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管见录: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探析

管见录: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探析

作者:蔡一著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7-07-01
开本: 24cm 页数: 269页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8.9(4.9折) 定价  ¥5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管见录: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探析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5174612
  • 条形码:9787305174612 ; 978-7-305-17461-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管见录: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探析 内容简介

中国传统文化的管理思想包括: 治国学和治生学。治国学产生于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管理实践, 包括对人口、田制、生产、市场等方面的管理学问, 治生学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 通过官民实践而逐步积累起来, 包括管理农副业、工业、运输等方面的学问。

管见录: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探析 目录

代序
**章 绪言
一、顺道
二、顺变
三、求实
四、得人
五、用人
六、求和
七、重器
八、重法
九、守信
十、运筹
十一、预谋
十二、运术
十三、勤俭
十四、重效

管理目标
第二章 求效
一、治求功效
二、治世之效
三、理财之效
四、治政之效
五、治军之效
六、治生之效
管理哲学
第三章 顺道
一、管理“道”为首
二、“惟道是从”
三、天道与管理
四、人道与管理
第四章 顺变
一、化变观
二、“日新”和“自强不息”
三、“惟变所适”
四、顺变与矛盾管理
五、顺变与动态管理
第五章 求实
一、求实观
二、求实与目标管理
三、求实与适度管理
四、求实与时空管理


用人方略
第六章 得人
一、民为邦本
二、“好士而荣”
三、德以合人
四、廉以聚人
第七章 取人
一、为政在人
二、人才标准
三、取人之道
第八章 用人
一、用人之道
二、人才激励

管理原则
第九章 和谐
一、成事三要素
二、人和
三、天人谐
第十章 重法
一、法与管理
二、法制原则
三、礼法结合
第十一章 重器
一、“善假于物”
二、科技兴业
三、中外科学技术交流
第十二章 诚信
一、法天贵真
二、诚信与管理
三、诚信四诫
第十三章 勤俭
一、勤俭传统
二、勤与管理
三、俭与管理
四、精兵简政和移风易俗

管理谋略
第十四章 运筹
一、谋略与管理
二、运筹帷幄
三、运筹要素
第十五章 预谋
一、“预则立,不预则废”
二、预测
三、预谋
四、预备
第十六章 运术
一、“以计为首”
二、合分之用
三、刚柔相济
四、合纵连横
五、忧患意识
六、正合奇胜
七、取予、擒纵之术
八、弛张、迂直之计
九、虚实、长短之用
十、速缓、先后之用
展开全部

管见录: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探析 节选

  《南京大学经济研究丛书·管见录: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探析》:  “乐观时变”是治生祖白圭的经营诀窍。“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夫岁熟取谷,予以丝漆。茧出取帛絮,予之食。”被史家誉为陶朱公的范蠡经商有术,也是“与时逐而不责于人”。他们都是“与时俯仰,获其盈利”的大师,被司马迁收入《货殖列传》,声誉卓著,今世研究市场营销的学者和企业家每每提及。其实,他们“时变”的概念极其狭隘,仅指季节交替而已。现代市场的“时变”概念要丰富得多,时装、时令食品、时令补品、时令家电……众多消费品和生产资料,供需都带有时的标志,“时变”仍需“乐观”,以便预作筹措。市场的新产品,一般都要经历投入、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会被更新的产品取代。不同的市场生命期,要求经营者取不同的经营决策和艺术。  据《梦溪笔谈·器用》记载,古时用铜镜,工匠造的镜是平面的,大镜才能照见人的全面,小镜不能用。于是有工匠利用曲光原理做出微凸的镜面,“收人面令小”,镜虽小,却可“全视人面”。经过反复试验,使凸度适当,满足了人们对小镜子的需求。既小巧,又能全视人面,使两种在当时相矛盾的需求得到统一。据传媒介绍,20世纪末日本奈良有人适应中老年妇女的审美心理,发明了一种“模糊镜子”,能使人脸部皱纹在镜中隐蔽不显.女士们竞相争购。和上例相比,可谓异曲同工,设计改革角度不同,都是适应消费者的心理趋势。  明人刘伯温的寓言著作《郁离子》有《千里马》篇,说蜀地有三个药商,一个专营高档药材,进货成本高,价高利少,营业萧条,以致“日食不足”。另一人高低档兼营,顾客多些,两年富起来。第三人专营低档货,价廉又保证供应,顾客多拿一点也不计较,招来大量顾客,一年多成了大富翁。这个故事是说经商要适应顾客求廉趋势。当时购买力低,人民买药,只要能治病,唯廉是趋,故低档再加经营灵活,便成了致富之道。现代社会,社会购买力迅速提高,趋廉心理虽然存在,但对名、新、美、巧的需求在提高,经商不可单取廉的策略了。适应需求变化,依然古今同理。当代的适变即适应不同层次的需求,高中低档并举。又不可把购买力估计过高,以消费者求新的一时冲动为依据,否则决策失误。这些说明按中国国情,在反腐倡廉的情势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营高中低档并举,以中低档为主,较为恰当,不宜片面追求高档化。  《韩非子·说林上》记载,鲁国有对夫妻,夫善织履,妻善织缟,欲迁去越地经营。有人对他们说,越人习惯光脚行路、披发,你们的鞋子和用于制帽的缟不会有市场。“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这里告诉人们,经商要适应民俗,各地自然条件和历史传统造成不同的消费习惯,研究清楚了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闹出向习惯于光脚的人去推销鞋子这样的笑话。民俗学是市场营销**的学问,尤其是开辟国际市场,研究各民族的消费偏好和消费禁忌,才能因地制宜,取得成功。  到了近代,列强入侵,外资外货充斥,加上官僚资本的控制,民族工商业纷纷破产。凡能立足并有所发展的民族企业,如荣氏家族企业、宋荣卿的东亚公司,都善于和外资和官僚资本周旋,灵活多变,在夹缝中保存自己,求得发展。荣氏家族趁**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国家一度放松对我国倾销和国际面粉紧缺的时机,大力发展了自己的面粉工业,“九一八”事变后,全国掀起抵制日货高潮,宋棐卿抓紧有利时机,及时推出国产毛线,挤掉外货,赢得市场。后因太平洋战争阻断了毛线的进口,又及时转产麻袋和药品,避开了形势的不利限制,继续得到发展。这些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应变经营策略。它表明一个原理:市场营销需适应国际政治形势的变化。当代中国已是全球贸易大国,国际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的每一变化,都会影响我国出口和进口。企业和有关管理部门必须关注国际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  ……

管见录:中国传统文化管理思想探析 作者简介

  蔡一,南京大学商学院离休老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理事,中国企协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理事。研究方向:政治经济学、哲学、市场学、中国经济思想史、华夏管理文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