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作者:杨好学编
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38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0.8(7.7折) 定价  ¥27.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版权信息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本书特色

  《高等学校机电工程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是在广泛征求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士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机械工程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的教材编写大纲编写的。《高等学校机电工程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吸取了编者多年的教学和工程实践经验,充分了解了机械类各专业和生产一线对本课程的要求,把重点放在专业课和生产一线的应用上,注重各标准的标注与通用量具的应用。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机电工程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采用*新的国家标准,介绍了新国标的规定及应用,其内容包括绪论、极限与配合、测量技术基础、几何公差、表面粗糙度、普通结合件的互换性、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典型零件的公差与测量以及两个附录(考试题及其参考答案)。每章章首均有本章重点提示,章末还附有相关的公差表格及思考题与习题。   《高等学校机电工程类“十二五”规划教材: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可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成人高校、电视大学等机械类各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其他相关专业以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互换性
1.1.1 互换性的意义
1.1.2 互换性的特点
1.1. 3 互换性的分类
1.2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1.2.1 几何参数的误差与公差
1.2.2 技术测量
1.3 互换性与标准化
1. 3.1 标准
1.3.2 标准化
1.3.3 优先数与优先数系
1.3.4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思考题与习题

第2章 极限与配合
2.1 概述
2.2 极限与配合的基本内容
2.2.1 尺寸、公差和偏差的基本术语
2.2.2 配合的基本术语
2.3 标准公差系列
2.3.1 公差等级
2.3.2 公差单位
2.3.3 尺寸分段
2.3.4 标准公差
2.4 基本偏差系列
2.4.1 基本偏差代号
2.4.2 轴的基本偏差的确定
2.4.3 孔的基本偏差的计算
2.4.4 极限与配合的标注
2.4.5 基准制配合
2.5 尺寸公差带与未注公差
2.5.1 公差带与配合
2.5.2 线性尺寸未注公差
2.6 极限与配合的选用
2.6.1 基准制的选择
2.6.2 公差等级的选用
2.6.3 配合种类的选择
2.7 尺寸链
2.7.1 尺寸链的基本概念
2.7.2 完全互换法
思考题与习题

第3章 测量技术基础
3.1 概述
3.1.1 测量与检验
3.1.2 几何量测量的目的和任务
3.1.3 长度基准与长度量值传递系统
3.1.4 量块
3.1. 5测量方法和测量器具
3.2 常用量具简介
3.2.1 游标类量具
3.2.2 螺旋测微类量具
3.2.3 机械类量具
3.3 测量数据处理
3.3.1 测量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
3.3.2 测量误差
3.3.3 测量精度
3.4 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
3.4.1 概述
3.4.2 光滑极限量规的分类
3.4.3 工作量规的公差带
3.4.4 量规设计
思考题与习题

第4章 几何公差
4.1 概述
4.2 几何公差的基本概念
4.2.1 零件的要素
4.2.2 几何公差带
4.2.3 几何公差的代号
4.2.4 几何公差的基准符号
4.3 形状公差
4.3.1 形状误差及其评定
4.3. 2形状公差各项目
4.4 基准
4.4.1 基准的建立
4.4.2 基准的分类
4.4.3 基准的体现
4.5轮廓度公差
4.5.1线轮廓度公差
4.5.2面轮廓度公差
4.5.3轮廓度误差的测量方法
4.6 方向公差
4.6.1 方向误差及其评定
4.6.2 方向公差各项目
4.6.3 方向公差带的特点
4.7 位置公差
4.7.1 位置误差及其评定
4.7.2 位置公差各项目
4.7.3 位置公差带的特点
4.8 跳动公差
4.8.1 跳动误差及其评定
4.8.2 跳动公差各项目
4.8.3 跳动公差带的特点
4.8.4 几何误差的检测原则
4.9 几何公差的标注
4.9.1 几何公差的标注符号
4.9.2 几何公差标注的基本规定
4.9.3 几何公差标注的特殊规定
4.9.4 几何公差的简化标注
4.10 公差原则
4.10.1 公差原则的基本术语及定义
4.10.2 独立原则
4.10.3 相关要求
4.11 几何公差的选择
4.11.1 几何公差项目的选择
4.11.2 几何公差值的确定
4.11.3 基准要素的选用
4.11.4 公差原则的选用
4.11.5 未注几何公差
4.11.6 几何公差的选择方法与实例
思考题与习题

第5章 表面粗糙度
5.1 概述
5.1.1 表面结构
5.1. 2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
5.1.3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5.2 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5.2.1 基本术语及定义
5.2.2 评定参数
5.3 表面粗糙度的标注
5.3.1 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符号
5.3.2 表面粗糙度在图样上的标注
5.4 表面粗糙度的选择
5.4.1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的选择
5.4.2 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的选择
5.5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5.5.1 比较法
5.5.2 光切法
5.5.3 针描法
思考题与习题

第6章 普通结合件的互换性
6.1 滚动轴承的互换性
6.1.1 滚动轴承的公差
6.1.2 滚动轴承配合的选择
6.2 圆锥结合的互换性
6.2.1 锥度、锥角系列与圆锥公差
6.2.2 圆锥公差的标注
6.2.3 角度与锥度的测量
6.3 键与花键联结的互换性
6.3.1 单键联结的互换性
6.3.2 花键联结的互换性
6.4 普通螺纹结合的互换性
6.4.1 普通螺纹的几何参数对互换性的影响
6.4.2 普通螺纹的公差与配合
6.4.3 普通螺纹的测量
思考题与习题

第7章 圆柱齿轮传动的互换性
7.1 概述
7.1.1 圆柱齿轮传动的使用要求
7.1.2 齿轮加工误差的主要来源及其特性
7.2 圆柱齿轮的评定指标及其测量
7.2.1 影响传递运动准确性的误差及测量
7.2.2 影响传动平稳性的误差及测量
7.2.3 影响载荷分布均匀性的误差及测量
7.2.4 影响齿轮副侧隙的偏差及测量
7.3 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其应用
7.3.1 使用范围
7.3.2 精度等级
7.3.3 精度等级的选择
7.3.4 评定参数的公差值与极限偏差的确定
7.3.5 齿轮副侧隙和齿厚极限偏差的确定
7.3.6 检验项目的选择
7.3.7 齿坯精度
7.3.8 图样标注
思考题与习题

第8章 典型零件的公差与测量
8.1 典型零件
8.2 减速器输出轴
8.2.1 减速器输出轴的互换性要求
8.2.2 减速器输出轴的检测
8.3 减速器箱体
8.3.1 减速器箱体的互换性要求
8.3.2 减速器箱体的检测
思考题与习题
附录一 考试题a及其参考答案
附录二 考试题b及其参考答案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