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古典悲剧史

中国古典悲剧史

作者:杨建文 著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出版时间:1998-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384
读者评分:4.6分56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4.4(7.2折) 定价  ¥2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古典悲剧史 版权信息

  • ISBN:7543011581
  • 条形码:9787543011588 ; 978-7-5430-1158-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古典悲剧史 内容简介

该书论及的悲剧作品,较任何一部悲剧论著为多,都是作者广泛挖掘所得,只要认真一读,就会感到许多面生的作品迎面而来,而对晚清悲剧作品的挖掘,尤为可观。从这一点看,其资料价值,绝不可没。而更显作者的真知灼见的,则是对学术上众多问题的细微辨析。例如驳“宗教和悲剧是相反对的”、“宗教使悲剧走向了衰亡的观点;第四章论析《张协状元》时,对周贻白、钱南扬关于“张协拒娶王胜花”的观点进行了辨驳,合情合理;第五章关于元人“四大悲剧”和《疏者下船》、《东窗事犯》、《绯衣梦》的评析以及元人悲剧“苦境”的创造和中西方悲剧理论的比较、对《琵琶记》“三逼”、“三辞”、“三不从”的理解,等等,都有新见,令人一新耳目;第六章给《牡丹亭》的定性,颇有说服力。1980年春夏之交,我们在广州讨论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篇目时,曾邀请张庚、郭汉城、俞林三位先生参加,在讨论会上,《牡丹亭》定性问题争论*为热烈,以汉城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力主喜剧说,以季思先生为代表的一些学者,力主悲剧说。因为他们都是戏曲研究界的著名权威和前辈,后学不便仲裁,故悲、喜二集中均未入选,只在悲剧集的编后记中作了简要说明。后来郭汉城先生将它定为悲喜剧,收入他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喜剧集》(1989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在《前言》中有近千字的论述与说明。建文则把它定为悲剧,虽然此前有季思先生的发言和赵景深先生《(牡丹亭>是悲剧》的文章(《中国古典悲剧喜剧论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3年版),建文将其定为“爱情悲剧”,是从作品的主角杜丽娘的悲剧主色调着眼的,尽管该剧不乏喜剧性因素,但这“是中国古典戏曲惯常‘插科打诨’、巧于团圆的俗套所使然。”他引用茅暎的话“梦而死也,能雪有情之涕;死而生也,顿破沉痛之颜”,认为,汤显祖,对剧中悲情”能“始终如一的把握”并有“深切的体验”。

中国古典悲剧史 目录


导语 中华艺术殿堂里自有悲剧之神的祭坛
**章 悲剧意识的萌动与升华
一、萌动:初民对人类悲况的领悟
1.原始宗教:面对死亡的恐惧与解脱
2.远古神话:遭逢苦难的悲郁与抗争
二、升华:哲学家们对人世悲情的思辨
  1.儒家:“哀而不伤”
  2.道家:“悲者德之邪”
  3.释家:“苦海慈航”
第二章 悲剧意识的弥散与聚合
一、风雅与屈骚中的悲剧世界
  1.风雅中的悲剧意识:人生的失落
2.屈骚中的悲剧意识:理想的破灭
二、歌赋与史传中的悲剧世界
1.歌诗的悲剧意识:社会人生的哀伤
2.汉赋的悲剧意识:文士不遇的悲怨
3.史记的悲剧意识:反观历史的共鸣
三、邺下与竹林的悲剧世界
1.邺下文士的悲剧意识:世事之慷慨
2.竹林诸贤的悲剧意识;嗟生的忧患
第三章 悲剧雏形的孕育与诞生
一、悲剧雏形的孕育
1.悲剧艺术胚芽的萌生
2.悲剧艺术胚胎的成形
二、悲剧雏形的诞生
  ……
第四章 悲剧的熹微晨光
第五章 悲剧的青春岁月
第六章 悲剧的黄金时代
第七章 悲剧的灿烂落霞
后记
展开全部

中国古典悲剧史 节选

**章 悲剧意识的萌动与升华
 一、萌动:初民对人类悲况的领悟
大量的人文科学史料表明:悲剧意识,几乎早从人类刚刚诞生的蛮荒时代起,就在原始文化母体内开始了萌动。这萌动表现为初民对人类悲况的领悟。当时那种直观的领略与朦胧的觉悟引发出的悲剧意识,大都蕴涵在原始宗教和远古神话之中。
  原始宗教:面对死亡的恐惧与解脱
原始宗教的启发来自死亡。对于死亡的恐惧,是原始宗教的主要源泉。这已经无数次得到考古学和人类学研究成果的有力证明。英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他的《巫术科学宗教与神话》一书中,以功能派的独特眼光和方法审视原始宗教时指出:“死与永生”,“永远都是人类预言底*动听闻的题目”;“人因生命而有的极其复杂的情感,自然也要在死亡这一面找到相当的态度”,于是“发动”起“极强烈极复杂的宗教表现”;而作为“宗教行为的则例”的丧仪,其中的“伤悼与对于死者的处置”,都在于“表现悲哀的情绪与全地方底损失”,是“一种对于原始文化极有价值的使命”:“战胜恐惧、失望、灰心”,“使受了威胁的群体生活得到*有力量的重新统协”。大量的考古发现和文献资料,证实了这种对于原始宗教的产生、内容和作用的解说的合理性。因此,由于死亡威胁,产生恐惧与悲哀;继而形成原始宗教,借以战胜恐惧,宣泄悲哀,求得解脱;*后导致群体统协,便构成为全部原始宗教的整体文化框架。显而易见,面对死亡的恐惧、悲哀租解脱诸种情感,正是其中的核心。人类悲剧意识的深层熔岩,首先就从这一原始文化的核心地域开始了它的萌动。 
  ……

商品评论(56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