡水,生活也不方便。  我再三考虑了自己的处境,打算找一处满足下面四个条件的居住地:**是附近有淡水,且有利于健康;第二是避开阳光的暴晒;第三是防止凶猛动物的袭击;第四是能看到大海,如果上帝派遣一条船到这儿,我不至于丧失获救的机会,对这一点我始终不愿放弃希望。  在岛上仔细搜寻后,我发现一块山前平地,靠平地的山坡陡峭如壁,不用担心有野兽从山顶下来偷袭。在那个山岩前,有一块凹进去的地方,像是一个山洞的出口,但里面实际上并没有山洞。这山坳前的草地非常平坦,我打算在这里搭帐篷。它约一百码宽,二百码长,地势逐渐降低,形成一个缓坡,直接延伸到海边低地。而且,这块平地在山的偏西北处,正好避开阳光的暴晒,直到太阳转向西南方时才会晒到一会儿,那时太阳都快落山了。  搭帐篷之前,我首先在陡壁前画了一个半径为十码的半圆形,沿这个半圆形插了两排坚实的木桩,树干粗的一头朝上,露出地面五英尺半,顶部削尖,两排木桩间距不超过六英寸。接着,我取来从船上砍下的缆索沿着半圆形一层层地叠放在两排木桩中间,一直堆到顶部,再往中间插些约二英尺半的木桩,固定住缆索,这样,一个结实的篱笆就做成了,无论是人还是野兽都闯不进来。这项工作花了我大量的时间和体力,到林子里砍木桩,再运到工地,又把它们一个个夯到泥土里,这几件事情都很费力。  我没有在入口做门,而是架起一个短梯子爬进爬出。进去之后,我就收起梯子。我觉得这个篱笆壁垒森严,我待在里面就能高枕无忧了。不过,我先留了个开口,方便我搬东西。  接着,我费了不少力气把所有财产——粮食、枪弹等通通搬进这个篱笆。我又做了一顶大帐篷用来挡雨。实际上,我做的是个双层帐篷,我在大帐篷里又做了个小帐篷,里面放着粮食和一切不能受潮的东西,然后在大帐篷上盖了一块从船上找来的大油布。这油布也是我之前从船上拿下来的。做完这一切,我堵上了预先留的人口,安逸地睡在一张吊床上。那吊床原来是船上大副的,质地非常好,睡在上面特别舒适。  随后,我又开始挖凿岩壁,我把挖出来的泥土、石砾通过帐篷运出去,在篱笆下堆成一个约一英尺半高的土台,又在帐篷后面挖了一个山洞,当地窖使用。  在我计划搭帐篷挖山洞期间,突然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接着暴雨如注。我突然想到,一道闪电就足以把我的火药全部炸毁,这让我感到寝食难安。因为我不仅要靠火药自卫,还得靠它猎取食物。而且,万一我也在火药附近,我顿时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

学生课外文学名著精读丛书:鲁滨孙漂流记 作者简介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英国作家、新闻记者,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被誉为英国和欧洲的“小说之父”。笛福早年经商,也从事写作,以写政论文和讽刺诗著称。他反对封建专制,主张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在59岁时,他开始写作小说。其代表作《鲁滨逊漂流记》中,乐观又勇敢的鲁滨逊通过努力,凭借智慧和勇气战胜了困难,表现了当时追求冒险,倡导个人奋斗的社会风气。同时,鲁滨逊也成为与困难抗争的典型。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