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我国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二元动力研究

我国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二元动力研究

作者:陈炜著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21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32.4(7.2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我国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二元动力研究 版权信息

我国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二元动力研究 本书特色

破坏性技术创新是提升技术进步效率有效方式。为有效推动破坏性技术创新,《我国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二元动力研究》从技术角度考虑,高技术行业应设法提高新产品开发人员投入、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申请、新产品出口与新产品销售收入等的增长率;从市场角度考虑,管理消费者对破坏性技术的抵制、运用更适于破坏性技术创新的调研方法,提高破坏性技术创新市场成功率。技术和市场共同构成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二元动力源。本书由陈炜编著。

我国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二元动力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结论:   (1)我国高技术产业全要素生产率非效率运行,其主要原因是技术进步效率低,技术创新未能有效缩小我国高技术行业与国际领先者的差距。根据理论分析,破坏性技术创新是技术落后者跨越式追赶国际领先者的有效方式,有利于提升技术进步效率。科技活动统计数据因子分析结果表明,我国85.7%的高技术行业技术创新以持续式技术创新为主。    (2)从行业技术角度考虑,为了推动破坏性技术创新,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新产品开发人员投入、新产品开发经费投入、发明专利申请、新产品出口与新产品销售收入等的增长率;从市场角度考虑,通过管理消费者对破坏性技术创新的拒绝、运用更适于破坏性技术创新的前摄调研方法,有助于提高破坏性技术创新的成功概率。技术推动和市场拉动两类因素共同构成我国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的二元动力机制。   

我国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二元动力研究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破坏性技术创新日益重要
  1.1.2 破坏性技术创新带来新挑战
 1.2 问题提出
 1.3 相关术语界定
  1.3.1 破坏性技术创新的界定
  1.3.2 技术创新的分类
  1.3.3 破坏性技术创新分类
  1.3.4 “破坏性技术创新”的特征
  1.3.5 “破坏性技术”识别与检验
 1.4 研究目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与局限
  1.6.1 研究的创新
  1.6.2 研究的局限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破坏性技术创新研究概述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1.3 相关研究评述
 2.2 破坏性技术创新失败的相关研究
  2.2.1 技术创新成败相关研究概述
  2.2.2 破坏性技术创新失败相关研究现状
第3章 破坏性创新——高技术行业技术进步新途径
 3.1 技术进步是影响高技术行业绩效的主因
  3.1.1 技术效率测度方法比较与选择
  3.1.2 高技术产业tfp效率分析
  3.1.3 计量分析结果总结
 3.2 高新技术行业进行破坏性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3.2.1 技术壁垒挤压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空间
  3.2.2 专利申请凸显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困境
 3.3 破坏性技术创新——是威胁还是机遇
  3.3.1 面对“破坏性技术创新”在位者和非在位者的立场各异’
  3.3.2 破坏性技术创新对领先企业是威胁而不是机会
  3.3.3 破坏性技术创新是处于劣势的落后者颠覆领先的主要选择
 3.4 破坏性技术创新——我国高技术行业技术进步的新思路
  3.4.1 我国培育破坏性技术创新的基础优势明显
  3.4.2 可使我国高技术产业突破技术引进的被动局面
  3.4.3 破坏性技术创新更利于刺激我国经济增长
 3.5 综述
第4章 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技术动力分析
第5章 高技术产业破坏性创新市场动力分析
第6章 二元动力的交互作用对破坏性技术的影响
第7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附录:外国学者姓名中英文对照表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我国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二元动力研究 节选

《我国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二元动力研究》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我国高技术行业破坏性技术创新二元动力研究 作者简介

    陈炜,南京审计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南京大学管理学博士。作为主要参与人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l项,横向课题2项;主持完成校级课题1项。在《科学管理研究》、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科技管理研究》,《消费经济》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