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古典诗歌学问化研究

古典诗歌学问化研究

作者:魏中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483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1.4(6.0折) 定价  ¥6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古典诗歌学问化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6108314
  • 条形码:9787516108314 ; 978-7-5161-083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古典诗歌学问化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上至中国诗歌发轫的先秦时代,下至新文化运动前,力图追源溯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部别出心裁的文学史,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 全书分为先秦诗歌学问化要素的孕育与生成;古典诗歌学问化的影响、新变与终结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相关研究工作的人员参考阅读。

古典诗歌学问化研究 内容简介

     在中国古典诗学的发展过程中,“性情”与“学问”是一对相关命题。长期以来“意境化”过程始终居于中国古典诗学研究的视野中心,而“ 学问化”问题虽也受到关注,却在深度的系统研究整体上仍处于被忽略状态。《古典诗歌学问化研究》从古典诗学创作与理论批评的双重角度,梳理了文学发展中一个长期存在却一直没有被充分关注的显见事实,将沉埋于载籍中的理论与被遮蔽了的现象再度揭示出来,此即中国“古典诗歌学问化”现象。《古典诗歌学问化研究》(作者魏中林)上至中国诗歌发轫的先秦时代,下至新文化运动前,力图追源溯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一部别出心裁的文学史,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

古典诗歌学问化研究 目录

绪论学问化: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章 先秦诗歌学问化要素的孕育与生成 **节 礼、乐、舞合一与“诗”实用化特征的根源 第二节 春秋“赋诗”、“引诗”的实用理性精神 第三节 孔子诗学与学问化要素的生成 第四节 楚辞的发生与学问化 第二章 汉魏六朝诗:古典诗歌学问化的开端 **节 汉赋:汉魏六朝诗歌学问化的前兆 第二节 汉魏六朝的诗赋摹拟与学问 第三节 玄谈、玄言诗与学问化 第四节 元嘉山水诗的学问化因素及其特征 第五节 魏晋六朝时期诗歌性情与学问关系的探讨 第三章 唐诗:古典诗歌学问化的发展 **节 唐诗学问化的文化学术背景 第二节 初盛唐诗歌的学问化 第三节 中晚唐诗歌的学问化 第四章 宋诗:古典诗歌学问化的**座高峰 **节 宋代诗歌学问化特征形成的背景 第二节 西昆派诗歌:宋诗学问化的肇端 第三节 新变派与王安石诗歌:宋诗学问化的发展 第四节 东坡体——宋代学问化诗歌的典范 第五节 宋调凝定期: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的学问化诗歌 第六节 刘克庄的学问化诗学理论与其诗歌创作的学问化特色 第五章 元明诗:古典诗歌学问化的洄溯 **节 由金入元:反“学问化”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明代古典主义诗歌性情与学问的二律背反 第三节 中晚明“学问化”思维下的性灵追求 第四节 明末“学问”与“性灵”的合流 第六章 清诗:古典诗歌学问化的第二座高峰 **节 清诗以学胜 第二节 本于经史佛学、囊括诸子百家的钱谦益 第三节 清代学人之诗的肇启者顾炎武 第四节 开资书为诗风气的朱彝尊 第五节 喜冷僻琐碎书料的厉鹗 第六节 化学人诗如盐入水的袁枚 第七节 把诗作成学术韵文体的翁方纲 第七章 古典诗歌学问化的影响、新变与终结 **节 古典诗歌学问化的嗣响 第二节 古典诗歌学问化之路的新变 第三节 古典诗歌学问化之路的终结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古典诗歌学问化研究 作者简介

     魏中林,1956年生,1990年毕业于苏州大学中文系并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任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广东韶关学院院长、中国近代文学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学会副会长,出版《清代诗学与中国文化》、《词综注》(合著)、《中国山水文化》(合著)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