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

作者:丁兆梅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1-01
开本: 16开 页数: 262
本类榜单:政治军事销量榜
中 图 价:¥39.2(7.0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48952
  • 条形码:9787516148952 ; 978-7-5161-489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 本书特色

丁兆梅编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从理论来源、理论风格、理论内容、理论品质、理论体系、理论价值取向等维度,深入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论渊源的相承性、理论风格的民族性、理论内容的系统性、理论品质的实践性、理论体系的开放性、价值取向的人民性等基本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 内容简介

丁兆梅编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进行研究,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人们的认识总是由表及里的,理论基本特征实际上是其理论实质的外在表现。换句话说,通过认识、分析理论的基本特征,人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理论的本质。由此,对理论基本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是人们掌握一个理论的首要内容。对于有着强烈现实功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说,深入系统地研究其基本特征,对于人们科学认识这一理论体系,进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 目录

导论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
  (一)形成并发展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
  (二)涵盖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理论自觉的四重向度
  (三)科学整合了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创新理论
  (四)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智慧和心血
 二 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特征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的需要
  (二)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需要
  (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需要
 三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深入研究
  (一)当前研究的主要观点
  (二)当前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深入研究的基本思考
**章 理论渊源的相承性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鲜明的政治立场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三)坚守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一)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二)实事求是理论精髓的坚持与发展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战略思想传承相继并不断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理论成果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要理论成果传承相继并不断发展
第二章 理论风格的民族性
 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蕴含中华民族精神底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爱国主义精神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团结统一的情怀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爱好和平的愿望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勤劳勇敢的品格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自强不息的信念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彰显中国时代精神精华
  (一)时代精神的内涵及其特征
  (二)改革创新精神及其理论彰显
  (三)求实精神及其理论彰显
  (四)与时俱进精神及其理论彰显
  (五)科学精神及其理论彰显
  (六)诚信精神及其理论彰显
  (七)法治精神及其理论彰显
  (八)开放包容精神及其理论彰显
  (九)人本精神及其理论彰显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浓郁的中华民族风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语言风格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表达中国声音,反映理论自信
第三章 理论内容的系统性
 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题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精神追求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科学内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高理想的统一
 三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追求
  (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内涵与基本特征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关照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章 理论品质的实践
 一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求
  (三)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
 二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依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科学的理论体系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指导功能
 三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是检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真理性的标准
  (一)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成就验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真理性
第五章 理论体系的开放性
 一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与汲取世界文明成果的统一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二 尊重群众首创精神与吸纳学界研究成果的统一
  (一)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是理论创新的源泉
  (二)学界研究成果推动理论体系深化发展
 三 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的统一
  (一)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
  (二)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
第六章 价值取向的人民性
 一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取向定位
  (一)人民性的科学内涵
  (二)人民性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属性上的不同观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人民性价值取向
 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二)邓小平理论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四)科学发展观及中国梦价值目标的人民性
 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主体的人民性
  (一)人民是价值创造的主体
  (二)人民主体具有广泛性
  (三)人民主体具有可持续发展性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标准的人民性
  (一)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三个有利于”标准
  (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标准
 五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价值实现的人民性
  (一)人民性价值实现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二)人民性价值实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特征研究 作者简介

丁兆梅,女,山东临沂人,法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学与研究工作。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山东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济南市人文社科规划项目1项,山东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特色重点学科规划招标课题1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出版个人学术专著《李达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马克思主义主义中国化若干问题研究》,参著《领导科学》等著作2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