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金融现代化

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金融现代化

作者:刘志英著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
开本: 32开 页数: 240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55.3(7.0折) 定价  ¥7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金融现代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535535
  • 条形码:9787030535535 ; 978-7-03-053553-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金融现代化 本书特色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为日军所占领,中国金融业*集中的东中部地区大部分沦陷,中国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随着国民政府西迁与抗日根据地陆续建立,中国现代化金融业从东部转向了西部地区,开启了中国西部金融业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本书从现代化视角入手,展现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及抗日根据地金融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试图探寻中国西部和抗日根据地金融业在逆境中如何趋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和轨迹,探讨国民政府与根据地政府金融改革的举措得失,以及金融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当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金融管理等寻求历史的启迪。

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金融现代化 内容简介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的金融中心上海为日军所占领,中国金融业*集中的东中部地区大部分沦陷,中国金融现代化的进程被打断。随着国民政府西迁与抗日根据地陆续建立,中国现代化金融业从东部转向了西部地区,开启了中国西部金融业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本书从现代化视角入手,展现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及抗日根据地金融业现代化发展进程,试图探寻中国西部和抗日根据地金融业在逆境中如何趋向现代化的艰难历程和轨迹,探讨国民政府与根据地政府金融改革的举措得失,以及金融现代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为当今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现代金融管理等寻求历史的启迪。

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金融现代化 目录

导论**章 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金融现代化的发展与地域分布 **节 全面抗战爆发前在华外资现代金融机构的发展与分布 第二节 全面抗战爆发前华资现代化金融业的发展与分布 第三节 全面抗战爆发前中国传统金融业的发展与地域分布第二章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金融业的大迁徙 **节 全面抗战时期四联总处的建立与内迁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银行业的大迁徙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保险业的大迁徙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现代金融体系的重构 **节 全面抗战时期重庆大后方金融中心的建立 第二节 西南西北金融网的构建促成了大后方的金融现代化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现代金融体系的建立第四章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现代金融制度的发展 **节 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金融统制 第二节 国统区的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 第三节 根据地的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第五章 全面抗战时期的金融家与现代金融人才的培养 **节 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的金融家 第二节 全面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的金融家 第三节 全面抗战时期大后方金融人才的培养 第四节 全面抗战时期抗日根据地金融人才的培养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全面抗战时期的中国金融现代化 作者简介

刘志英,女,1964年生,四川资阳市人。博士(后),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1986年西南师范大学本科毕业,史学学士。1989——1992年四川大学硕士研究毕业,中国近现代史专业,史学硕士。1997——1998年为复旦大学历史系访问学者,从事抗战时期上海经济研究。1999——2002年复旦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中国近现代经济史专业,史学博士。2003年9月——2006年3月,复旦大学理论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理论经济学博士后。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