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京派散文:走向塔尖

京派散文:走向塔尖

作者:陈啸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1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9.4(4.3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京派散文:走向塔尖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115801
  • 条形码:9787010115801 ; 978-7-01-011580-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京派散文:走向塔尖 本书特色

《京派散文--走向塔尖》(作者陈啸)分析了“京派散文”之所以为京派散文的独特之处,解读了京派文人对社会、人生等的特别关照及终极感悟,对于整个中国现代散文的认识及写作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全书分为报刊视阈中的京派散文;京派纯散文理论的本体性;生死问题辩证法等内容。

京派散文:走向塔尖 内容简介

本书对文学史意义上的京派散文作整体、深入、系统的考察,还原与通观其在整个1930、40年代文学史特别是艺术散文史甚至整个文学史和散文史上的地位与意义。作者认为,京派散文在理论、散文文体性的探险及深层思想性等方面,相较于1930年代同期的以《论语》社同人为代表的闲适幽默派,以《太白》、《芒种》、《新语林》等左翼作家的“新小品文”派,抗战后期以《鲁迅风》社、《野草》社为代表的“鲁迅风”杂文流派,以抗战初期从军作家群为代表的战地散文流派,以解放区新进作家为代表的反映新现实生活的新写实派等,有着自己独特的贡献和意义。同时,与整体京派文学一样,在采取“中立”、“超然”之态度,推崇“纯正文学”强调表现人性和“和平静穆”之审美趣味方面,因散文文体的个人性而表现出更浓郁鲜明的京味特征和区别于左翼、海派的独特景观。

京派散文:走向塔尖 目录

混沌中的困惑(代导论)上篇“将有一树好花开”:京派散文生成论**章报刊视阈中的京派散文第二章圆形渊源:京派散文的制约因素一、外部的生长语境二、内部的生存际遇(一)学院派出身(二)底层生存的心理体验(三)中西诗文精神的滋养三、直线师学渊源(一)语丝派的周作人:京派散文的始作俑者(二)新月派的徐志摩:京派散文的姿态第三章京派纯散文理论的本体性一、纯艺术散文文体的自觉与独立二、散文本体性的审美规范(一)文体的主观性“真我”(二)节制的情感(三)圆融的“诗质”(四)章法之自由与度(五)重视散文的文化寻根三、散文的鉴赏批评论第四章京派散文流变论一、形成期:外向的“美文”二、鼎盛期:内向的纯散文三、1940年代:京派散文的变异与走向下篇走向塔尖:京派散文本体论第五章血肉的猩红:京派散文与生命体验一、柔性的悲鸣:京派散文的城乡情愿二、挑战与应战:地域与京城文化视野中的心理体验第六章非宗教亦宗教的形而上叩问:京派散文的终极情怀一、梁遇春:恋着肉化血枯的骸骨二、李广田:人性的地平线(一)人生有无意义(二)生死问题辩证法(三)人性之“恶”与心灵朝圣三、废名:生命的澄明(一)“自然好比人生的境”(二)物便是心(三)“梦即是实”四、沈从文:生命的神性与无言的悲歌第七章自主的时间模式一、沈从文:悲悼的“循环”二、废名:绵延的“瞬间”三、梁遇春:平面的“过去”四、特殊的“刻度”第八章赋形的结构一、无型之有型(一)情绪结构(二)意象结构(三)情节结构(四)寓言结构(五)象征结构二、有型之无型三、赋形结构的内在原理第九章象征的段片一、超现实式段片二、印象式段片三、段片连缀第十章变幻的“观察点”一、双栖性“观察点”二、虚拟性“观察点”三、错位性“观察点”四、潜在性“观察点”五、被动性“观察点”第十一章中西意象与意境一、现代诗性意象(一)感觉式意象(二)象征性意象(三)文化意象二、中西性意境(一)即景抒情(二)临境生情(三)融情入理第十二章现代中国语言形象一、语言的整体性(一)自然天成(二)简洁与丰赡(三)生命诗性(四)物质感官性(五)自觉的民间性(六)诗与理的融合二、语言的艺术性(一)语言的陌生化艺术(二)语言的比喻艺术(三)语言的绘画艺术(四)语言的节奏艺术结语主要参考文献附录京派散文重要作家简介后记
展开全部

京派散文:走向塔尖 作者简介

陈啸,1975年生,又名陈国强、陈连升,皖北人。2005年6月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国现代文学馆,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南民族大学、南通大学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博士后。参与及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课题各一项,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多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