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郭可信传

郭可信传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7-01
开本: 24cm 页数: 249页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51.0(7.5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郭可信传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401311
  • 条形码:9787030401311 ; 978-7-03-040131-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郭可信传 本书特色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不会怀疑他在一个很长且极端困难的时期为中国的电子显微学和材料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我相信他是推动中国材料科学的伟大复兴的*重要的人物。 ——国际电子显微镜学会联合会前主席,英国卡文迪什实验室著名学者豪伊 ★他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鹤立鸡群”的人。 ——国际电子显微镜学会联合会前主席,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学者科凯恩 ★中国不会忘记他,不仅因为科学,而且因为他创造了这样的条件,使其同事和弟子能产生优秀的成果。 ——晶体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麦凯 ★我个人认为他作为120多个硕士、博士的教师、导师、良师益友,这一贡献是他的****成就。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霍夫穆勒 ★我追念先生的伟大人品,伟大的科学成绩,不屈不挠的精神,严谨的治学风格,光明磊落的一生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美国佐冶亚理工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王中林

郭可信传 内容简介

本书分十章, 家门渊源、战乱求学、北欧九年、沉寂等待、电镜学会、学正风清、桃李芬芳、至爱亲朋等。内容包括: 郭氏 ; “三坊七巷” ; 夜幕哈尔滨 ; 南开情结 ; 浙江大学 ; 与金相权威决裂等。

郭可信传 目录

总序
**章 家门渊源
一、郭氏
二、“三坊七巷”

第二章 战乱求学
一、夜幕哈尔滨
二、南开情结
三、浙江大学
四、弃笔从戎

第三章 北欧九年
一、瑞典皇家工学院研究助教
二、与金相权威决裂
三、合金钢中碳化物
四、初步涉足电子显微学

第四章 沉寂等待
一、落户沈阳
二、二室主任
三、“文化大革命”之中
四、失效分析
五、笔记与讲座

第五章 辉煌卅载
一、电子衍射几何分析
二、学术梯队
三、再露锋芒
四、从晶体到准晶
五、撰写金相史话

第六章 电镜学会
一、中国电子显微学的早期工作
二、学会成立
三、加入国际电子显微学联合会

第七章 学正风清
一、雄心策划
二、薪火相传
三、严谨治学

第八章 桃李芬芳
一、一门四院士
二、师恩如美酒
三、大家的大师
四、岁月常在
五、地球仪
六、*后牵挂

第九章 至爱亲朋
一、怜子如何不丈夫
二、手足情深

第十章 人生感悟
附录一 郭可信大事年表
附录二 怀念南开学友
一、“山药”与“西沙”
二、“七二八”(“北雁”)与“居庸”
三、怀念昔日同窗
附录三 著作目录
附录四 学生名单
后记
展开全部

郭可信传 节选

  1956年,郭可信回国后,在北京、上海和沈阳三地中,选择到地处沈阳的金属研究所(简称金属所)工作,任金属物理室主任兼金属陶瓷207组组长、高温合金组副组长(组长李薰,副组长师昌绪、郭可信、张沛霖、庄育智)。“高温合金”是苏联援助中国的156个项目之一,工厂在抚顺。作为技术支持的研究单位之一,金属所有“地利”之便,从任务组的领导成员看,金属所可谓全力以赴。但是郭可信没有在这个项目投入很长时间。  郭可信在金属所的**批助手是郭蕴宜、朱耀霄、辛达仁等。1956年,中国在若干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的研究所试行研究生培养。金属所*早由李薰、葛庭燧招收在职人员当作研究生培养。稍后辛达仁成了郭可信的**个研究生。郭可信给他定的研究方向是“17-7CrNi不锈钢的弥散硬化机制”。  郭可信亲自对他的助手和学生进行金相技术培训,并制订了具体计划:一个月进行基本功训练,再用三个月时间进行应用金相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培训。郭可信认为,基本功很重要,金相研究的*终结果是金相照片。他要求金相照片不仅能反映材料变化的本质,还要求完美,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郭可信在研究高速钢中碳化物相变的金相照片时,就做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他要求这些人用一个月的时间,老老实实地制备金相样品。制样分成取样、磨砂纸、抛光和腐蚀等工序。他先讲每道工序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再示范一遍,然后让他们照着样子做,每天检查结果,如果未达到要求,第二天重做。通常磨砂纸和抛光两道工序就会用去一个多星期。他要求砂纸必须放在平板玻璃上,只能沿一个方向一下一下地慢慢磨,不允许来回磨,以避免样品出现圆边。并说:“抛光时,必须与抛光盘转动方向相逆,否则在夹杂物或碳化物后边就会出现‘尾巴’状划痕。”初步掌握样品制备技术后,郭可信又对他们进行了金相观察培训。当时金属所有两台卧式德国产蔡司显微镜,一般人不能随便使用。金相观察前,郭可信先给他们讲解了物镜、目镜的作用,并说明用高倍物镜时,必须加油,称作油镜。他强调,金相观察要注意高、低倍结合,低倍下观察组织全貌,高倍下观察细节。观察时既要注意全局,又要注意细节,以及两者间的联系,并反复进行,这样才能有所发现。除了金相技术培训外,郭可信还给他们指定了参考书——Str斯tureofMetals(Barrett著),又亲自带他们(后来又带二室其他年轻人)到图书馆查化学文摘和冶金文摘。从标题、作者到实验方法,从一般期刊到权威期刊,从普通作者、新作者到通讯作者,再到学派带头人,讲得十分仔细,并告诫说:“一定要做好文献调研,有问题到文献中去找,文献中什么都有,要注意文献不足之处,从中悟出研究方向。”关于如何培养年轻人,郭可信曾说过:“现在不少人培养研究生有如农村生产队的队长,每天早上上工时分配工作。研究生等于劳动力,分配什么就干什么,毫无主动性,怎能有积极性?研究生跟着老师亦步亦趋,他的论文水平绝对超不过老师的水平,怎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对学生还是很严的,高标准要求,毫不含糊。古人云‘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只有高标准要求才能激励青年人进取。”  改革开放前,国际交流很少,年轻人英语水平普遍比较差,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郭可信花了不少力气。他鼓励年轻人写英文文献总结,并逐段逐句批改,包括拼错的单词,他还在西大楼二楼教室,主动为青年人补习英语,不分科室,有兴趣者均可自由参加,星期日上午半天,持续两个月之久。1961~1963年,每年春节期间,郭可信总要给二室年轻人讲课(如晶体对称群),每日半天。  1957年,“反右”斗争开始,由于有负责高研“反右”工作的龙期威“关照”,郭可信谨言慎行,躲过一劫。  1958年,金属学院成立(1963年撤销),张沛霖和郭可信先后兼任教务长,不过他对教务工作过问不多(教务工作主要由副教务长方柄负责)。郭可信负责讲“X射线晶体学”,他讲的课程深入浅出,基本概念清晰,引人人胜,每次讲课,旁听者众多,连过道都座无虚席,学生们说:“听郭先生讲课是一种享受。”  1964年,开展“评功摆好”运动时,金属学院毕业留所的学生抬着写有“桃李满天下”的黑板给他评功,看着学生们已成长为栋梁之材,郭可信思绪万千,热泪盈眶,在场者也为之动容。  郭可信反对表面文章,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1957~1958年,经常搞“除四害”爱国卫生运动,整天停下工作搞大扫除,不仅要求窗明几净,而且连过道的电线也要一尘不染。对此他很是反感,说道:“要我大扫除,除非太阳从西边出来。”除了大扫除,那时的会议也比较多,郭可信经常溜出会场,回办公室搞业务,即使坐在主席台上,他也在看书。  ……

郭可信传 作者简介

  叶恒强,1963年毕业于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1964年在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师从郭可信攻读研究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1986至今),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1991至今)。    王元明,1963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物理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Fe-Mn-Al系奥氏体钢的研究”主要贡献者。    郭桦,郭可信的女儿。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