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

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55
读者评分:5分1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8.2(5.2折) 定价  ¥3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418296
  • 条形码:9787559418296 ; 978-7-5594-182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 本书特色

  《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由罗莎·卢森堡著,这是一本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的结集。由于监狱严格的通信检查,作者只能写一些平淡的、零碎的感想和小事。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一束信札还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即使谈的是小事和片感,还是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格的光辉。作者在信中谈读书的感想,谈一些往事,谈一些生活中的印象,也谈小鸟,谈动物,谈花草,谈自然。

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从敌人的监狱中寄给友人的信的结集。由于监狱严格的通信检查,作者只能写一些平淡的、零碎的感想和小事。但是,即使是这样,这一束信札还是闪着耀眼的光芒;即使谈的是小事和片感,还是反映出了作者的人格的光辉。作者在信中谈读书的感想,谈一些往事,谈一些生活中的印象,也谈小鸟,谈动物,谈花草,谈自然的景色。

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 目录

致露易丝·考茨基(1904年9月)
致卡尔(和露易丝)·考茨基(1904年9月9日)
致露易丝和卡尔·考茨基(1906年3月13日)
致卡尔和露易丝·考茨基(1906年3月15日)
致科斯佳·蔡特金(1907年6月24日)
致玛尔塔·罗森鲍姆(1915年3月12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5年4月9日)
致科斯佳·蔡特金(1915年4月10日)
致弗兰兹·梅林(1915年8月31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未署日期)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5年11月5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5年11月10日)
致玛尔塔·罗森鲍姆(未署日期)
致玛尔塔·罗森鲍姆(未署日期)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6年8月5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6年8月24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6年11月21日)
致玛蒂尔德·乌尔姆(1916年12月28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1月7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1月15日)
致露易丝·考茨基(1917年1月26日)
致玛尔塔·罗森鲍姆(1917年2月4日和2月9日之间)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7年2月7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未署日期)
致玛蒂尔德·乌尔姆(1917年2月16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2月18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3月5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3月8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3月27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3月30日)
致玛尔塔·罗森鲍姆(1917年4月)
致玛尔塔·罗森鲍姆(1917年4月)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4月5日)
致克拉拉·蔡特金(1917年4月13日)
致露易丝·考茨基(1917年4月15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4月16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4月19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4月28日)
致玛尔塔·罗森鲍姆(1917年4月29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5月2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7年5月3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5月12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5月14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5月19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5月23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5月底)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6月1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7年6月1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7年6月8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7年6月13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6月20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6月23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6月29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7月6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7月20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7年7月26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8月2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7年8月6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7年8月11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8月13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7年8月18日)
致汉斯·狄芬巴赫(1917年8月27日)
致弗兰兹·梅林(1917年9月8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7年9月18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7年11月9日)
致露易丝·考茨基(1917年11月10日)
致露易丝·考茨基(1917年11月15日)
致玛蒂尔德·乌尔姆(1917年11月15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11月中旬)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11月24日)
致露易丝·考茨基(1917年11月24日)
致克拉拉·蔡特金(1917年11月24日)
汉斯·狄芬巴赫死后,给他的姐姐葛丽特的信(1917年)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7年12月中旬)
致伊曼纽尔和玛蒂尔德·乌尔姆(1917年12月17日)
致弗兰兹·梅林(1917年12月30日)
致伊曼纽尔与玛蒂尔德·乌尔姆(1918年1月)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8年1月14日)
致玛尔塔·罗森鲍姆(1918年2月)
致弗兰兹·梅林(1918年3月8日)
致罗茜·沃尔夫施泰因(1918年3月8日)
致斯蒂芬·布拉特曼一布罗多夫斯基(1918年3月9日)
致克拉拉·蔡特金(1918年3月11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8年3月24日)
致伊曼纽尔和玛蒂尔德·乌尔姆(1918年4月22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8年5月2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8年5月12日)
致露易丝·考茨基(1918年5月28日)
致玛蒂尔德·雅各布(1918年5月28日)
致克拉拉·蔡特金(1918年6月29日)
致罗茜·沃尔夫施泰因(1918年7月16日)
致克拉拉·蔡特金(1918年7月23日)
致露易丝·考茨基(1918年7月25日)
致尤里安·马尔赫列夫斯基(1918年7月底8月初)
致卡尔·李卜克内西(1918年8月8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8年9月12日)
致阿道夫·盖克(1918年9月14日)
致尤里安·马尔赫列夫斯基(1918年9月30日)
致索菲娅·李卜克内西(1918年10月18日)
展开全部

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 节选

  《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  非常感谢你送给我卡尔的照片,并附带写上了可爱的题词!这张照片棒极了,是我见到的**张真正不错的他的照片。那双眼睛,脸上的那种表情——都是非常好的,(只有那条领带,上面布满了白色豆子形状的斑点,这真的很惹眼!——这样一条领带可以成为离婚的理由。是的,是的,我知道——女人们——即使有着*高贵的灵魂,她们首先注意的还是领带……)(但严肃地说,)这张照片给我带来很大的快乐!昨天,奶奶(米娜·考茨基)的信到了。她的信很惹人喜爱,她想让我开心起来,但她并不善于隐藏她自己的沮丧。给她送去我衷心的问候,希望她的一切事情都再次变得顺利起来。在这里至少是*可爱的天气占了上风。——然而,似乎只要我一离开,世界就要变成碎片了。当我阅读《柏林日报》的时候,看到了弗兰吉斯库斯(弗兰兹·梅林)辞职的消息,这是真的吗?但这将成为一次大失败——也是整个第五等级的胜利!他不能克制自己不走出这一步吗?这真的让我震惊,让我感到很沮丧。但同时,你给我写的信上除此之外没有说其他的事情,你这个可怕的家伙!——  现在是晚上,一阵柔和的微风穿过我的屋顶窗,从上方吹进我的囚室,让我的绿色灯罩轻轻晃动起来,柔和地翻动着席勒的书的书页,那《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正打开着,放在我的面前。外面有一匹马被人牵着慢慢地经过监狱,向家里走去,在夜晚的宁静中,马蹄踏在铺过的路面上的得得声,奇怪地安静地回响着。从远处,传来口琴奏出的感伤的旋律,声音小得几乎听不见,一个散步从这里经过的新来的人,随着这种旋律“气喘吁吁”地跳起了华尔兹。我在什么地方读过的一首诗里的几句*近一直在我的脑海中吟诵:  在树木的树顶之上  是我小小的安静的花园  那里有玫瑰和石竹  等了你很久亲爱的  我完全不懂这些话的意思。我甚至不知道它们是否有某种意思,但与爱抚般触摸我头发的空气的呼吸一起,它们把我带进了一种奇怪的心境。生活永远跟我玩着捉迷藏游戏。它似乎总是不在我的心中,不在我所在的地方,而是在远处的某个地方。那时在家里(在我小的时候),我常常偷偷地爬到窗户——在父亲起床之前起来是被严格禁止的——我会静静地打开窗户,偷偷看着外面的大庭院。那里一定没有太多可看的。一切都在静静地睡着,一只白猫用它柔软的爪子爬过庭院,两只麻雀在打架,发出一阵厚颜无耻的呜叫。又长又高的的安东尼穿着他的短小的羊皮夹克——他无论冬天还是夏天都穿这件——穿着皮鞋站着,两只手和下巴都靠在扫帚的扫把上,深深思索的表情铭刻在他昏昏欲睡的,没有洗的脸上。这个安东尼,顺便说一下,是一个很有抱负的人。每天晚E在锁门之后,他坐在监狱一层他睡觉用的长凳上,借着提灯微弱的光,一字一字地把官方的“警察笔记”读出声来,他阅读的声音整栋楼都能听得见,就像是压低声音的祷告。在这件事上,他完全是被对艺术和文字的兴趣所吸引,因为他一点也看不懂“警察笔记”的内容,但仅仅喜欢读出这些字;他喜欢这些字就是因为它们本身。尽管如此,他并不是那么容易满足。一次,在他的请求下,我给了他一些东西读——卢伯克的《文明的起源》。我刚刚仔细地读完这《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带着极大的热情去读它,作为我所读的**本“严肃”的书。但他两天之后就把它还给了我,他的解释是这《狱中书简/红色经典丛书》“毫无价值”。至于我,几年后我才开始认识到安东尼是多么正确——安东尼会总是站着待一段时间,深深地陷入思索,但他会抖动一下,用手猛砸一下,打一个长长的呵欠,这个放松的呵欠总是意味着:到了工作的时候了。甚至现在我仍然能听到安东尼把他的潮湿的,弯曲的,里面弄断了的小扫帚拖过铺过的地面的时候发出的啧啧声和啪啪声,在这一过程中他总是艺术地,煞费苦心地在它的边缘形成优雅均匀的小圈,它会被人们误认为是*漂亮的布鲁塞尔花边装饰品。他打扫院子是一首真正的诗。那是沉闷的,吵闹的,叮叮咣咣的大楼生活苏醒前*可爱的时刻。早晨时刻庄严的寂静笼罩在庭院里铺过的地面上的每一件东西之上,窗格子上闪耀着黎明初升的太阳的金色光芒,在上方,带着一抹粉色的云朵在飘动,散发着香气,直到它们在大都市的灰色天空中消散。  ……

商品评论(1条)
  • 主题:

    卢森堡的文字,兼具共产党人的坚韧与女子的柔情。即使身在狱中,她仍然热爱生活。最打动我的是那样一段描述:她看到一只冻僵的小蜜蜂掉在地上,于是轻轻对它吹气,让自己的气息温暖它,使它复苏生机,再次能抖抖透明的翅膀向天外飞去。我想以她为范本,足以说明共产党人是什么:他们砸碎旧世界的一切不是为了毁灭,而是为了新生,为了这个世界更可爱并且值得每个人爱,为了所有人都能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哪怕要为之付出自己所最珍爱的——自己的生命:“嚎哭是软弱的表现。要愉悦着将自己的生命扔到巨大的命运的天平上……作为一个人是最重要的事情:要坚定、清白、快乐。”

    2022/4/19 10:38:38
    读者:******(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