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装饰图案基础

装饰图案基础

作者:廖军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5 页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8.2(3.8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装饰图案基础 版权信息

  • ISBN:9787040223965
  • 条形码:9787040223965 ; 978-7-04-022396-5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装饰图案基础 本书特色

本教材在总结以往图案教学的基础上,力图以开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构建系统的现代图案教学模式,内容不仅涉及古今中外丰富的传统图案,也引入了当今多元化的、具有多种创意表现的现代图案。
教材的具体内容包括对装饰图案设计基本原理、形式美法则及构成规律的阐述,对中外历代传统图案艺术风格和特征的探讨,对装饰图案基本要素的深入分析,对装饰画的艺术创作规则和表现手法的介绍,以及对装饰图案在设计领域中具体运用的详尽归纳。
教材遵循教学规律,在教程上强调其作为基础实践课的操作性和有效性,力求理论与实践并重,图文并茂,以便为教师和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提供有效的支持。

装饰图案基础 目录

**章 概述
 **节 装饰图案的概念
 第二节 装饰图案的分类
 第三节 装饰图案的视觉艺术特征
 第四节 创造性思维与装饰图案
第二章 中外传统装饰图案
 **节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
 第二节 外国传统装饰图案
 第三节 传统装饰图案的结构探讨
 第四节 传统装饰图案的继承与创新
第三章 装饰图案的设计原理
 **节 装饰图案设计的形式
 第二节 装饰图案设计的形式法则
第四章 装饰图案的造型设计
 **节 装饰图案的造型分类
 第二节 装饰图案的造型方法
 第三节 装饰图案的表现
第五章 装饰图案的组织结构
 **节 装饰图案的组织结构概述
 第二节 独立式图案
 第三节 连续式图案
 第四节 彩陶图案结构形式的启示
第六章 装饰图案的色彩设计
 **节 色彩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装饰图案色彩设计的灵感来源
 第三节 装饰图案的配色应用
第七章 装饰画
 **节 装饰的概念
 第二节 装饰图案的起源
 第三节 装饰画的形象特征
 第四节 装饰画的构图设计
 第五节 装饰画的表现方法
 第六节 装饰画的材料与工艺运用
第八章 装饰图案的应用
 **节 染织设计中的装饰图案
 第二节 室内纺织品装饰图案的应用
 第三节 服饰图案的应用
 第四节 建筑环境设计中的装饰图案
 第五节 平面设计中的装饰图案
 第六节 装饰图案计算初辅叻设计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装饰图案基础 节选

br />     两个体能相同的人角力移重。甲只拼蛮力,一小时未移动一吨公里,乙选用了
组合成的移重机械,掌握了驾驭技术,一小时移动一百吨公里。
    两个实力相当的企业角逐市场。甲只注重数量:多投入,多产出,多推销,多
让利,得势一时,难以持久。乙重视产品和技术的设计创新,更注重企业的全面创
新:资本营运市场化和专业化,降低营运成本与风险;开发人力资源,杜绝人力浪
费,用优秀人才加强营销和研发;让先进技术开路,以实用技术做基础,淘汰落后
技术;推动企业组织结构扁平化、组织沟通信息化、组织行为规范化、组织监督多
元化;实行生产、设计与营销换位,以市场和客户需求指引生产与设计。乙实现全
面创新之后,只付出超过甲十倍的努力,却获得超过甲百倍的收益。不久,甲无声
无息地退出了市场。
    以上甲乙之别,均属智慧及创新之别。人类文明如果仅靠体能和数量的发展是
走不到今天的,文明进步的史册上处处写满了智慧与创新,而设计正是智慧与创新
的交合。
    想前人之未想,敢为天下之不能为、不愿为和不敢为;用辛勤扫描历史,用周
密透视现实,用真诚发现需求;正视困难和问题,靠勇敢和智慧解决之;把不可能
变为可能,把可能变为完美,靠理想和激情来促成;将烦恼留给自己,让幸福滋润
社会,把真情与和谐赠予未来。这些描述直指设计,使人们更加尊重和关爱设计。
    设计为什么很宽?因为康德“设计”了批判哲学,爱因斯坦“设计”了相对
论,蔡元培“设计”了北京大学,张艺谋“设计”了他自己的电影。不可否认,
设计成就了他们的事业。如果没有目标、计划、预案、谋略与激情,他们将一事
无成。
    设计也应该很专。
    房屋、道路、桥梁、水库、堤坝、机场、港口等建筑物,都是百年大计,
动工之前都必须有非常专业的建筑设计。
    机械、设备、工具、仪器、仪表、产品等制造物,既是百年大计,还是涉
及社会、经济与民生大计,制造之前也必须有非常专业和精到的制造设计。
    传播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几千年来,语言和文字是*重要的传播系统的设
计。在近代社会,印刷成为影响巨大的传播工具。当代被称为信息时代,其实也是
电视、电脑、互联网、卫星、移动电话等传播媒介的时代。当代传播之符号、声
像、语言、文字、媒介需要更高的科技和更高艺术的专业传播设计。
    流通也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社会需要流通,包括人员、物资、信息、资
金、文化、艺术、科技和能源的流通。这些流通构成城乡生态、国家生态和人类生
态。人体不通则痛、则病、则亡,城乡、国家和人际不通,也会出现困顿、混乱
与衰亡,这些也需要更宏观更综合的专业流通设计。
    以上便是设计业界和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四大类专业设计,也是我对无数专业设计
  的*新概括。这些深刻影响着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专业设计,是人类物质文明的基
  石,是人类社会普遍认同的客观历史事实。
    中国曾经是设计大国,这有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辉煌作证。中国又是设计的发展中
  国家,近现代设计落后,当代设计也落后,既落后于发达国家,还落后于一部分发
  展中国家。
    中国近200年设计的落后与封建衰落和资本入侵有关,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动
  乱和民不聊生有关,还与近30年的计划经济时期忽视设计有关。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的设计由封闭走向开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设计不
  能完全依赖市场,因为急功近利和周期危机的市场,不会提供发展设计的战略和规范
  设计的政策,更不会提供对国家和民族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原创设计。尽管我们发展
  了28年,但我国的设计企业还很小很小,设计大师几近于零,大学教育条件不足,
  人才培养和人才需求严重脱节,*终导致中国中高档设计人才严重缺乏,国际高、
  中、低档设计市场均与中国无缘。
    面对巨大的差距,中国设计还有希望吗?有,而且大有希望!为什么呢?
    因为改革开放促使中国经济和社会持续高速发展了28年,今后还会持续高速发展
  一个时期。中华民族要在这个时期实现伟大复兴,她呼唤中国设计同步复兴。当前存
  在的种种困难与问题也将在复兴与发展中得到解决。我们可以设想:
    到2050年,中国也许会建成10座世界级的设计中心城市,20座亚洲级的设计中
心城市,30所国际知名的设计大学,1 00个国际知名的设计企业。到那时,中国设
计大师即是国际设计大师,中国设计名作即是国际设计名作,中国设计思潮即是国际
设计思潮。设计复兴由理想变成现实,创新型的民族、国家和社会三位一体,中国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则是国际的典范。
    去年夏天,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同志与我和柳冠中先生联系,希望我们共同主持出
版一套设计教育创新系列教材,争取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认为要圆
设计大国梦,就得背几句道德经:“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编写基础教材是设计教育的基础,培育人才是设计产业的基础,壮大产业又是设计复
兴的基础。因此,做好这件事就是做好基础之基础的事。既是做小事亦是做大事,
既是办好事亦是办实事,所以我欣然从之,并努力合作。
    在构想中我们拟得了几个原则:
    1.四大类专业设计都需要造型基础。绘画、文字、构成、装饰、符号、图形、工
程制图、模型等,都是造型基础,都需要新教材,不可以厚此薄彼。
    2.四大类专业设计都需要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温故方能知新,知旧利于创
新,设计的通史与专史不可少。知表还要入里,举一必须反三,设计的通论与专
论要精品。
    3.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也是可以培养的,编写出好教材,让青年学子更集中更
有效地掌握创造史、创造学、方法论、求异思维、设计程序等。
    4.教材是教学工具。教材的编写必须有利于教师备课和上课,资料查询与电子
文件更不能少。教材的编写必须有利于学生温习和完成作业,作业题、作业范例、
参考书目与图例都应达到相当水平。
    5.作者必须是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设计教育专家,并已在所任课程中做到了内容
新、方法活、效果好,得到师生、学校与社会的一致好评,使教材的质量得到基本
保证。
    6.作者要从全国各地的院校推荐,撇开成见与偏见,给*优秀的教师以公平的
机会。
    7.大学不搞统编教材。世界不统、国家不统、地区不统、大学内部也不统。大学
应提倡指导性教材,因此,这套进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的教材仅供各学校选用。如
果受欢迎,还可做一些交流与师资培训,目的在促进,而不在千校一律。
    由于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以上原则得到了认同与落实。很多担任
<节选内容>=了教学、行政、科研与社会职务的专家,都能以教师身份参加本系列教材的编写,不少
精彩的书稿已经完成,教育部也批准了本套教材列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我在
写本序时,心情十分愉快。
    在写序过程中我想起了两件事。一件是大约50年前,正在读大学的我们买到了雷
圭元先生的《图案》,我们非常激动,感念一直延续至今。如果50年后的专家权威
们感念本套教材及其作者,将是幸甚之事!另一件是这套教材不过是设计教学的一部
分,绝不等于建筑设计的大厦,要圆设计大国之梦,实现中国设计复兴,还要几代
人自律自强、努力不懈,因为还有太多的工作等着我们。
    是为序。
    2006年6月于绿茵岛

前言
    早在20世纪初,我国的艺术学校就设立了图案科,讲授图案课程,培养美术设计人
才。老一辈图案教育家陈之佛、雷圭元、庞熏囗 等先生为我国的图案教育作出了卓有成
效的开创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了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和演变,图案课程在教
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和成熟的科目体系。目前
该课程已作为艺术设计专业本科学生必修的基础课。
    应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邀请,我们在总结数十年图案教学经验和编撰多部图案教材、讲
义的基础上,编著了这本《装饰图案基础》作为培养21世纪艺术设计人才的高等教育基
础教材,本书力图以开阔的视野和先进的理念,对图案课程进行系统的整合,内容既有从
文化层面对图案理论的探讨,也有从实践环节对设计规律的总结既有符合教学规律循序
渐进的教程安排,也有取自古今中外丰富多彩的设计案例,并力求图文并茂,做到深入浅
出、通俗易懂。
    多年来,设计界对“图案”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各种教材对“装饰图案”一词的
阐述也不尽相同。因此,《装饰图案基础》除了对课程名称涉及的词源、释义、发展变
化给予清晰的界定和阐述外,还对如何拓展装饰图案学习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
维、明确其在当今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以及强调装饰图案设计要在继承传统的
基础上有所创新等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图案作为学习艺术设计的一门课程,在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曾经是传播西方新设
计思想的窗口。近十几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图案教学在知识体系和教学形式上出现了
相对淡化的现象,被视为“审美陈旧,单调的手工技法训练”,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
一是对图案作为“基础”的理解有所偏差。因此,在本书中,我们将着意树立新型的基
础教学理念,重新认识“基础”,在强调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的同时,将“基础”加以
拓展和延伸,对图案在实际应用领域中的相关知识和优秀作品也进行一定的阐述和分析,
以此构建基础与专业耕学之间的桥粱.打开一条学以致用的渠道。
中外传统图案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是一份极其宝贵和重要的文化遗产。学习传统图案,
不仅要把握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更重要的是加强对其内在精神的体验。为此,本书系统归纳和阐
述了各个历史阶段具有代表性的装饰图案的艺术风格和典型特征,供学生从中汲取营养,完成对
传统图案学习由形式到内涵的提升。
    装饰图案的教学重点还应突出实践环节。为提高教材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我们依据教学规
律,在章节安排上强调循序渐进、环环相扣。各章前设定重难点提示,以简洁的语言将章节的中
心内容进行概括,章节后设有思考题或练习课题,每个练习课题附有相应的课题要求和教师点评,
着重分析在教学实践中常出现的各种问题,以便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抓住重点,不断提高动手实践
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装饰图案基础二滩**、第三和第五章中阐述了装饰图案设计的基本原理澎式美法则及构
成规律 第二章着重探讨中外历代传统图案的艺术风格和特征;第四和第六章对装饰图案的造型、
色彩等基本要素进行了分析;第七章通过对装饰画的介绍,让学生把握图案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
和表现手法第八章较为详尽地介绍了装饰图案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
    本书由廖军、吴晓兵担任主编,具体执笔情况为:**章:吴晓兵;第二章:张晓霞;第三
章、第五章:李颖;第四章、第七章:陆叶;第六章:周慧;第八章:施建平、周慧。*后,由
廖军、吴晓兵担任全书的修改、定稿。研究生李建亮完成了部分文、图的编排和打印工作。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装饰图案基础》就要付梓了。在本教材的编撰过程中,我们得到了高
等教育出版社领导、编辑和系列教材编委会主编、专家的鼎力帮助,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编
者水平有限,虽有良好的愿望,但问题和不足一定在所难免,还望各位方家不吝赐教。
    编者
    二00七年元月于苏州

意象是以创造想象为心理过程产生的新形象,是在记忆表象的基础上产生的。
我们对写生、观察过的对象,总会有记忆,残留的表象就是记忆表象,这些表象经过
大脑的重新组合,可以产生新的、想象的意象。想象的意象大约有四种形式:一是
现实中有的,但并未亲眼目睹;二是历史上有的,现实已经消逝;三是未来会有的,
今天只是设想;四是永远不会有的,作为一种虚构。其中后两项就是意象形态产生
的心理基础。从这一‘点上说,设计的创造性有时需要大胆地想象、设想,甚至是虚构
的幻想。我们知道正常人都有随意想象和不随意想象(如做梦)的能力,但并不是任
何人都能由此产生创造力。意象形态的创造,通常还需要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
    意象形态主要有三个方面:**,外部形态的意象,是指形状轮廓的创造性想
象,使自然中的真实对象升华为“艺术的真实”,成为既可以指认又不完全与自然相
同的形状;第二,内部形态的意象,指结构的变化,常常与外部形态的变化同时发
生,但侧重于事物本身的结构变化;第三,物质形态的意象,指在质感、量感和肌
理方面的变化,有时较形状、结构的变化更加丰富。意象形态的表现也有用抽象手法
来完成的,如众多的民间图案并不是直接根据客观自然形态来造型的,而是以寓意、
联想的形式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这种寓意、联想的形式通过吉语谐音或指物会
意和感悟等手法,使图案更能造型富于理想,表达美好的愿望(图4—35)o
    再比如,现代奥运会会徽设计应该由三个部分组成。**部分是新颖独特,表
达特定含义的图形符号;第二部分是举办城市名称加举办时间的字样;第三部分是
由蓝、黄、绿、红与黑组成的奥林匹克五环,象征奥林匹克运动和准备参加奥林匹克
竞赛的五大洲。会徽的底色被定为白色,象征着所有国家都毫无例外地在奥林匹克的
旗帜F参加比赛。奥运会会徽是奥运会的识别符号,属于奥运会整体设计当中的重要
部分,对于奥运会会徽的设计者而言,*具有挑战性的是如何将主办国与举办城市的
个性与奥运会的精神与传统贯通起来,使其在反映地域特征的同时具有时代感和国际
    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设计者将中国传统的书法
印章艺术与现代体育运动相结合,利用我国篆刻艺术“方寸之内,气象万千”的艺术
特点,巧妙地将该会徽的主体元素即印章中的“京”字图案处理成似“京”、似“龙”、
似“文”又似“人”的形象,把“北京”、“中国”、“人文传统”、“现代运动”的意念
包蕴其中,这个向前奔跑、迎接胜利的综合形象,又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会以运动员
为主体和健康向上的精神,充满动感与朝气。字体部分则以中国传统书法的笔意书写
西方文字,使“Beijing2008”极富韵味。在颜色的处理上自然采用了中国传统篆刻艺
术的本色,也是中国传统庆典的颜色——朱红。所有这些元素在方寸之间把中国传统
文化、传统美学观点与现代商业设计理念有机地、非常完美地融合在了—起,使其传
统中显示着时尚(图4—37)。
一、点线面的表现
    点在几何学上是指没有长、宽、高,而只有位置、不可分割的图形。利用点的
大小、疏密、浓淡、虚实、规则与不规则的变化,可以表现装饰图案的造型。点具有
细小可爱、活泼好动的特点,有时会起到关键的“画龙点睛”作用。由点来组成的造
型具有细腻、朦胧、神秘的感觉,它可以是写实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可以是细密
的,也可以是概括的。点的组织通过疏密、大小、起伏、渐变等排列,便会产生不同
的视觉效果。
    画家克利曾经说过“线是一个点在散步”。线应是动态的,有速度感的,线
有多种形式,紧张、锐利、明快、简洁的线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情色彩。线可以分
为具象的线、意象的线和抽象的线,具象的线可以如实地反映客观物象的外形和结
构,这类例子很多,在装饰图案中经常运用,如传统中国画中的线描。抽象的线则是
运用线的多种排列组合和运动来表达设计师的创意和内在情感。
    线的移动形成面,面的移动形成体积。面的轮廓是由线决定的,如果把线里填
满颜色就形成了面,所以线对面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
    图案的造型离不开点、线、面的组合,因此,认真研究与掌握点、线、面的组
合构成是学习图案造型重要因素。
二、黑、白、灰的表现
    黑、自、灰的组合在装饰图案中是经常用到的,我们又通常称之为黑白方法,是
指单纯的黑色与单纯的白色的一种组合手段,也是不同明暗值的单纯黑白的简称,其
中所包括的大量灰调因素,则是靠黑白的疏密来形成的,如在不同的块面中,使用不
同疏密的黑线条,便会产生不同层次的灰色,乃至黑色块。从黑白本身而言,不涉及
色相,只存在明度关系,然而它承载了自然界中昼与夜的特征,也是光的表现。在传
统的版画艺术中,我们可以感受黑白的单纯至极的视觉魅力和审美韵味。在点线面的
黑白艺术表现训练中,训练者不受色相的影响,做单纯的形象与空间的训练,对其间
黑白灰色调的把握是一种必不可少的视觉训练。
    点、线、面的黑白艺术表现,从对黑白值的配置关系到画面的色调与整体性实
现,常用的表现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统一的黑白色调
    1.以白为主的手法
    画面空间以白色为主,间以小面积的黑、灰色块或稀疏的黑色线条,形成明亮
的白色高调,以呈现清淡、纯洁、敏锐、扩张的视觉效果(图4-38)。
    2.以黑为主的手法
    画面空间以黑色为主,间以小面积的白或灰色块或稀疏的白色线条,形成深暗
的黑色低调,以呈现厚重、深沉、力量、收缩的视觉效果(图4-39)
    3.以灰为主的手法
    画面空间以灰色为主,一般主要以白色和黑色的疏密来形成丰富多变的灰层次,
以呈现平缓、柔和、暧昧、中庸的视觉效果(图4-40)



装饰图案基础 作者简介

p>廖军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艺术设计及理
论研究,主要学术成果有《(视觉艺术思
维》(专著)、《中国衣经》(副主编,获
部省级优秀成果二等奖)等。主编教
材、画册等40余本,发表专业论文60
余篇。
吴晓兵    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副教
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艺术设计教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