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文化概要

中国文化概要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2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22.0(5.5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文化概要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072616
  • 条形码:9787010072616 ; 978-7-01-007261-6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文化概要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为国内大学生和具有中等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所编写的教材。全书综览古今中外文化学派与理论,融知识性、学术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强调文化是人在改造自然中产生的、以人化为宗旨、以价值观念对象化为实质的人类文明进化过程。据此定义构建中国几千年辉煌文化的时空框架与体系结构,并运用简明、准确、生动的笔法,从民族、宗族、宗法、宗教、人口、婚姻、家庭、文字、语言、思想、教育、道德、伦理、科技、文学、艺术、饮食、节令、习俗等方面介绍中国文化渊源沿革,认识中国文化精神特征,展望中国文化前途远景,探讨中国传统文化现代转型的方法途径。
文化首先是传统的然后才是现代的,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要知道它的过去。认识历史的中国才能理解中国文化的实质,因为文化是历史的投影。通过中国社会现状与历史文化关联性的专题解读,更好地把中国介绍给世界,让世界更融入中国。是我们编撰的宗旨和目的。带着良好的愿望,我们聘请十几位专家,撰写文稿,集之为帙,分之成篇。希望中国大学生和国外留学中国之学者能问津于是,海外研究中国之学者能取径于是,国内承学之士知今验古亦可有资于此。

中国文化概要 目录

绪论 中国文化研究理论与方法
 **节 文化与中国文化概念
 第二节 中国文化的内容特征
 第三节 中国文化研究方法
 第四节 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学习任务
**章 中国民族与人口
 **节 民族与人口分布概况
 第二节 主体民族汉族的社会风情
 第三节 中国少数民族的社会风情
第二章 中国宗族、宗法与家庭
 **节 宗族的演变及其内部构成
 第二节 中国的宗法制度
 第三节 中国的婚姻与家庭
第三章 中国文字、文献与文化经典
 **节 汉字的演变及文化特点
 第二节 中国古代文献分类
 第三节 中国文化经典
第四章 孔子与儒学
 **节 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第二节 宋明理学与儒学第二期发展
 第三节 反理学思潮兴起与儒学第三期发展
 第四节 孔子和儒学的历史地位
第五章 中国道教与佛教
 **节 中国的道教
 第二节 佛教传入及其中国化
 第三节 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
第六章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节 中国传统道德伦理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中国古代重要道德规范的分析
 第三节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神转型
第七章 中国史学、文学与艺术
 **节 中国传统史学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学
 第三节 中国传统艺术
第八章 中国的科举制度
 **节 科举制度建立的社会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科举制度的创立与衍变
 第三节 科举制度的历史影响与意义
 第四节 科举制度衰败的原因
第九章 中国文化遗产与科技文明
 **节 中国世界遗产的申报及其主要特征
 第二节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介绍
 第三节 中国的科技文明
第十章 中国饮食文化与节令习俗
 **节 中国饮食结构与烹饪特征
 第二节 中国菜系及其烹饪工艺
 第三节 中国的节令民俗
附录 中国民族及人口分布表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文化概要 节选

**章 中国民族与人口
 **节 民族与人口分布概况
  一、中华民族的形成及特点
  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人口的数量也是缓慢增长的。
从远古时代起,中国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中国这块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他们勤劳、勇敢、富有智慧,以自己辛勤的劳动开拓了疆土,发展了经济,创造了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共同缔造了自己的国家。经过几千年不断的分化融合,原来为数众多的民族群体逐步形成当代中国的13亿人口,56个民族,组成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同的大家庭,*终形成了中华民族。中华民大家庭里的每一个民族都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做出过自己的贡献,并在各自特殊的条件下创造了各具特色的历史与文化。费孝通等学者概括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有以下特点:
**,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的中华民族构成的格局,即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
以黄河中下游的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包括周围族体和文化在内的连续不断的渗透与交融,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这是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不是单民族的国家。汉族是以中原民族为主体,融合其他民族的结果。夏商周时期,中原民族因文明进步,相对四周民族,称为华夏族。到汉朝开始,被称为汉族。汉族的形成是一个民族融合的结果。汉族人口一直占中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分布于全国各地,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上一般走在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通常称为“少数民族”)前面,因而在国家生活中起着主导作用,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近代以来,中国所有的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汉族人口占其中的90%以上。很明显,这是又一次民族概念的提升、民族大融合的结晶。
第二,中华民族虽然人数众多,但人种成分相当单纯。
在人种学上,中华民族绝大多数人属于黄色人种,又称蒙古人种的各个类型。只有极少数人具有或混有其他人种的血统,表现出过渡型的中间人种的体质特征。
第三,近代(modem times)以前,中国是“王朝国家”(dynasticstate);近代以后,中国成为“民族国家“(national state)。到1840年的中国近代以前,中国境内的汉族和各民族有条件者纷纷效仿汉族中原王朝,建立“王朝国家”。夏商周时代,中国是松散的中央王朝国家。自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经过秦、汉、西晋、隋、唐、北宋中央王朝的统一时代,以及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宋、辽、金、夏的对峙等大大小小的小朝廷纷纷林立的分裂时代,在元、明、清朝统治时期,中国已经形成极具民族向心力、不易分裂的大一统国家。
从1840年开始的中国近代以来,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面前,中华各民族同仇敌忾,奋起共御外侮,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整体性,近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国家”已经形成。其中,由于汉族占总人口90%以上,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所以近代历次大规模的反帝斗争中,汉族都是主力和中坚。在反对英国鸦片侵略的战争中,在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斗争中,汉族和各族人民一道,浴血奋战,争得了中华民族的生存、独立、发展的权利,涌现了千千万万的英雄人物。
第四,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
中国的辽阔疆土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开拓的。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不同,在顽强地同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中华各族人民发明了各种生存技术,形成了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风格迥异的物质文化,也创造了各有特色的精神文化。历史上发展至今的中华56个民族绚丽多彩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构成了当今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全部内容。而要使中华民族真正跻身于现代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也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第五,中国各民族地位发生了变化,充满了美好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时,绝大多数民族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而有的民族仍保留封建农奴制、奴隶制,有的甚至还有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在旧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尽管存在过民族不平等、民族压迫、民族歧视,甚至民族战争等现象,但是国家统一,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密切,共同推动历史前进,始终是中国几千年来民族关系的主流。各民族之间在生产上互相支援,经济上互通有无,文化上彼此影响,生活上相互依赖,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关系。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对祖国的贡献也是巨大的。在近代百余年中,中华各民族人民同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与剥削。在共同的斗争中,各民族人民并肩战斗,共同创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第六,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区域自治。
1949年以来,中国在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区采用“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便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它符合中国国情和民族共同利益。各民族自治地方充分享有自治权,得到宪法、区域自治法的充分保障。
至2003年底,全国共建立155个民族自治地区,其中包括省级的(共34个)自治区5个(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市级(共333个)的自治州30个,县级的(共2861个)自治县(旗)120个。55个少数民族中,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1%。11个因为人口较少且聚居区域较小而没有实行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中,有9个建立了民族乡。少数民族在婚姻、继承、选举、行政、经济、土地、教育、宗教等各方面都享有充分自由和自治的权利。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令,采取措施保障国内各民族平等的权利,向各族人民普遍进行了民族平等、团结和互助友爱的教育,逐渐消除历史上民族压迫制度遗留的各种影响。同时,政府制定了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的政策以及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少数民族有使用、改革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自由的政策,有保持和自愿改革自己传统风俗习惯的自由和权利。过去比较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事业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原处于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的民族都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各少数民族地区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从不同地区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采取了适当的措施,自力更生,发展商品经济,经济文化正在蓬勃发展。
中国民族和人口发展的历程表明,多民族的交往,共处融合,可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容易形成宽容、和平、友好的民族性格,同时也使民族具有向心力、凝聚力,不断壮大民族的力量,可以延续和创造民族文化,永远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中国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正在建立起来。中华民族和平共处,荣辱与共,肝胆相照,共同繁荣,共同发展,“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的思想正在深入人心。
  二、中国人口数量及分布概况
  1.人口数量的发展
  在以当今中国为范围的历代中国版图中,人口数量经过漫长的历程,缓慢地增长着。经我国人口史学者的研究,初步得出较为可信的人口数量如下:
中国人口在公元元年估计为0.6亿,200年为0.25亿,600年为0.55亿,700年为0.58亿,1100年为1.25亿,1200年为1.36亿,1400年为0.75亿,1600年为1.9亿,1700年为1.94亿,1800年为3.4亿,1850年为4.34亿,1900年为4.1亿。1933年约4.5亿,1949年约5.4亿。1954年过6亿,1964年达7亿,1969年有8亿,1974年9亿,1981年达10亿,1989年11亿。
据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数字,1982年全国人口为1031882511人,其中大陆1008175288人。1990年全国人口为1160017381人,其中大陆人口1133682501人。1995年大陆为120778万人。2000年全国人口为129533万人,其中大陆126583万人。2005年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为130756万人。
保守地估计,这一人口数量在世界人口数量中的比例,一般在20%-30%之间,*低也在10%左右,*多则超过1/3。现在则为1/5。可见,中国人口为人类人口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是世界人口和社会发展中绝对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这些占世界人口如此重要的中国人口,一直散布在同样是世界上幅员较为辽阔的国土上,而其中的大多数,从民族上来讲,属于汉族。然而,汉族也是长时间缓慢形成的,从中原的华夏到汉代形成汉族,本身就是多民族不断融合,数量不断膨胀的过程,以后更是不仅包含了中国版图内的民族,而且吸引了一些外来的民族,一起在壮大着汉族的阵营。近代以来,中国民族以汉族为主体,针对世界其他民族,形成中华民族的概念,人数统计上显得更为庞大。
以上中国人口数量上的发展,其实是曲折的,不是直线上升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使人口基数增大,对于相同的国土面积、生产方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对现代中国社会发展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控制人口数量,发展经济,提高人口素质等措施,才能确保长时间可持续发展。建成现代化国家。
2.中国民族人口发展的特点
现今的中国民族之中,1990年统计,人口超过100万的民族有19个:
汉族(Han)、蒙古族(Mong01)、回族(Huizu)、藏族(Zangzu)、维吾尔族(Uygur)、苗族(Miaozu)、彝族(Yizu)、壮族(Zhuangzu)、布依族(Bouyei)、朝鲜族 (Chaoxian)、满族(Manzu)、侗族(Dongzu)、瑶族(Yaozu)、白族(Baizu)、土家族(Tujia)、哈尼族(Hani)、哈萨克族(Kazak)、傣族(Daizu)、黎族(LiZu)。
人口在10万到100万之间的民族有16个:
傈僳族(Lisu)、佤族(Vazu)、畲族(SheZu)、高山族(Gaoshan)、拉祜族(Lahu)、水族(Suizu)、东乡族(Dongxiang)、纳西族(Naxi)、景颇族(Jingpo)、柯尔克孜族(Kirgiz)、土族(Tuzu)、达斡尔族(Daur)、仫佬族(Mulam)、羌族(Qiangzu)、仡佬族(Gelao)、锡伯族(Xibe)。
人口不足10万的民族有21个:
布朗族(Blang)、撒拉族(Salar)、毛南族(Maonan)、阿昌族
(Achang)、普米族(Primi)、塔吉克族(Tajik)、怒族(Nuzu)、乌孜别克族(Uzbek)、俄罗斯族(Russ)、鄂温克族(Ewenki)、德昂族(De,ang)、保安族(Bonan),裕固族(Yugur)、京族(Ginzu)、塔塔尔族(Tatar)、独龙族(Derung)、鄂伦春族(Oroqen)、赫哲族(Hezhen)、门巴族(Monba)、珞巴族(Lhoba)、基诺族(Jin0)。
此外,在云南、西藏还有岔满、僜(deng)人等尚待识别的民族。
根据中国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大陆总人口为129533万.其中汉族占91.59%,为115940万,55个少数民族及一些未识别的民族总人口约10643万,占全国总人口的8.41%。2005年,中国汉族总计1231261000人。其中,汉族人口大陆有118295万人,占大陆总人口的90.56%;台湾22436000人,占其总人口的98%;香港6554000人,占其总人口的95%;澳门462000人,占其总人口的97%。2005年,中国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333万人,占总人口的9.44%。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2355万人,增长了2.03%: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690 75A,增长了15.88%。显然,在中国大陆,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和比例在增加。汉族人13实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仍占全国人口的90%以上。
至于中国历史上人口数量在各民族中的分布,还有待于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有一点可以肯定,现在中国民族人口数量及其地理分布的情况(参见附表),可以帮我们了解中国多民族的基本发展,因为这是历史上基本的民族人口数量和地理分布的延续。
3.人口密度
从1982年的人口普查看,中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平衡。东部人口很多,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中国的大城市,像北京、天津、南京、上海、广州等,都在东部。苏州、杭州在长江下游,不但物产丰富,而且风景特别优美,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说法,是地上的天堂。
汉族在全国分布的特点是东密西疏。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总是人口少而分布广,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7%,而分布面积却达全国面积的62.5%。
由于历史和地理等原因,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密度与内地沿海汉族地区相比,差距悬殊。1982年,少数民族聚居区的西藏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1.6人;其次是青海,仅5人;第三是新疆,仅8人;第四是内蒙古,仅16人。甘肃、云南和广西分别是43人、83人和158人。这与内地沿海的江苏(590人)、山东(486人)、河南(446人)、浙江(382人)等省比较,少数民族地区是地广人稀。
三、中国民族人口的分布特点
1.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新疆以维吾尔族聚居而闻名,但还有十多个民族杂居其中。云南更是多民族交错杂居,全省共有二十多个民族,是中国民族分布*多的省。西藏民族成分较少,仍有汉、回、门巴、珞巴、僜人等与藏族杂居。
少数民族分布面积占全国的62.5%,并非这些地区全是少数民族,其中都杂居着很多汉族人口。如在内蒙古、广西、宁夏三个自治区中,汉族人口都超过了少数民族人口;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汉族人口约占40%多(仅次于维吾尔族),包括维吾尔族在内的其他13个少数民族人口占59.6%。同样,37.5%的汉族地区也杂居着许多少数民族。一般说来,有回就有汉,有汉就有回。至1982年底,全国县市级单位共2369个,其中回族分布的县市*广,有2310个,占全国县市级单位的97.3%;满族为2092个,蒙古族有1863个。
各个民族聚居的程度并不很集中。西藏的藏族只占全国藏族总人口的1/3,其他2/3分布在四川、青海、甘肃、云南等邻省。回族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只有其总人口的1/6,其他5/6散居在其他小聚居区或汉族地区当中。彝族人口*集中的凉山彝族自治州只有全部彝族人口的1/4。
2.中国少数民族大部分布在边疆地区,如黑龙江、吉林、辽灯、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全长2万多公里的中国陆地边境线,很大部分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国的西北、西南边疆在历史上就是国际通道,是中外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居住在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有二十多个是跨国境的民族。他们同国外的相同民族人民有着悠久的友好关系,或成亲属关系。少数民族的地理分布特点对中国的国际交流与边防事务都有重要的意义。
3.中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地域辽阔,物产丰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发展王业、农业、畜牧业和林业以及多种副业的极其丰富的资源,还产有许多珍禽异兽,如蜚声国际的熊猫,珍贵的犀牛、羚羊、虎、豹、熊、大象、金丝猴、驯鹿、麝、孔雀、丹顶鹤、扬子鳄等。
  ……

中国文化概要 作者简介

余同元,号元子,安徽潜山人,博士。现任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明史学会理事、中国朱元璋研究会理事、苏州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等职。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区域经济史和社会文化史的研究与学工作。在《历史研究》、《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中国文化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主要著作有《历史争议人物张献忠》、《王朝鼎革与英雄悲歌》、《崇祯十七年:社会动荡与文化变奏》等。另外还主编出版《清朝通史》(光绪宣统卷)、《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一百次战争》、《万里江山千年大战》、《枪杆子出政权》。现正主持和承担国家清史纂修工程《孝义传》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贵州石漢化形成的过程及驱动因素研究》等研究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