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作者:宝贡敏著
出版社:山西经济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08-01
开本: 16开 页数: 287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27.4(7.2折) 定价  ¥3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版权信息

  • ISBN:9787807671084
  • 条形码:9787807671084 ; 978-7-80767-108-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本书特色

《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不了解中国文化就很难在中国文化环境中生存,也就很难取得成功。文化是人们认识世界的相对公认的代代相传的被群体接受的程序、习惯、定势,文化变化周期很长,对一个国家、民族、个人,常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作用。理解中国文化,是实现中国式成功的前提。我们要在中国文化下成功,就必须理解中国文化,理解了要把事办坏很难,不理解要把事办好更难。7.面子:形象与尊严、行为与艺术8.复杂的共同利益实现形式:集体主义及其驱动力9.关系:全面看人还是蜘蛛结网10.心照不宣:中国人的沟通艺术11.权力文化:做鸡头还是做凤尾12.信任:看似简单,实则奥妙16.情、理、法:凡人为事必由之17.文化国际比较:国际视角看自己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内容简介

简介   本书既是一本理论著作,又是一本实用的大众读物,是人们认识文化.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与文化相关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的书。本书既可以作为研究工作者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书籍,也可作为人们了解文化的一般性读本。作为一本阐述理论、面向大众的书,本书一方面力求在理论上介绍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展示作者的*新研究成果,让理论成为体系;另一方面,尽量简化理论推演与计算过程,使读者在掌握理论基本内容的过程中不受或少受专业、数学背景等的限制。每个读者感兴趣的问题不尽相同,对于特别注重实际问题分析的读者,可跳过理论性特别强的**章和第十二章,直接阅读相关章节。本书在整体上成体系,同时各章又相互独立,单独阅读一章或几章是可行的,也是有用的。当然。对于理论研究者,对于希望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完整阅读是必要的。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目录

引言导读1.文化理论:人的行为与选择的透视1.1 文化的含义1.2 管理文化(行为文化、经济文化)1.3 文化产生的原因1.4 文化的特点1.5 文化的基本构成1.6 动态文化理论1.7 文化的作用1.8 小结2.中国文化:一个鸟瞰2.1 中国文化的含义2.2 中国文化的基本宏观结构2.3 中国社会中存在的几个基本文化现象2.4 中国文化中几个主要文化现象之间的关系2.5 小结3.“内战”与“外战”:收敛型发展与发散型发展3.1 人类基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模式:集约型与粗放型3.2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3.3 “内战”主导与“外战”主导3.4 中国的文化:归根与收敛3.5 英国的文化:开放与发散3.6 中英文化的评述与人类未来之发展3.7 小结4.过程论与结果论:哪个才是创新之母4.1 过程论:办好事与办事好4.2 结果论:拿到果子是能人4.3 结果论与过程论对人们创新行为的影响4.4 创新的过程论与结果论之悖论4.5 过程论、结果论对创新影响的概念框架4.6 我国主流文化的社会评价特点4.7 小结5.道与术:为什么诸葛亮屡败屡战仍为神5.1 道、术是对知识、规律、技能的分类5.2 国人眼里的道5.3 道与术的含义5.4 道与术的关系5.5 国人道的境界5.6 关于道与术的几点猜想5.7 小结6.中国人:不同眼中。不同秩序6.1 基于等级观念的秩序——国人的传统教化经典6.2 高贵——等级上一层——国人传统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表现:语言与用词6.3 一切秩序:以官为准6.4 等级与秩序:“授命于天”6.5 基于等级秩序的适用范围6.6 传统秩序文化向先进秩序文化演化6.7 小结7.面子:形象与尊严、行为与艺术7.1 面子现象7.2 面子的含义与结构7.3 面子产生的根源7.4 影响面子的因素7.5 面子的作用7.6 面子策略或哲学7.7 有关面子管理的进一步思考:面子理论拓展7.8 小结8.复杂的共同利益实现形式:集体主义及其驱动力8.1 集体主义的概念8.2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理论的构建:基础理论8.3 国人的分类模式及其特殊集体主义8.4 中国、德国、日本典型集体主义行为比较8.5 集体主义的作用8.6 小结9.关系:全面看人还是蜘蛛结网9.1 国人的关系现象9.2 关系的概念9.3 关系的作用9.4 关系发生作用的机理9.5 关系产生的理论基础9.6 关系的构建9.7 关系的结构9.8 关系的使用9.9 关系的发展与演变9.10关系对社会发展的意义9.11小结10.心照不宣:中国人的沟通艺术10.1 沟通的含义与种类10.2 国人的沟通文化与艺术10.3 国人沟通的理论思考10.4 小结11.权力文化:做鸡头还是做凤尾11.1 权力在社会中的角色112权力的含义与特点11.3 公权力神授、民授与权力等级11.4 平天下:公权力管万物,是治人、治天下之道11.5 集权倾向11.6 强强联手难:一山不容两虎11.7 礼仪中心11.8 权威导向11.9 国人的理想领导与部下结构11.10小结12.信任:看似简单,实则奥妙12.1 诚信、信任的概念12.2 信任的种类及其特征12.3 两两博弈的信任关系分析12.4 一般社会诚信规律与诚信的根本意义12.5 诚信社会建设:普遍信任、宏观与社会视角的分析12.6 诚信社会建设:特殊信任、企业视角的分析12.7 诚信社会建设:特殊信任、个人视角的分析12.8 小结13.特殊信任:明知阿斗扶不起,但还要为不可为之事13.1 国人信任的基本理论13.2 熟人与生人13.3 权威认知信任13.4 血缘认同信任13.5 缘认同信任13.6 对外人的不信任13.7 信任的个人依赖性13.8 小结14.和谐:是境界,是目标14.1 和谐的机理14.2 和谐的文化含义14.3 君子之和,和而不同14.4 君子之和,是艺术,是美德,是中庸,是度的把握14.5 现实之和谐14.6 人与自然的和谐:天人合一14.7 物物之和14.8 小结15.凡事豫则立:成功之道,存乎一心15.1 凡事豫则立的含义15.2 远虑15.3 见微知著15.4 防患于未然15.5 居安思危15.6 防人之心不可无15.7 发展利器15.8 小心翼翼,谨慎行事15.9 韬光养晦15.10准备周密,23815.11关于凡事豫则立的进一步思考15.12小结16.情、理、法:凡人为事必由之16.1 情、理、法的含义16.2 情、理、法的关系16.3 国人关于情、理、法的文化16.4 小结17.文化国际比较:国际视角看自己17.1 国别文化的测量17.2 郝夫史台德的研究结论的分析与认识17.3 我国文化特点的进一步分析17.4 美国文化与美国企业管理模式的配合17.5 日本文化与日本企业管理模式的配合17.6 德国文化与德国企业管理模式的配合17.7 适合我国文化的中国式管理模式及其战略管理意义17.8 小结18.望远世界:跨文化的理解与合作18.1 理解与误解18.2 理解:真的万岁18.3 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合作与冲突理论18.4 小结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节选

《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既是一本理论著作,又是一本实用的大众读物,是人们认识文化,处理好人与人之间与文化相关的关系,实现和谐发展的书。《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既可以作为研究工作者开展理论研究的基础性书籍,也可作为人们了解文化的一般性读本。作为一本阐述理论、面向大众的书,《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一方面力求在理论上介绍相关研究的*新进展,展示作者的*新研究成果,让理论成为体系;另一方面,尽量简化理论推演与计算过程,使读者在掌握理论基本内容的过程中不受或少受专业、数学背景等的限制。每个读者感兴趣的问题不尽相同,对于特别注重实际问题分析的读者,可跳过理论性特别强的**章和第十二章,直接阅读相关章节。《成败前后的中国文化》在整体上成体系,同时各章又相互独立,单独阅读一章或几章是可行的,也是有用的。当然。对于理论研究者,对于希望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读者,完整阅读是必要的。

成败背后的中国文化 相关资料

1.文化理论:人的行为与选择的透视在企业管理、行政管理实践中,人们常常把文化挂在口头上,把解决不了的问题归为文化,指责文化不好,或没有建设好文化,文化成了人们推卸责任的借口;把成功归因于文化,说企业、组织的奠基人或主要领导打造了企业的优良文化。到底什么是文化,文化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则众说纷纭。现在,我们就从管理、治理的角度,透视一下文化。1.1文化的含义(宝贡敏2000)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在生产、生活中相互作用产生的存在特定群体之中的共同意识、意识产品。对于个人来说,文化作为环境,存在于自己之外,同时,也是自己的意识。一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受文化熏陶,从最初的文化是异己的、外在的,变成文化的遵守者与执行者,变成一定文化环境铸就的与该文化环境相适应的并有该文化特征的人。文化是人类的基本特征,是人类在生产与生活中产生的,并随着人类的生产与生活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特征。文化的内涵、外延十分丰富。“文化”一词在汉语中,含有多种意思。其使用可追溯到汉代,其含义是“文治和教化”。在现代哲学层次上,“文化”一词是指人类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并特指精神财富。文化有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分,广义文化是指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狭义文化是指社会意识产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活动。在社会生活中,文化常常给人以神秘印象,并常常特指代代相传的习惯、礼仪、服饰、饮食、歌舞、故事。人们也常常把文化当成知识、学问、艺术的代名词,如说一个人有文化,是指他有知识;讲业余文化生活,是特指业余艺术、体育活动。文化,对国人来讲,既具有素雅的高不可攀的气质,又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根据名和太郎(1987,41)的考证,英国人类学家泰勒(1893—1917) 的“文化”定义可能在欧洲是最早的。泰勒认为“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其含义“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获得的所有能力和习惯”。马林诺夫斯基(1987,2)认为, “文化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并言明, “社会组织除非视作文化的一部分,实是无法了解的”。同时,他确认了物质、精神、语言和社会组织四方面的文化向量。文化是一个含义宽泛的词汇,不进行精确定义,很容易引起误解。综合来看,文化主要有四种含义:一为知识的意思,如说一个人有没有文化,就是有没有知识的意思。二为文明的意思,即把文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