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混凝土的配置与施工技术

作者:侯永生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90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30.2(7.6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00:00:00
中 图 价:¥33.6(8.4折)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混凝土的配置与施工技术 版权信息

混凝土的配置与施工技术 本书特色

《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技术》是由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

混凝土的配置与施工技术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十章,主要介绍混凝土的配制技术、施i技术、质量检测、通病预防。**章主要介绍混凝土的历史与发展以及目前较注重的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智能混凝土、生态混凝土。第二章分新拌混凝性能、物理力学性
能、耐久性能、变形性能和混凝土结构五个方面介绍混凝土的主要性能以及影响各种性能的因素。第三章主要介绍混凝土的各组分材料的性质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发展沿革以及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步骤。第五章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基本的四组份(水泥、砂、石、水)体系、五组份(水泥、砂、石、水、外加剂)体系、六组份(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体系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第六章介绍几种特种性能、特种材料、特种施工方法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七章介绍了配合比设计的相关技术,其中主要介绍了正交试验设计及一元回归分析。第八章对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及寒冷、炎热条件下混凝土的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第九章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几种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方法。第十章对断桩、泵送不良、裂缝、蜂窝麻面等混凝土经常发生的质量事故及通病介绍了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
书的**、二、四、五章、第三章第1、4、5节、第六章1~3节、第八章第1、2、4节由侯永生编写。第六章第6节、第七章、第九章第1、4、6节及附录1~j由刘桂君编写。第三章第2、3节、第六章第4、5节、第八章第3节、第九章第2、3节、第十章及附录a~h由王联芳编写。

混凝土的配置与施工技术 目录

**章 混凝土的发展与展望
 **节 远古时代的混凝土
 第二节 现代混凝土
 第三节 高性能混凝土
 第四节 未来混凝土展望
第二章 混凝土的性能
 **节 新拌混凝土性能
 第二节 物理、力学性能
 第三节 耐久性能
 第四节 变形性能
 第五节 混凝土的结构与性能
第三章 混凝土原材料
 **节 水泥
 第二节 骨料
 第三节 水
 第四节 掺和料与矿物外加剂
 第五节 混凝土外加剂
第四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三节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步骤
第五章 常见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节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二节 掺和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六章 特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节 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二节 喷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三节 抗渗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四节 抗冻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五节 钢纤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六节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第七章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相关技术
**节 砂石含水率排水法快速测定
 第二节 混合骨料获得所要求级配的几种方法
 第三节 黄金分割法在材料掺量优选中的应用
 第四节 正交试验设计
 第五节 数据的回归分析与*小二乘法
第八章 混凝土施工技术
 **节 泵送混凝土施工技术
 第二节 寒冷条件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第三节 炎热条件下混凝土施工技术
 第四节 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第九章 混凝土的无损检测
 **节 无损检测技术概述
 第二节 回弹法
 第三节 超声回弹综合法
 第四节 超声波测缺陷
 第五节 钻芯法
 第六节 后装拔出法
第十章 混凝土质量事故与处理
 **节 断 桩
 第二节 不能泵送
 第三节 混凝土不凝固
 第四节 裂 缝
 第五节 蜂窝麻面、空洞漏筋
附录
a 法定计量单位
b 非法定与法定计量单位换算表
c 检测数据的读取、记录和处理
d 常用材料的密度和容重
e 常用材料的比热容
f 常用材料的导热系数
g 筛子规格对照表
h 混凝土的热工计算
i 常用正交表
j 常用统计学用表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混凝土的配置与施工技术 节选

《混凝土的配制与施工技术》共分为十章,主要介绍混凝土的配制技术、施i技术、质量检测、通病预防。**章主要介绍混凝土的历史与发展以及目前较注重的高性能混凝土、活性粉末混凝土、智能混凝土、生态混凝土。第二章分新拌混凝性能、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变形性能和混凝土结构五个方面介绍混凝土的主要性能以及影响各种性能的因素。第三章主要介绍混凝土的各组分材料的性质及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发展沿革以及配合比设计的方法步骤。第五章介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基本的四组份(水泥、砂、石、水)体系、五组份(水泥、砂、石、水、外加剂)体系、六组份(水泥、砂、石、水、外加剂、掺合料)体系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基本方法。第六章介绍几种特种性能、特种材料、特种施工方法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第七章介绍了配合比设计的相关技术,其中主要介绍了正交试验设计及一元回归分析。第八章对泵送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及寒冷、炎热条件下混凝土的施工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第九章主要介绍了常用的几种混凝土质量无损检测方法。第十章对断桩、泵送不良、裂缝、蜂窝麻面等混凝土经常发生的质量事故及通病介绍了产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及预防措施。书的**、二、四、五章、第三章第1、4、5节、第六章1~3节、第八章第1、2、4节由侯永生编写。第六章第6节、第七章、第九章第1、4、6节及附录1~J由刘桂君编写。第三章第2、3节、第六章第4、5节、第八章第3节、第九章第2、3节、第十章及附录A~H由王联芳编写。

混凝土的配置与施工技术 相关资料

插图:人类在建筑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尤其是建筑胶凝材料基本上经历了从天然到人造,从单一到复合,从无机到有机,从气硬性胶凝材料到水硬性胶凝材料,从低强度到高强度,从小规模到大工业化发展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历程。一、黏土胶结材料黏土是人类最先使用的天然胶结材料,在公元前一8000年左右的中东、古埃及地区已使用日晒土坯。将黏土用水拌和成泥,成型后用太阳晒干作为墙体材料。在我国,距今5 000年前的龙山文化遗址中也大多发现日晒土坯。至今,我国北方地区仍有使用模具压制土坯作为墙体的建筑材料。七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早期,远古先民就利用黏土建造房屋。他们先从地面向下挖一个坑,其大小深浅根据需要而定。然后在平整过的地面挖柱洞,柱洞的位置和数量根据房屋的大小而定。然后用木柱围成墙体,用藤条和竹篾捆扎,再用草拌泥进行里外填充。用这种方法建造的墙壁,考古学上叫做木骨泥墙(如河南省舞阳县北舞渡镇贾湖村发现的贾湖遗址)。六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房屋泥墙的外部多被裹草后点燃烘烤过,来加强其坚固度和耐水性。在西安半坡遗址中发现用黏土胶结卵石作为木柱的基础。从黏土胶结材料到草筋增强黏土胶结材料的使用,体现了人类从利用天然胶结材料到通过复合手段来增强使用效果的进步。二、石灰的开发利用公元前2000年~3000年,埃及、希腊以及罗马等国开始利用经过煅烧所得的石膏或石灰来配制砌筑砂浆。公元前2500年建造的埃及胡夫金字塔就是用天然的石灰砂浆做胶结材料,将大块的石块粘结砌成的,在我国,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人们就认识并烧制出石灰,龙山时期的房屋建筑,在考古学上称作“白灰面建筑”。它是在房屋内的居住面以及内墙根处,都普遍地抹上一层白石灰面,使屋内显得洁白、干净、美观,而且还有防潮、防虫等作用。河南龙山文化、陶寺龙山文化和客省庄二期文化的许多遗址里都发现有白灰面房子。如河南临汝煤山遗址、永城黑堌堆遗址、后岗遗址等。除白灰面房子以外,考古还发现有烧制石灰的窑、生石灰料和大量剩余的熟石灰,表明龙山时期的人们已经掌握了烧制石灰的技术。在汉朝(公元2世纪),人工烧制石灰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与当今石灰没什么差别。石灰的开发利用表明了人类通过煅烧主动发明建筑材料的开始,也是人类发现气硬性胶凝材料的起始。

混凝土的配置与施工技术 作者简介

侯永生,(1971~)男,工程硕士,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曾担任施工企业试验室主任、商品混凝土公司总工、外加剂生产厂顾问,现任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试验中心总工程师,石家庄铁道学院建筑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研究生导师。多年从事公路、普通铁路、高速铁路、房建、地铁工程试验检测与混凝土施工工作。发表有计算机、掺合料、养护剂、混凝土、工程加固等方面论文七篇,参与研究的混凝土掺合料开发课题及高性能混凝土施工工法鉴定为国内领先水平。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