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智慧研究丛书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智慧研究丛书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388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54.6(7.0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智慧研究丛书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8153509
  • 条形码:9787208153509 ; 978-7-208-15350-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智慧研究丛书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本书明确界定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内涵及其要素构成、评价标准、纯洁性和先进性的辩证关系。阐明了党的纯洁性理论“源”与“流”;梳理了党在纯洁性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验教训和不同特点;从意识形态、政党组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四个维度,衡量总结海外政党自身建设的经验借鉴及其对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纯洁性的镜鉴;从现实社会转型的影响、消费主义利益驱使的影响、新媒体和文化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多元利益格局的影响等视角,找寻其纯洁性建设的障碍因素并分析十八大以来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现实问题。从着重政治思想、党群关系、干部任免、党员队伍、反腐倡廉等五方面,提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评估探讨与可行性对策。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智慧研究丛书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按照“学理分析——理论探源——历史考察——国外借鉴——现实问题——机制建构”的逻辑架构对保持党的纯洁性进行了理论梳理和实践总结。全书以新的研究视角和大量靠前手调研数据和二手案例分析为基础,探讨了保持党的思想政治纯洁性、干部队伍纯洁性、党员队伍纯洁性、密切党群关系的可行性路径,以“科技+制度+文化”理念为基础,从顶层设计、监督问责层面构建相辅相成的反腐倡廉运行机制,为党的纯洁性建设提供有益思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智慧研究丛书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 目录

总序/童世骏001
前言001
一、遵循党的建设规律,明确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001
二、把握政党发展逻辑,详细论证研究内容002
三、针对现实评估,探讨可行性对策004
绪论001
一、保持党的纯洁性命题提出的时代要求和重大意义001
二、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概念界定006
三、党的纯洁性诸要素的考量013
**章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理论探源020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理论的发展脉络020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理论构架054
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理论特点063
第二章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历史考察072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072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086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纯洁性建设096
四、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经验教训102
第三章国外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经验教训镜鉴113
一、国外政党意识形态现代化的成败启示113
二、国外政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125
三、国外政党干部队伍形象建设成败及其启示135
四、国外政党治国理政能力建设的经验教训及其启示144
第四章新时期新阶段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现状分析162
一、党的纯洁性建设面临的问题调研数据分析163
二、党的纯洁性建设存在问题的背景及原因分析182
三、十八大以来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主流分析193
第五章中国共产党保持党的思想政治纯洁性的路径和保障机制212
一、增强理论自信,提升党员信仰认同的情感212
二、加强道德约束,提高党性修养的道德自觉226
三、丰富廉政文化时代内涵及载体,聚合党员核心价值观233
四、尊崇党章,提升“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的实践效力237
第六章构建密切党群关系的长效机制251
一、拓宽党群沟通渠道,构建党群联系的长效机制251
二、提高服务群众的水平,构建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258
三、发挥社会组织力量的作用,构建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265
四、实现群众工作规范化,建立考评绩效的长效机制271
第七章构建保持干部队伍纯洁性的机制280
一、坚持以德为先的原则,建立干部选拔机制280
二、坚持“三严三实”标准,建立干部考评机制290
三、坚持法治思维,建立干部监督机制299
四、坚持责任终身制的原则,建立干部责任追究机制310
第八章保持党员队伍纯洁性的路径与对策319
一、严格依据党章,完善党员出入口机制320
二、严明党的纪律,建立党员队伍动态化机制327
三、强化队伍管理,建立提高党员质量常态化机制334
四、优化队伍结构,建立党员队伍协调发展机制341
第九章构建反腐倡廉体系的机制350
一、加强顶层设计,实现制度、科技和文化三结合350
二、强化监督预防,建立权力制约监督机制356
三、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问责363
四、保持高压态势,严肃监督执纪问责371
后记383

展开全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智慧研究丛书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 节选

  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贯穿于党的性质、宗旨、任务和全部工作中,体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的实际行动上。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的历史也充分说明,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保持和发展,不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风险的挑战与考验。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的重要性,是解决世界上*大的党和长期执政的党如何加强党的队伍建设、提高党员管理能力、保证党员质量的重大“世界难题”。这个难题的解决,关系到一个大党能否化解所面临的“四个危险”,防止党腐败变质;关系到一个长期执政的党能否经受住“四个考验”,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到肩负历史使命的党能否在本世纪完成两个“百年战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基础,避免世界上一些大党、老党所出现的亡党亡国的危机。为此,《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自2012年立项以来,课题组成员在系统研究框架的基础上有序开展课题研究,各子课题在聚焦问题的基础上对相关研究重点和难点进行攻坚,*终圆满完成了研究内容,并形成了众多有代表性的观点和对策。  一、遵循党的建设规律,明确课题研究的重大意义  一是开阔创新党的建设研究的理论视域。保持党的纯洁性这个战略命题连接历史与现实、时代与国情、继承与创新。从理论创新看,以纯洁性为主线研究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和教训、现象和本质、对策和机制、原则和规律等,可以将已有的研究成果整合纳入到纯洁性的话语源流考察及其实践向度的建构中,思考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从历史发展看,保持党的纯洁性建设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成功的法宝,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与中国化的发展之流;从实践层面看,纯洁性包含着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党的纯洁性是根据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及政党功能的现实需要不断对纯洁性进行调适,从而选择相对纯洁的机体状态,保持相对较高的纯度。  二是化解执政风险,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迫切需要。经济全球化、技术网络化、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现代性力量使得党的建设实境复杂化,影响与弱化党的纯洁性的因素和问题复杂化,研究保持党的纯洁性问题是时代发展的吁求,是巩固党的长期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密切党群关系、保持党的先进性的迫切需要。党面临的四大考验,“考”的是党的纯洁性;党面临的四大危险,“险”的是党的纯洁性,保持党的纯洁性是修复和净化政治生态、抵御住风险、经受住考验,确保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地位,坚定全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三是深化“制度治党”路径以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和纯洁性建设。“制度治党”是新时期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纯洁性建设不可或缺的关键领域。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保持党的纯洁性的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在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典型案例与突出问题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加强党的纯洁性建设的可行性路径和对策,构建一套从理论武装、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监督、队伍治理、干部任命考核、反腐治理等多维一体共同发挥纯洁建党效能的制度治党机制。这一机制的建构与完善,将有助于加强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建设的实践,切实提高党的自身建设的有效性,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发展态势。  二、把握政党发展逻辑,详细论证研究内容  本书按照“学理分析——理论探源——历史考察——国外借鉴——现实问题——机制建构”的逻辑架构,对保持党的纯洁性进行理论梳理和实践总结。  在理论分析上,明确界定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内涵及其要素构成、评价标准、纯洁性和先进性的辩证关系,以正确理论主导思想政治建设,把握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以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组织建设,以优良传统引领作风建设,牢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以铁的纪律严守防腐拒变底线,完善党的制度体系。  在历史考察上,党在纯洁性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表现为革命动员特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突出运动整党特点,改革开放新时期强调制度主导特点。  在比较分析上,从意识形态、政党组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四个维度,衡量苏联、东欧国家、当代社会主义国家、欧美发达国家、日本、新加坡等国政党,总结海外政党自身建设的经验借鉴及其对中国共产党保持自身纯洁性的镜鉴。  在现实问题上,重点从社会转型的影响、消费主义利益驱使的影响、新媒体和文化价值观多元化的影响、多元利益格局的影响、权力监督失控的影响等维度,找寻其纯洁性建设的障碍因素并分析十八大以来党的纯洁性建设的现实问题。  在机制构建上,从五个方面提出了保持党的纯洁性的路径和机制,包括思想政治纯洁方面,构建理论信念、廉洁文化、道德规范和权利义务四维一体的机制;密切党群关系方面,着力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群众工作及考评绩效等四个方面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干部队伍纯洁方面,构建干部选拔机制、考评机制、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党员队伍纯洁性建设方面,建立党员队伍动态化机制、建立提高党员质量常态化机制和建立党员队伍协调发展机制;反腐倡廉方面,从顶层机制设计、监督机制、责任机制和问责机制方面构建防惩体系。  立足理论与实证结合提出代表性观点:  课题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党的纯洁性理论的“源”与“流”。基于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文本分析,比较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建设的理论之“源”及其中国化的承继之“流”,探析了纯洁性概念在不同历史语境中的演变,概括总结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纯洁性建设的理论逻辑和理论特征。马克思、恩格斯为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奠定了理论根基,列宁在革命与执政的境遇中进一步探索无产阶级政党纯洁性建设,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党的纯洁性建设理论。其理论逻辑包括:以正确理论主导思想政治建设,把握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以民主集中制原则指导组织建设,强化党的堡垒作用;以优良传统引领作风建设,牢固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以铁的纪律严守防腐拒变底线,完善党的制度体系。呈现出保持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时代性、保持共产党代表利益的广泛性、保持共产党组织机制的创新性等理论特征。  课题剖析了党的纯洁性的诸要素及纯洁性的判断标准。主要提出,坚定政治立场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核心内容;树立理想信念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先决条件;密切党群关系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主要标准;强化组织建设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关键所在;完善惩防体系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重大举措。从系统论视角看,纯洁性标准是一个系统的结构体系,思想、政治、组织、作风等方面的纯洁性应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判断。从政党生命与价值坐标看,以人民为中心、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主要判断标准。  三、针对现实评估,探讨可行性对策  在保持党员思想纯洁性方面,应当构建理论信念、廉洁文化、道德规范和权利义务四维一体的制度保障机制。其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是保持党员思想政治纯洁的理论前提;廉洁文化对党员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熏陶聚合作用;道德自律与道德评价是党员理想道德信仰养成的重要手段;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建设是纯洁思想,强化党员主体意识的制度保障。  在密切党群关系方面,不断拓宽党群沟通渠道,从制度层面上和实践进路中打通联系群众的“*后一公里”;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与批评,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工作水平;积极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对不同阶层和群体分别给予利益共享;重视群众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努力推动群众工作的规范化。  在干部任免机制方面,以严把入口关、考察关和任免关为主线,建立公开透明的干部选拔机制;坚持“三严三实”的标准,建立客观公正的干部考评机制;坚持法治思维的底线,建立规范有效的干部监督机制;坚持终身问责新常态,建立严格有力的干部责任追究机制。  在党员队伍纯洁性方面,既要严格依据党章,完善党员出入口机制,着力通过严格标准和严格程序来把好进出口;又要严明党的纪律,建立党员队伍动态化机制,并通过强化队伍管理和优化队伍结构,建立起提高党员质量常态化机制和党员队伍协调发展机制。  在反腐倡廉机制建设方面,重在从顶层设计、监督预防、强化责任、加强纪委问责四个层面,构建反腐倡廉体制的路径和保障机制。课题组提出了“制度+科技+文化”的理念与方法的设计和以构建领导干部自律、权力公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及权力运行四位一体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  唐莲英  2018年4月

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智慧研究丛书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 作者简介

  唐莲英,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社科部党总支书记。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研究领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共党史、中国共产党与科技现代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