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两难到双赢的抉择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两难到双赢的抉择

作者:贺晓英著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264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23.0(7.2折) 定价  ¥3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两难到双赢的抉择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9208544
  • 条形码:9787109208544 ; 978-7-109-20854-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两难到双赢的抉择 本书特色

关中地区是陕西的工、农业发达地区,也素有陕 西“粮仓”之称。无论是城市扩张还是农地保护,对 于关中地区来说都是当前阶段非常重要的发展命题。   随着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建设深入推进,大中 城市的不断扩容和*多新兴小城镇的崛起,从事非农 产业的城镇人口增加和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减少,城 市用地还将进一步扩张。有限土地的供应与城市扩张 需求间的不平衡将使得农业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用途竞 争异常激烈。面临城市扩张的威胁,必须在充分掌握 问题现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多方寻求解决城市发 展与农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寻求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 。   基于以上目的,由贺晓英*的《关中地区城市扩 张与农地保护--两难到双赢的抉择》首先探讨城市扩 张对农地价值的经济影响,在我国城市土地扩张总体 态势分析的基础之上,分析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之间 的相互影响,如城市扩张所造成的农地流失及其原因 、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关中地区 城市扩张占用农地的状况,以及关中地区农地保护面 临如水资源短缺、宅基地闲置等其他问题进行了*具 体深入的分析,并以关中*大城市西安市为例,对城 市扩张造成的农地流失现状及城市扩张占用农地的原 因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美国、日本 、印度等国家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目标、买施体系、 方法,认为美国调控型方法中的城市增长管理、规划 的公众参与机制,政府参与型方法中征用的公平市价 补偿、非营利农地保护组织参与,激励型方法中通过 完善的市场基础,及根据地区差异采用组合型方法, 都对关中地区有一定参考价值;而从日本、印度的经 验可以看到,简单的土地私有化并不能解决问题,单 纯靠行政管制和审批也是低效的,有效的制度安排与 适度的市场化改革才是解决土地保护问题的可能途径 。然后,对我国农地保护的目标及政策体系的历史演 进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农 地征用和土地市场、用途管制制度几个核心方面进行 了评价,对城市扩张中导致农地保护失效的地方进行 分析,剖析制度及政策成因,认为总量动态平衡的问 题在于重视数量指标,对区位和质量指标要求不足, 土地市场不健全,农地补偿难以体现农地的市场价值 ,农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基本农田的划定和操作 缺乏标准化流程和评判指标,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农地 保护尚存在问题的制度原因。此外,有效的执行体系 是制度得以落实的保障,通过几年间对关中地区农民 的入户调查,对农地保护的各参与主体行为目标与特 征及其农地保护认知和支付意愿进行分析,发现关中 地区农地保护执行体系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后,在 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之间博弈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激励机制完善的思路,包括引入农地保持权 和农地发展权的概念,改革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 建立农民土地退出利益补偿机制,及进行市场体系建 设,帮助农民增收。同时,也讨论了创新农地保护技 术的方法,如通过改变城市扩张模式,建立紧凑型城 市,广泛利用土地集约节约技术等。关中地区可以通 过这些方法,实现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的双赢。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两难到双赢的抉择 内容简介

关中地区是陕西的工、农业发达地区,也素有陕西“粮仓”之称。无论是城市扩张还是农地保护,对于关中地区来说都是当前阶段非常重要的发展命题。随着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城市群建设深入推进,大中城市的不断扩容和更多新兴小城镇的崛起,从事非农产业的城镇人口增加和从事农业的农村人口减少,城市用地还将进一步扩张。有限土地的供应与城市扩张需求间的不平衡将使得农业与非农业用地之间用途竞争异常激烈。面临城市扩张的威胁,必须在充分掌握问题现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多方寻求解决城市发展与农地保护之间的矛盾,寻求有效的协调发展机制。 基于以上目的,由贺晓英著的《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两难到双赢的抉择》首先探讨城市扩张对农地价值的经济影响,在我国城市土地扩张总体态势分析的基础之上,分析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之间的相互影响,如城市扩张所造成的农地流失及其原因、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面临的严峻形势。对关中地区城市扩张占用农地的状况,以及关中地区农地保护面临如水资源短缺、宅基地闲置等其他问题进行了更具体深入的分析,并以关中*大城市西安市为例,对城市扩张造成的农地流失现状及城市扩张占用农地的原因进行实证研究。在此基础上,系统研究美国、日本、印度等国家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目标、买施体系、方法,认为美国调控型方法中的城市增长管理、规划的公众参与机制,政府参与型方法中征用的公平市价补偿、非营利农地保护组织参与,激励型方法中通过完善的市场基础,及根据地区差异采用组合型方法,都对关中地区有一定参考价值;而从日本、印度的经验可以看到,简单的土地私有化并不能解决问题,单纯靠行政管制和审批也是低效的,有效的制度安排与适度的市场化改革才是解决土地保护问题的可能途径。然后,对我国农地保护的目标及政策体系的历史演进进行了回顾与梳理,从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农地征用和土地市场、用途管制制度几个核心方面进行了评价,对城市扩张中导致农地保护失效的地方进行分析,剖析制度及政策成因,认为总量动态平衡的问题在于重视数量指标,对区位和质量指标要求不足,土地市场不健全,农地补偿难以体现农地的市场价值,农地增值收益分配不合理,基本农田的划定和操作缺乏标准化流程和评判指标,这些都是造成我国农地保护尚存在问题的制度原因。此外,有效的执行体系是制度得以落实的保障,通过几年间对关中地区农民的入户调查,对农地保护的各参与主体行为目标与特征及其农地保护认知和支付意愿进行分析,发现关中地区农地保护执行体系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后,在对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之间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激励机制完善的思路,包括引入农地保持权和农地发展权的概念,改革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建立农民土地退出利益补偿机制,及进行市场体系建设,帮助农民增收。同时,也讨论了创新农地保护技术的方法,如通过改变城市扩张模式,建立紧凑型城市,广泛利用土地集约节约技术等。关中地区可以通过这些方法,实现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的双赢。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两难到双赢的抉择 目录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1.2.4 数据来源  1.3 本书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1.3.1 主要创新    1.3.2 主要不足第2章  文献回顾与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农地保护    2.1.2 城市扩张  2.2 城市化与农地保护的相关文献综述    2.2.1 城市化对农地保护的影响研究    2.2.2 关于农地保护的动因与价值研究    2.2.3 关于农地保护的方法研究    2.2.4 国外学者对中国农地保护问题的研究    2.2.5 关于关中地区城市化与土地利用的研究    2.2.6 简要的评述  2.3 农地保护分析的理论基础    2.3.1 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    2.3.2 土地*佳用途的衡量    2.3.3 农地保护的经济学解释    2.3.4 现实的制约因素第3章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中农地保护面临的严峻态势  3.1 城市扩张对农地价值的经济影响    3.1.1 城市扩张过程中为何还要保护农地    3.1.2 城市扩张对农地市场价值的经济影响    3.1.3 农地生态价值的影响及核算  3.2 我国城市扩张的总体态势及其原因    3.2.1 我国城市土地扩张的总体态势    3.2.2 城市扩张造成的农地流失现状    3.2.3 城市扩张造成农地流失的原因  3.3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威胁    3.3.1 关中地区概况    3.3.2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占用农地状况    3.3.3 关中地区农地保护面临的其他相关威胁    3.3.4 以关中主要城市西安市为例的用地扩张分析  本章小结第4章  国外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方法研究  4.1 美国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方法    4.1.1 美国的农地保护概况及其组织体系    4.1.2 美国城市扩张中的农地保护方法及其特点    4.1.3 实施概况、效果及方法评价  4.2 日本、印度的农地保护经验    4.2.1 日本农地保护政策    4.2.2 印度土地流转与审批政策  本章小结第5章  我国农地保护制度体系分析  5.1 我国农地保护政策体系及其演进    5.1.1 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5.1.2 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之后)  5.2 我国农地保护的政策与方法评价    5.2.1 总量动态平衡    5.2.2 农地征用与土地市场    5.2.3 农地用途管制  本章小结第6章  关中地区农地保护参与主体及其行为特征分析  6.1 农地保护的相关参与主体界定及其行为特征    6.1.1 农地保护的相关参与主体界定    6.1.2 农地保护各参与主体的行为目标及其关系    6.1.3 各主体在农地保护中的行为特征  6.2 关中地区农地保护人户调查分析    6.2.1 **次调查(2009年,杨凌区)    6.2.2 第二次调查(2011年,关中5市1区)    6.2.3 第三次调查(2012年,关中5市1区)  本章小结第7章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的双赢策略  7.1 创新制度调控体系    7.1.1 农地保护的目标设计    7.1.2 农地保护调控方法    7.1.3 激励体系的构建    7.1.4 其他配套措施  7.2 创设农地保护非营利组织    7.2.1 设立背景    7.2.2 农地保护组织的职责与使命    7.2.3 农地保护组织的资金来源    7.2.4 农地保护组织的运营  7.3 创新技术模式    7.3.1 改变城市扩张模式,建立紧凑型城市    7.3.2 广泛利用土地集约节约技术    7.3.3 土地整理与土壤肥力培育,使“差地”变“好地”  本章小结结束语参考文献致谢
展开全部

关中地区城市扩张与农地保护-两难到双赢的抉择 作者简介

贺晓英,1974年出生于陕西蓝田。西北农林科技大与美国马里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现任西安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资源经济与环境管理。主要讲授《资源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等课程;先后在《资源科学》《生态学报》《中国土地科学》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省、厅级纵向科研项目5项,参与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l项;获得过陕西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西安工业大学人文社科奖等奖励。受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2015年1月赴新墨西哥州立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系访问交流1年。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