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李白研究》集萃-(上下册)

《中国李白研究》集萃-(上下册)

出版社:黄山书社出版时间:2017-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1044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12.9(5.7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李白研究》集萃-(上下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6169033
  • 条形码:9787546169033 ; 978-7-5461-690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李白研究》集萃-(上下册) 内容简介

  《集萃(套装上下册)》分上下册,主要内容包括李白及其家人名字寓意之推断,关于李白离开永王军的时间问题——以《南奔书怀》诗为中心,李白交游考录三题,李白长流夜郎新考,李白流夜郎的法律分析,李白东鲁寓家地考,从兖州近年出土的四件文物看李白在山东寓家地点,关于李白之死和墓及其后人的几个问题,范碑所述李白世系的谱牒学问题,李白与三峡若干问题辨析,再论李白不卒于宝应元年,从杜甫诗论测李白生平的一些问题,唐代流人制度与李白的流放,关于李白与安徽的五个问题考论,李白再次人越之缘由与贺知章之影响,李白与许氏婚姻推论,李白郎陵学禅考,文学研究的创新仍应以文献及其解读为基础——以李白与科举相关问题为例的分析,等。

《中国李白研究》集萃-(上下册) 目录

(上)
李白及其家人名字寓意之推断
关于李白离开永王军的时间问题
——以《南奔书怀》诗为中心
李白交游考录三题
李白长流夜郎新考
李白流夜郎的法律分析
李白东鲁寓家地考
从兖州近年出土的四件文物看李白在山东寓家地点
关于李白之死和墓及其后人的几个问题
范碑所述李白世系的谱牒学问题
李白与三峡若干问题辨析
再论李白不卒于宝应元年
从杜甫诗论测李白生平的一些问题
唐代流人制度与李白的流放
关于李白与安徽的五个问题考论
李白再次人越之缘由与贺知章之影响
李白与许氏婚姻推论
李白郎陵学禅考
文学研究的创新仍应以文献及其解读为基础
——以李白与科举相关问题为例的分析
论李白的散文
论李白诗的飘逸风格及其成因
李白《梁甫吟》解
盛唐时期歌行的发展
——以李白的**人称歌行为中心
李白《送贺监归四明应制》诗为伪作
魏晋审美观与李白诗歌
李白词辨证稿
论李白诗歌的美学特征
关于李白《古风五十九首》中的讽喻表现
——以比喻论为中心
从五言乐府诗看李白革新诗歌的实绩
李白饮酒诗中的生命价值取向
“赠给妻子的诗”与“爱怜妻子的诗”
——论李白和杜甫诗中的妻子形象
从情意模式角度看李白绝句的成就
李白五律的艺术成就
李白献赋考
充满现实感的历史世界
——论李白的咏史怀古诗
李白的咏史诗及其审美价值
李白《贞义女碑》考辨
李白诗文理论和创作中对几种固定范式的承传
李白诗中的“自然”意识
李白赠孟浩然与黄鹤楼送孟诗的年序问题:
论李白《大鹏赋》的主旨
——兼谈大鹏意象的演变
命运与性格的对话方式
——李白诗中的牢骚
李白《白头吟》考辨
李白拟古诗的诗学意义
——以李白“着题拟古诗”为例
论李白的诗序
论李白乐府诗的创作思想、体制与方法
……

(下)
展开全部

《中国李白研究》集萃-(上下册) 节选

  《集萃(套装上下册)》:  李白流夜郎,到没到达夜郎?对此,学术界持“未至”论者显然占了绝大多数。根据是李白诗《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半道雪屯蒙,旷如鸟出笼”、《自汉阳病酒归寄王明府》“去岁左迁夜郎道……今年敕放巫山阳”以及其他。而所有这些似乎又全都能够在《自巴东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高峰晚还题壁》(以下简称《自巴东舟行》)一诗中得到印证。“半道放还”、“敕放巫山阳”自不必说,其他如:①李白自至德二载(757)十二月始流,于乾元二年(759)三月到巫山阳遇赦,一共江行一年又三个月,正好是“海月十五圆”;②李白一生两次出蜀,“千里江陵一日还”的“还”字,表明《早发白帝城》是遇赦东还时所作,与《自巴东舟行》为同时之作;③《自巴东舟行》云:“积雪照空谷,悲风鸣森柯。……月色何悠悠,清猿响啾啾。辞山不忍听,挥策还孤舟。”《唐宋诗醇》说这首诗“词意沉郁”,这与李白流放途中尽是愁、尽是悲的心境完全一致,等等。  实际上,上述几条理由均不能成立。就拿“半道”和“巫山阳”来说吧,晚清黎庶昌《李白至夜郎考》就另有解释:“半道”不是指流途而是指期限;“巫山阳”意谓巫山以南地区,即指夜郎(转引自裴斐主编《李白诗歌赏析集·李白年谱简编》)。再说,前面已经指出,李白流夜郎首途的时间是乾元元年(758)春。这样,“海月十五圆”也就失去了意义。至于讲到“忧”“愁”什么的,李白蜀中诗《访戴天山道士不遇》就有“愁倚两三松”,《登锦城散花楼》就有“极目散我忧”,《唐宋诗醇》所谓“词意沉郁”,即使说得对,其实也不能说明什么问题。  下面,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自巴东舟行》与《早发白帝城》是不是作于同一时期。  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自巴东舟行”的“巴东”,指的是夔州,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夔州的前身为春秋时期庸国的鱼邑。秦置鱼复县。西汉沿置。王莽时公孙述改鱼复为白帝。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刘璋分巴郡置永宁郡;建安六年(201),改永宁为巴东郡,治白帝。章武二年(222),刘备改白帝为永安。晋改白帝为鱼复。西魏改鱼复为人复。隋开皇初郡废,大业初复置巴东郡,治人复。唐武德元年(618)改为信州,二年(619)又改信州为夔州;天宝元年(742)改为云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夔州。《旧唐书·地理志·夔州》云:“奉节汉鱼复县,属巴郡,今县北三里赤甲城是也。梁置信州,周为永安郡,隋为巴东郡,仍改为人复县。贞观二十三年(649)改为奉节。”这就是说,自刘璋置巴东郡、治鱼复,历经蜀汉、晋、宋、齐、隋,直至唐天宝元年,计五百余年,巴东郡辖县虽有变化,郡名却相继沿用,基本不曾改变;治所虽屡易其名,也始终不曾挪动地方。可见,自“巴东”舟行,也就是自“白帝”舟行,也就是自“鱼复”“人复”“奉节”“夔州”舟行。  明白了“自巴东舟行”即是“自白帝舟行”,那么《早发白帝城》与《自巴东舟行》不是同一个时候的作品,也就不言而喻了。“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说明朝发暮至,中间不曾停留。而“自巴东(即白帝)舟行,经瞿塘峡,登巫山*高峰,晚还题避”之后,李白满可以方便行事,朝辞巫山彩云间,大可不必舍近求远,再逆水行舟35公里,跑回去向白帝城的彩云告别。  如果李白一生只有两次出蜀,《早发白帝城》是遇赦放还途中所作,那么《自巴东舟行》就应该是初出蜀时的作品;如果《早发白帝城》是放还途中所作,《自巴东舟行》不是初出蜀时的作品,那就应该考虑一下李白流夜郎之前是不是还有一次人蜀。  总之,《自巴东舟行》对“未至夜郎”论的种种支持,全都不能成立。  顺便说一下,唐代夔州还有个巴东县。巴东县本汉巫县地,北周天和三年(568)置乐乡县,隋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巴东县,唐沿置。有人以为“自巴东舟行”的巴东指的是巴东县。只是巫山在巴东县上游57公里,白帝城又在巫山上游35公里(中间隔着一个瞿塘峡)。如果是自巴东县舟行,则舟行路线于情理不合,并且也不是一天的路程。显然这种意见也不能成立。  唐律对于发配遣送流犯,有着种种明确而具体的规定,特别是时间上的限制极为严格。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