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仁者寿-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上下册)

仁者寿-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上下册)

出版社:中西书局(原百家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402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72.0(7.2折) 定价  ¥10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仁者寿-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上下册)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508947
  • 条形码:9787547508947 ; 978-7-5475-089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仁者寿-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上下册) 本书特色

沈祖炜主编的《仁者寿(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上下)》共收入64篇文章(传主共65位,其中一篇文章写的是夫妻档艺术家)。他们为海派艺术精英、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人生经历与艺术创作都具有一定代表性,其中有指挥家、小提琴家、书画家、话剧艺术家、戏曲家等。他们都是光鲜亮丽的耀眼明星,那光环后的他们呢?常言道,名人也是普通人。这本书里就是说他们幕后的故事,讲述他们用艺术点亮生命、传播中国经典文化的历程,展示他们的从艺之路、人生轨迹。

仁者寿-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上下册) 内容简介

  沈祖炜主编的《仁者寿: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主要叙述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中年龄在85岁以上 、从事艺术行业的馆员,在历尽坎坷中始终保持乐观 的心态,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全书图文并茂,文字 生动亲切,历史图片精彩纷呈,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 书。

仁者寿-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上下册) 目录

序 追求真善美
推陈出新继往开来
沈尹默:腕力道时字始工
颜文樑:丹青圣手桃李天下
应野平:身居“愚楼” 胸贮万壑
陈佩秋:心无旁骛为艺术而生
沈寂:沉浮在文学的苦难与欢乐中
焦晃:艺无止境唯美人生
吴柏森:逐梦书坛老而弥坚
胡振郎:画途追梦路遥遥
陈燮阳:中国**流交响乐指挥家
俞丽拿:那些你不知道的幕后台前
钱茂生:耕耘翰墨天地间
蔡正仁:几度沧桑曲未歇
刘小睛:用一生铸造书法“金字塔”
张培础:从水手到画家的风雨之路
童衍方:依道而行,趁势而为
卢辅圣:绘画是奢侈,且待人书俱老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
李健:求己学有获,志道乐无穷
吴湖帆:似古人不如有我
李詠森:一笔一画师造化亦真亦幻显恢弘
周方白 陆传纹:相濡以沫的丹青伉俪
李天马:书法界尊道重义的长者
任政:能追无尽景,始见不凡人
徐孝穆:神刀如笔意纵横
江成之:不薄古人爱今人
孙静:野鹤无粮天地宽
金宝源:一个传递美的使者
王克文:绚烂归平淡
林仲兴:书法怪才是这样炼成的
尚长荣:艺术才是毕生*高追求
曹雷:活了两辈子的好演员
王兆荣:春发其华,秋收其实
徐圆圆:挥笔书写真善美
展开全部

仁者寿-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上下册) 节选

  《仁者寿 : 文化名人的艺术人生(套装上下册)》:  人生好似多棱镜颜文棵是多才多艺的。他曾说道:“我也是会做做诗的,但不是做诗的专家;唱歌,我亦懂的,自己还会作歌曲,但是毕竟不是音乐家;提琴我亦会拉的,提琴还是小时候拉的,现在丢掉了;我还会吹喇叭,吹Conet(短号)、TrumDet(小号),布号吹得很多,还教过别人,布号的拍子很多,但我不是专家……”自然,颜文棵也不是个“书蠹头”,而颇有经营头脑。譬如当年如果他不趁办美术馆的机会,不借助学生蒋靖涛的力量,不在沧浪亭边搞几问房间,那么苏州美专也就办不起来。再譬如如果他不果断地将快毕业的犹太学生的精品石膏像一下子买下来,也不可能使苏州美专拥有这么多石膏像。*能看出他经营头脑的是他要学生付学费一律用米价来结算,这样就可避免通货膨胀给学校带来损失。  作为一个画家,他不搞四面出击,而是扬长避短。颜文樑称自己就是一直画画,而且画得很多,但是他说:“国画是父亲在时画的,总不及他们画国画的人好。他们画国画的人**条——题诗、写字都好,我题诗、写字不好,我就是画油画。”就是画油画,他也不是抱残守缺。颜文棵晚年的艺术已经炉火纯青,色彩愈臻明丽。但是他仍不断继承传统,并接受新事物,将写实主义的造型与印象主义的笔法结合起来。  颜文棵晚年所处的时代是俄罗斯画派及中国学院式教学模式一统天下的时代,而艺术家又属于被教育的对象,想保持个人艺术风格、自身特色是很困难的。在这种大背景下,也不时有批评、贬斥颜先生者。  一些一知半解的所谓评论家常光顾颜宅,他们往椅上一靠,支起二郎腿对颜先生的作品品头论足.说什么他的画色调偏黄不合时宜,所画内容暗部太多,光明面太少……尽管这些评论让见多识广的颜文棵觉得好笑,可是这位认真的艺术家也会仔细思索一番,看看有没有其合理成分存在,因为他觉得即使是谬误,也或许会有那么一点可以借鉴的呢。  颜文樑是一代绘画大师,但他没有架子,平易近人。无论老少贵贱,只要登门,一律来者不拒,都能得到他的亲切接待。他先是拿出一个本子,一支蘸水钢笔,请大家签名。然后每人清茶一杯,安顿坐下。  如果来客想看看他的作品,他会不顾自己已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举步维艰地亲自翻箱倒柜取出他历年的画作,为来客讲解,毫无倦色。到了告别时刻,尽管颜文棵行路拖沓,脚已不能离地,但总是坚持送至门口,笑容可掬地向大家挥手致意,直到不见访客身影方才回屋。  爱画风景的颜文棵画过旭日东升、海浪潮涌、风花雪月、姑苏园林、沪都街景,画过欧亚大陆的美丽风光,也画过些他并不擅长的作品。但是晚年返璞归真,颜文棵十分喜欢的还是自己的园林小景。颜文棵常说:“我的画画到一半时*好,别人这时把我的笔夺走,就好哉!”这是为什么呢?也许是颜文棵喜欢率真,画到一半是他心情的流露,而再画下去,就会受时潮的影响而画不由衷,让他画些无谓的、甚至赶时髦的东西。  颜文棵大度谦和。尽管他从年轻时就喜欢收集各国名表,但是当他知道曾任教西安美院的一位老师也喜欢收集表,于是在他去颜宅时,颜文棵将一口袋手表倒出来让他挑选。颜文棵常说:“我画画快乐,把快乐给了别人,别人感到快乐,我更加快乐。”20世纪50年代,颜文棵的一位学生连续多日携油画到颜文棵家,请老师为他修改,颜文棵不厌其烦,亲自为之修改。80年代,一位教师于暑假每天到颜文棵家中,临摹他的原作,颜文樑也一边介绍技法,一边指导画法。陈逸飞曾深情地回忆过20世纪70年代的一天,颜文棵参观上海油雕院画展的情景。那天正好发大水,颜文棵为了扶掖后辈,竟然坐黄鱼车前来参观画展,令在场者无不动容。他的一位远房亲戚在“文革”期间受迫害,“文革”后想去香港从事音乐教学,但是经济拮据,颜文棵主动予以关心,使她成行。不久前她与笔者通话时,告诉笔者,她今天事业有成与颜老是分不开的。  颜文棵有着宗教般的仁慈。颜文樑不吃鸡肉,不吃牛肉,原因是他看到过杀鸡宰牛时鸡和牛的无奈,听到过它们的惨叫。他在苏州美专处理过一件偷窃案。一位女生因为想回家,偷了同学五元钱。颜文樑不声不响地将五元钱垫了出来。后来那位女生给颜文棵写了一封信,并寄还了五元钱,说这是她一辈子的教训。而颜文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不愿意这位女同学为了五元钱而将自己的未来毁了。半个多世纪了,有过多少人去过他的寓所拜访他已记不清,有多少人得到他的当面赐教也说不清,而他帮助过多少人更记不清楚。虽说客来客往看似平淡,但是几十年不厌烦,为接待他人而付出属于自己生命的时间,坚持诲人不倦,实属不易。  晚年的颜文棵心态十分平和,常常要求自己和别人都经常向前看。“文革”时期,颜文棵从欧洲极其艰辛弄来的石膏像被摧毁,他心痛至极,但还是对同事说,要看开些,只要国家太平了,以后总是有希望的。  1988年,颜文棵离开了他珍爱的人世间。从1893年到1988年,颜文棵几乎活了一个世纪。20世纪沧海桑田,天翻地覆,颜文棵没有存下万贯家产;20世纪人文复杂,流派纷呈,颜文棵没有什么门户之见,也不想名闻天下。他只是想用自己的画笔记录潮起潮涌,记下此消彼长;只是想用一颗炽热的心培育一代代的丹青爱好者。复杂的人生经历,多变的时代思潮,使他的一生好似多棱镜,有着不同的色彩和镜像。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