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王宏甲演讲集:世界需要良知

王宏甲演讲集:世界需要良知

作者:王宏甲
出版社:中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37.1(7.0折) 定价  ¥53.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王宏甲演讲集:世界需要良知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0154563
  • 条形码:9787500154563 ; 978-7-5001-545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王宏甲演讲集:世界需要良知 本书特色

★感谢2015年的那个春天。四月的南湖阳光明媚,一抹阳光透过巨大的玻璃窗照耀进来。宏甲老师那不到一个小时的“演讲”,为我打开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思想世界。我开始读他的所有作品,渐渐学会以光明之心来看待我们的历史,理解现实的中国,认识眼前的这个世界。他说,我们要经常警惕一叶障目,只要一片叶子挡住我们的视线,眼前就可能一片黑暗。他还说文学艺术真正的意义,就是要从黑暗里写出光明,从绝望中写出希望,从侮辱里写出尊严,从死里面写出生…… ——摘自萧雨林《致读者》

王宏甲演讲集:世界需要良知 内容简介

  《世界需要良知:王宏甲演讲集》共收入我国当代文学家王宏甲从2004年到2017年间的六篇重要演讲。演讲地点包括韩国首尔、法国巴黎、俄罗斯圣彼得堡,更有我国近百个大小城市,还有军营和乡村。这些演讲视野开阔,思考深邃,情感真挚深沉,有很强的感染力、启示性和建设性。另有一篇附录,记述了作者在圣彼得堡演讲的背景以及所思所想,有助于我们了解和认识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与世界。  读者可以看到,无论在什么地方,无论听众是什么人,王宏甲的演讲都浸透着对中国文化的深厚感情和坚定的民族自信。  中国共产党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认为,《世界需要良知:王宏甲演讲集》的出版恰逢其时。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有助于我们提升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价值观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这些演讲让我们看到,我们的文化自信之所以应该建立、能够建立,是有着深厚悠久的历史原因和坚实的现实基础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的今天,我们认为,这本选集是适合于广大干部、青年阅读的一个好读本。

王宏甲演讲集:世界需要良知 目录

出版前言
致读者
我的中华文明观
世界需要良知
在圣彼得堡怀想阅读
像保卫列宁格勒那样保卫俄罗斯文化

中国文化里的人民观
导言一个民族的品质
《尚书》里的人民观
商周时期政治观的嬗变
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民观
梁启超的《新民说》
毛泽东:人民观的集大成者
朱熹为什么作《四书集注》

孔子与中国文化
导言认识孔子从哪里开始
孔子的成长
孔子思想体系的来源
中国春秋时期的文化复兴运动
孔子哲学的核心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神圣的教育
导言只有你能阻止这个世界倒塌
审视三次重大教育转型
认清转型期教育和教师的伟大作用
认清教育的三大基本任务
务必清醒地认识到:成人比成才重要
创建新教育的三大要素
务必变教育的选拔功能为造就功能
结语

展开全部

王宏甲演讲集:世界需要良知 节选

  《世界需要良知:王宏甲演讲集》:  中国人如何能在一万两千年前冰川还没有消退的岁月,就开始了驯化农作物,并发明了陶器?  那个“冰期”,是我们祖先的生息繁衍遇到严峻考验的岁月。  天苍苍、野茫茫。已有许多动植物在冰川中灭绝。人类能够得到的食物减少,这迫使我们的祖先从洞穴山林走出去,走向更广袤的荒野,在湖沼河谷寻觅追猎大小动物,捕捞水生食物。这个时期的洞穴遗址中普遍发现大量的螺蚌遗壳。  远出觅食,回洞穴已不方便,先民就开始在野外搭建窝棚或地穴式临时居所。在黑龙江哈尔滨阎家岗,发现两处两万年前的野外营地遗址。在湖南、河北、山西等地发现年代超过万年的灶坑和火塘,也很典型。这些简陋的遗迹,证明人类开始自己动手来搭建野外居所了。  从那野外居所的火塘,可见钻木取火或击石生火——在那个冰川时代——实在是发挥了拯救人类的伟大作用。  石在,火种就在。从此,人类不管走多远,都能生火了。  中国人说的“伙伴”,这个“伙”字,就精粹地描绘出了人和火密切的关系。“伴”字,在我看来,包含着这样的隐义:你如果不知道与他人合作相伴,缺“伙”,那么你将不是一个完整的人,你只是半个人。  出现在火塘边的狗,是*早驯化出来的猎人伙伴。狗的驯化成功,极大地鼓舞了人类驯化其他动物的信心。动物是有灵性的,狗与人类的友好相处,还在人类驯化其他动物的过程中,成为其他动物的榜样。  野生植物是不会跑的,但采集者要勤快地奔走。妇女的采集活动极大地扩展了范围。这个时期,对两类细小食物的强度利用具有突出的意义。  一是妇女的采集对象扩展到植物细小籽实。更大的意义是:为有稳定的食物来源,依靠自己来种植的意识,就在那时刻诞生!二是小型水生食物。小小螺蚌不是野兔野鹿,实在难以烧烤,但螺蚌已成为重要食物,这会强烈地渴求一种新的办法来解决怎么吃的问题。中国*早的陶器是釜型陶炊具,说白了就是“陶锅”,它在未见农耕遗迹的洞穴遗址中出现了。  总起来说:距今一万年以前的一万年,在人类几百万年演化历史上,是里程碑似的辉煌的一万年。在这以前的两百万年,人类都靠采摘和捕猎生存。到发明农业、畜牧业,就是依靠自己来生产食物了。所谓旧石器和新石器,都只是改变自然界原有的石头形状。陶器则是从无到有,完全由人类发明的**个器具。从前的居所也是自然界的洞穴,房屋则是人类自己发明的居所。中国先人经历了地球冰期的严酷磨砺,开始驯化稻粟,驯化动物,制造陶器,制造房屋,胼手胝足独立完成了开天辟地以来*恢宏的“四大发明”,并由此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次重大社会转型——从向自然界获取食物和用具的时代,走向依靠自己来生产的新时代。  从此,人类同过去的二百万年挥挥手道别。新生活宛如射透云层的雪地阳光,辉映出人类历史上*大的时代变迁。万年前的祖先踪迹已不是只有石头和化石,祖先的呼吸、愁容与笑容,羊群与牧羊人的身影,茅屋与犬吠,都已经清晰可闻。  在这里,重要的不仅是“四大发明”或“生产革命”。  人类文明的起源,*本质的特征是人的意识的觉醒。  在以往的二百万年,人类头脑中一直存在与动物的“敌对意识”,看见动物就想捕杀,或者逃跑。一旦学会驯养动物,就培养出爱惜动物的意识,收获的就不仅是驯化成功的动物,更驯化出自身的人性。  栽培农作物,培育出爱惜庄稼的意识。发明陶器、建造房屋,都会培育出珍惜劳动,相互协作等意识。在中国远古**次社会大转型的黎明时光,这些物质和精神的重大进步是存在的。我以为可以称之为中华文明的萌芽期,亮起了文明的曙光。  ……

王宏甲演讲集:世界需要良知 作者简介

  王宏甲,当代文学家、著名学者。福建建阳人。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作品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鲁迅文学奖、徐迟报告文学奖、冰心散文奖、中国图书奖等。所著《智慧风暴》《新教育风暴》对中国新世纪教育转型产生重要影响。  近年重要著作有《人民观——一个民族的品质》《让自己诞生》。前者上起《尚书》,下至当今,将中国历史文明与现实政治融为一体,后者是一部用散文写的哲思著作。  2016年在央视大型纪录片《长征》中担任电视总撰稿。  曾赴韩国出席首届韩日中文学论坛,作《我的中华文明观》演讲;赴法国参加首届中法文学论坛,作《世界需要良知》演讲;赴俄罗斯参加国际文化对话会议,作《在圣彼得堡怀想阅读》演讲。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