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有色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有色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作者:赵由才
出版社:中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01-04
开本: 16开 页数: 389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77.0(7.0折) 定价  ¥11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有色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8706090
  • 条形码:9787548706090 ; 978-7-5487-060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有色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本书特色

     赵由才等编著的《有色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 化(精)》共分ll章,分别介绍了有色金属工业环境污 染控制与 资源化相关内容,主要内容包括有色金属工业环境污 染现状及污 染综合防治,有色金属工业环境管理,各种污染控制 及资源化技 术基础(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有色金 属采选、冶 炼、加工等过程中的“三废”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 及工程应用实 例,含锌废物及贫杂氧化锌矿碱介质湿法生产金属锌 粉技术原理 及工程应用。全书结构清晰,内容简明,原理阐述透 彻,突出了 有色金属工业“三废”治理与资源化工程应用的特点 。      《有色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精)》可供从 事有色冶金生产、管理、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人员 及相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环境咨询等单位人员学 习参考,也 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用书。

有色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内容简介

    赵由才等编著的《有色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精)》是“有色金属理论与技术前沿丛书”中的一部,全书共 11章。第1章介绍了有色金属工业的发展及发展中存在的主要 环境问题,并对污染综合防治的概念及措施进行了论述。第2章 概述了环境管理的概念及其与清洁生产的关系,讨论了有色企业 环境管理的概念、内容、主要手段及存在的问题等,提出了强化 环境管理的建议。第3章、第4章和第5章针对有色金属工业 “三废”情况,介绍了环保界已经成熟或近年来新兴的“三废”污 染防治与资源化技术和原理,以及有色金属工业温室气体的减排 与控制措施。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和第10章按照有 色冶金生产环节顺序,分别对采选、冶炼、加工过程中具体“三 废”的来源及其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以案例 形式介绍了各生产环节“三废”治理及资源化的方法。第11章系 统介绍了一种体现清洁生产及资源综合利用思想的典型技术工艺, 即以含锌废物和贫杂氧化锌矿为原料碱浸一电解生产金属锌粉。

有色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2章 有色金属工业企业环境管理

第3章 有色冶金过程大气污染控制基础

第4章 有色冶金过程废水治理基础

第5章 有色冶金过程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基础

第6章 有色金属矿物采选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第7章 重有色金属冶炼行业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第8章 轻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第9章 其他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的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第10章 有色金属加工行业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第ll章 含锌废物及贫杂氧化锌矿碱浸-电解生产金属锌粉工艺

展开全部

有色冶金过程污染控制与资源化 作者简介

赵由才,男,1963年7月生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教授、博导。1980年9月安溪一中高中毕业,1984年四川大学化学系本科毕业,1989年12月北京中关村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毕业(硕博连读),1991年复旦大学化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后到同济大学工作至今。1992年6月晋升副教授,1996年1月晋升教授,1999年9月聘为博导,2008年1月被聘为同济大学首批二级教授。先后在瑞士、新加坡、美国和希腊工作4年,获欧盟Marie—Curie奖学金、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人才计划和“启明星后”人才跟踪计划、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危险废物、生活垃圾、建筑废物、污泥等处理与资源化研究与应用,提出矿化垃圾概念和定量化指标体系,在锌铅危险废物碱介质湿法冶金资源化利用、生活垃圾卫生填埋与焚烧发电、建筑废物污染控制、河湖底泥处置、矿化垃圾处理渗滤液、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湿垃圾(餐厨垃圾)及城市与工业污泥化学调理与深度脱水及其卫生填埋等方面做了系统性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担任八种杂志副主编或编委、六种丛书编委会主任。承担了5项国家基金项目、4项科技部863和科技支撑课题、1项环保部公益性科研专项项目、12项上海市科委重大和重点项目、3项教育部重大和博士点项目及跨世纪人才培养项目、18项企业技术研发项目等;作为第一完成人主持的“可持续生活垃圾填埋处置及资源化研究与应用”、“生活垃圾能源化和资源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大宗碱溶性金属废物碱介质提取技术与产业化应用”分别获得200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教育部2011年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上海市2010年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授权发明专利33项,SCI收录论文98篇,出版专著和学术著作71部(2500万字)。培养博士和博士后48名,硕士58名、教育部委派进修生6名。 蒋家超,男,1981年生,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中共党员,博士,中国矿业大学讲师。1999—2006年,在中国矿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习,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2006—2010年,在同济大学环境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硕士期间主要从事污水治理工艺及机理研究,博士期间主要从事固体废物处置与利用研究,在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重金属危险废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而深入的科研工作。参与国家863计划项目、上海市科委重大专项、校企联合项目等4项,主持校级科研项目1项。目前,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4项(2项已授权),发表论文13篇(5篇被EI检索),主编《矿山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碱介质湿法冶金技术》、《工业领域温室气体减排与控制技术》专业书籍3部,参编《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实验》、《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保护概论》专业教材3部。 张文海,男,1939年生,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县人,有色金属冶金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长期从事有色冶金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历任江西贵溪冶炼厂、安徽金隆铜业公司等国家重点工程总设计师。主持金隆铜业“冷风闪速炼铜”技术攻关获得成功,并首次实现我国闪速炼铜设备国产化和输出,促进了我国铜冶金的技术进步。致力于冶金过程控制与计算机软件的研发,对循环物料的平衡及挥发性元素的积累提出了定量的数学描述方法,软件成果在多项国内外工程应用,为提高我国工程设计技术水平做出贡献。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国家优秀计算机工程软件金奖、香港刘永龄奖等10余项。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