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学业负担问题解决:模型建构与治理机制

学业负担问题解决:模型建构与治理机制

作者:罗生全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8-01-01
开本: 24cm 页数: 364页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17.0(2.5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34.0(5.0折)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学业负担问题解决:模型建构与治理机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79612
  • 条形码:9787010179612 ; 978-7-01-017961-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学业负担问题解决:模型建构与治理机制 本书特色

本书从系统论的视野和方法全面审视学生学业负担的根本影响要素以及由此形成的复杂理路,认为学业负担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学生承担学习任务因其深度、难度和广度等引发的身体和心理的消耗,体现了外部任务和压力与学生个体的复杂交互,个体学习和教师教学是其基本关系,外部文化环境综合作用于个体学习和教师教学。全书遵循“学业负担是什么—学业负担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逻辑理路展开,探寻了学业负担问题的起源和学业负担政策的历史发展,探讨学业负担的生成机理,勾勒出学业负担形成的心理模型、教育模型和层次模型,进而制定出学业负担问题解决的社会机制、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从而使后续的学业负担政策制定和完善达到“善治”学业负担问题的目的。

学业负担问题解决:模型建构与治理机制 内容简介

本书从系统论的视野和方法全面审视学生学业负担的根本影响要素以及由此形成的复杂理路, 认为学业负担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是学生承担学习任务因其深度、难度和广度等引发的身体和心理的消耗, 体现了外部任务和压力与学生个体的复杂交互, 个体学习和教师教学是其基本关系, 外部文化环境综合作用于个体学习和教师教学。全书遵循“学业负担是什么—学业负担是如何形成的—应该如何解决”这个逻辑理路展开, 探寻了学业负担问题的起源和学业负担政策的历史发展, 探讨学业负担的生成机理, 勾勒出学业负担形成的心理模型、教育模型和层次模型, 进而制定出学业负担问题解决的社会机制、监测机制和预警机制, 从而使后续的学业负担政策制定和完善达到“善治”学业负担问题的目的。

学业负担问题解决:模型建构与治理机制 目录

目 录 前 言 绪 论 一、问题起源 二、文献导读 三、思路方法 **章 学业负担政策的历史发展 **节 学业负担政策文本的定量分析 一、概念界定 二、研究方法、样本及变量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四、研究结论及价值作用 第二节 学业负担政策文本的内容分析 一、历史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学业负担政策发展脉络 二、特点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学业负担政策内容剖析 三、现实考察:改革开放以来学业负担政策问题解析 四、改革设想:改革开放以来学业负担政策解决对策 第三节 学业负担政策文本的价值分析 一、学业负担政策的价值选择 二、学业负担政策的价值维度 三、学业负担政策的价值实现策略 第二章 学业负担形成的心理学模型建构 **节 学业负担形成的认知模型 一、内在认知模型 二、外在认知模型 三、关联认知模型 第二节 学业负担形成的情绪模型 一、情绪表达 二、情绪管理 三、情绪调节 第三节 学业负担形成的期望模型 一、自我期望 二、家长期望 三、教师期望 第三章 学业负担形成的教育模型建构 **节 学业负担形成的学校效能模型 一、学校物质资本 二、学校人力资本 三、学校文化资本 第二节 学业负担形成的教学效能模型 一、个体教学效能 二、一般教学效能 第三节 学业负担形成的学习效能模型 一、个体学习效能 二、一般学习效能 第四章 学业负担表现的类型层次模型 **节 学业负担表现的区域模型 一、研究对象与工具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三、结论与建议 第二节 学业负担表现的类型模型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结论与建议 第三节 学业负担表现的层次模型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二、结论与建议 第五章 学业负担表现的现实图景 **节 学业负担表现的理论结构 一、学业负担问题的由来和演变 二、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内涵的再认识 三、学业负担评测指标体系构建 第二节 学业负担表现的多维特点 一、学业负担的学段差异 二、小学生学业负担现状及特征 三、初中生学业负担现状及特征 四、高中生学业负担现状 第三节 学业负担认知的多重转换 一、学业负担认知的场域转换 二、学业负担认知的理论转换 三、学业负担优化的策略转换 第六章 教师的学业负担认知 **节 教师认知学业负担的逻辑理路 一、对学业负担本质的认知是教师参与负担调控的基石 二、对学业负担轻重的判断是教师参与负担优化的关键 三、对学业负担归因的主体担当是教师引领量力负担形成的核心 第二节 教师认知学业负担的现实表现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 四、调查结果 五、思考建议 第三节 教师认知学业负担的方向选择 一、价值扶正为认知学业负担引航 二、互动升频为认知学业负担开源 三、能力提升为认知学业负担奠基 第七章 学业负担治理的社会机制 **节 学业负担的社会机理 一、教育万能论的社会认知 二、人力资本论的社会诉求 三、教育价值观的社会偏向 四、阶级分层的社会筛选机制 第二节 学业负担解决的社会阻抗 一、社会流动不畅导致过度期望 二、社会病理心态致使教育价值观失衡 三、社会行为失范导致教育政策失效 四、狭隘的社会评价机制造成教育评价失准 第三节 学业负担的社会出路 一、确立“三人”价值观引导社会心理回归学生本位 二、制定“三位”政策指引社会行为重拾理性本真 三、设立“三层”评价标准引导社会评价复归生命本源 第八章 学业负担问题的监测机制 **节 学业负担监测机制的意蕴 一、内涵 二、特点 三、价值 第二节 学业负担的监测主体 一、国家教育行政部门 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三、学校 第三节 学业负担的监测指标 一、学业负担的主观指标 二、学业负担的客观指标 三、学业负担的外围指标 第九章 学业负担问题的预警机制 **节 学业负担预警机制的学理基础 一、学业负担预警机制的内涵 二、学业负担预警机制的功能 三、学业负担预警机制的必要性 第二节 学业负担预警机制的设计思路 一、学业负担预警机制的原则 二、学业负担预警机制的流程 三、学业负担预警机制的内容 第三节 学业负担预警机制的运行 一、学业负担预警机制的运行过程 二、学业负担预警机制的运行保障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学业负担问题解决:模型建构与治理机制 作者简介

罗生全,男,汉族,1976年生,四川南充人,教育学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重庆市“巴渝学者”特聘教授。曾于2009—2010年在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和访问,2012—2013年在英国伦敦大学教育研究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主持与主研二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及其他类别课题,出版学术专著近十部,在《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全球教育展望》《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多篇被《新华文摘》《教育学》等转载,获得第七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成果一等奖一项,其他省部级奖项四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