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学习性就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

学习性就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

作者:邱引强著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11-01
开本: 32开 页数: 348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18.6(3.2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学习性就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 版权信息

学习性就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 本书特色

如何实现可持续充分就业?怎样在发展中引入先富带后富的机制? 作者以令人信服的逻辑在阐明科技进步有净减少生产岗位、净增加学习劳动中,提出学习性就业,从而为实现充分就业开辟出更多的有意义的就业岗位。 创造性地把货币分为投资货币和消费货币,发现市场因消费货币不足而过剩。通过供给侧改革将相对过剩的产出配置到广大学习性就业中,使不利后富的因素变为成就后富的机会。 书中闪烁着诸多新思维、新观点;打破常规定式勇于创新使您读来耳目一新:各章围绕核心主张深入透彻严谨论述给人一种颠覆性的思想冲击。

学习性就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 内容简介

如何实现充分就业?怎样在发展中引入先富带后富的机制?作者以令人信服的逻辑在阐明科技进步有净减少生产岗位、净增加学习劳动中,提出学习性就业,从而为实现充分就业开辟出更多的有意义的就业岗位。通过供给侧改革将过剩产出分配给广大学习性就业者,使不利后富的因素变为成就后富的机会。本书深入透彻地揭示事物本质使您茅塞顿开,开辟经济学研究新领域、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破解发展中难题,值得您一看究竟。

学习性就业-供给侧改革的新路径 目录

前 言/001 引 言 紊乱的经济 迄今为止,经济学研究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失业、非均衡等基本经济问 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破解,从而困惑着经济学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宏观调控陷入诸 多的乱象、两难、无奈困境中。 一 经济学的困惑/003 二 刺激需求乱象丛生/012 三 国进民退之殇/018 四 诸多两难选择/020 五 促进就业的无奈之举/025 **篇 生产力与学习性就业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学的困惑,本书深入经济学的基础理论研究中,发现在 生产力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一种客观要求——学习性就业。这是由于生产力承担 着生产消费品和提高劳动生产率两种职能,在两种职能的作用下,劳动生产率的不 断提高必然会使潜在生产就业率趋于下降,导致人力物力的过剩;与此同时,生产 技术构成的不断提高,也会相应地抬高生产就业者所需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准入门槛。 两种力量驱使学习性就业呼之欲出,成为通过供给侧改革反映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一种诉求。 **章 生产力及其目的和职能/033 一 人类改造自我的生产力/033 二 发展生产力的两种目的/038 三 修正生产力概念/045 四 发展生产力的两种职能/048 第二章 生产性就业结构转换/055 一 生产性就业结构转换的一般规律/055 二 对配第—克拉克定理再认识/061 三 生产性就业结构转换的制约因素/066 第三章 潜在生产就业率的下降趋势/073 一 潜在产出与潜在生产就业率/073 二 潜在产出值与潜在人均产值增速比较/082 三 潜在生产就业率的历史下降趋势/094 四 生产性失业率及其递增趋势/100 五 科技进步对生产性就业影响的不同观点/104 第四章 学习性就业及相关教育问题/108 一 教育个人收益和教育社会收益/108 二 终身教育的发展与矛盾/120 三 学习性就业及客观要求/126 四 学习性就业与生产性就业相互转换/129 五 正确认识过度教育/131 第二篇 顶层设计与资金问题 为制订出一套有效、可操作的学习性就业实施方案,首先要对其顶层进行设计。 然而,如何解决学习性就业再分配的资金问题,便成为学习性就业顶层设计面临着 的一个似乎无法逾越的障碍。 第五章 学习性就业的顶层设计/141 一 相对过剩人力/141 二 可投入的人力物力/144 三 学习性就业的过渡阶段/147 四 一般规定和要求/150 第六章 学习性就业的资金问题/157 一 学习性就业的再分配要求/157 二 现行税收体制无法满足资金需求/161 三 非税收收入不足以弥补学习性就业资金缺口/165 四 教育基金也不是解决资金问题的办法/167 第三篇 货币、税收与学习性就业 为解决学习性就业的资金问题,从货币发行的再认识入手,揭示出货币纵横流 通结构存在着周期性的、趋势性的非均衡倾向,导致消费货币短缺,并与过剩产出 同方向倾斜。当把过剩消费品产出作为货币发行的物质保障,并将发行的货币直接 用于学习性就业,这不仅在供给侧成功地找到了解决资金问题的途径,还能够增加 消费,达到经济均衡的目标。 第七章 货币的本质、发行及均衡/173 一 货币的本质/173 二 货币的发行方式及改进/180 三 货币供求均衡/185 四 货币流通结构及均衡要求/188 第八章 货币纵向流通结构的非均衡倾向/198 一 纵向非均衡/198 二 纵向非均衡的根本原因/205 三 纵向非均衡等式及其中的相互关系/208 四 纵向非均衡演变为经济危机/212 五 对经济危机的不同解释/218 第九章 货币横向流通结构的非均衡倾向/227 一 横向非均衡的根本原因及特征/227 二 横向非均衡演变为失业危机/231 三 现行宏观调控的缺失/234 第十章 发行税改革与学习性就业/242 一 供给侧分配体制的改革要求/242 二 发行税及其他税/243 三 发行税额度的确定及时效/249 四 发行税专项用于学习性就业/255 五 发行税的收支调节/262 六 确保发行税再分配收入用于消费/266 七 对货币购买力的影响/268 第四篇 价值作用和实践探讨 利用过剩开展学习性就业犹如一把金钥匙,破解了缠绕在经济运行当中挥之不 去的失业、萧条、膨胀、贫富差距过大等矛盾和问题。然而到目前为止,学习性就 业还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迫切需要付诸实践检验。这里仅以中国现有的国情为蓝 本,尝试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性就业事业。初次对中国开展学习性就业的探 讨,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第十一章 学习性就业的价值作用/277 一 为供给侧改革开辟出一条新的基本路径/277 二 可实现充分就业/279 三 成为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284 四 推动知识经济的发展/291 五 破解了共同富裕的难题/296 六 促进自由劳动梦想成真/303 第十二章 中国现阶段开展学习性就业的要求和可能/307 一 学习性就业可解决一些重大理论问题/307 二 以学习性就业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311 三 现有的过剩人力/328 四 现存的过剩产出/333 五 战略规划及配套措施/340 六 做好相关配套政策法规工作/345 后 记/347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