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刑法总则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刑法总则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09-01
页数: 572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31.9(5.5折) 定价  ¥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刑法总则 版权信息

  • ISBN:7503650419
  • 条形码:9787503650413 ; 978-7-5036-5041-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刑法总则 本书特色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6卷本)是在2001年4月出版的同名从书(9卷本)基础上修订而成,内容涵盖了刑法总则中的基本原则和制度、刑法分则中各个章节的罪名,是一套集实务分析与理论研讨于一体、兼顾司法示范性和学理研究性的案例著作。
针对首次出版后立法、司法实践以及理论研究的新发展,本修订版在原丛书的基础上作了如下调整:在“案例”部分,收集*新司法案例替换或补充原来的案例,使研究的素材能够充分反映司法现况;在“问题”部分,针对司法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展开探讨,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性意见;在“研讨”部分,根据刑法规定、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刑法理论的*新发展,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修改,并努力使研究更加深入;在每一制度或罪名后增加“相关链接”部分,收录与该内容相关的刑法规定、司法解释、指导性意见以及典型案例,以便读者更全面地、多维度地把握该问题。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刑法总则 内容简介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9卷本)于2001年4月出版以后,因其内容的全面性、实务性及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受到广大学者尤其是司法实务工作者的好评与欢迎。该书虽于2001年9月再版,仍供不应求。不少读者通过各种形式向我们和出版社表达希望本书再版的意愿。我们考虑到,自2001年4月该书首次出版以来,国家立法机关已以刑法修正案、立法解释的方式对现行刑法作了较大的修改、补充,*高司法机关也针对刑事司法实践需要发布施行了一系列司法解释,刑法理论研究亦在诸多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因而很有必要将这些新的刑法规范和刑法理论研究成果吸收进来,经与法律出版社协商,决定对该书进行修订后再版。
本次全面系统修订不但注意吸收了两年多来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新成果,而且尤其注意以现行刑法及其颁布后通过的单行刑法、刑法修正案以及相关的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为基本依据,努力全面、准确、充分地分析论述有关司法实务中的刑法问题,力求进一步提高本书的应用价值和学术水平。同时,这次修订还把与某一具体问题相关的刑法规定、司法解释、指导性意见以及典型案例附在学理研讨之后作为参考资料,以便读者更全面地、多维度地把握该问题。
本书修订的范围包括:(1)根据刑法规定、立法解释、司法解释与刑法理论的*新发展,对原有的内容进行修改,并努力使研究更加深入;(2)收集*新刑法案例替换或补充原来的案例,使研究的素材能够充分反映司法现况;(3)针对司法实务中出现的新问题展开探讨,为司法实践提供参考与指导性意见。(4)在每一制度或罪名后添加相关链接,收录与该内容相关的刑法规定、司法解释、指导性意见以及典型案例。
在编写队伍上,原则上由原作者对自己在原书中承担的部分进行修改,以保持本书与原书在理论上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并有利于理论的创新和发展;对于新增写的部分,考虑到时间比较紧迫,新邀请了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部分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博士研究生承担。在修订之后,出于方便读者及保持本书各部分内容的相对完整性和相关性的考虑,我们将本书由原来的9卷本改为6卷本。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刑法总则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刑法总则 前言

  从世界范围来看,根据各国的法律文化传统和现实法制状况,法律学界较为一致地将各国法律基本上划分为两大法律体系:大陆法系(以成文法为标志)和英美法系(以判例法为标志)。通常认为,中国属于成文法系国家。 众所周知,在刑法领域,成文法系的特点在于:以体现为法律文本的制定法典作为法官定罪量刑的惟一依据,推崇罪刑法定原则,严格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禁止类推,禁止法官解释法律,甚至认为法官仅仅为“法律之口”;而判例法系的特点则与之完全相反,极为推崇法官基于正义、良知进行自由裁量,从而达到个案的公平、公正。正如立法论者波尔塔利斯在立法机关的报告中所指出:“裁判官面对很多法律没有规定的事项是必然的。在这种场合,应该允许裁判官有根据正义、良知的睿智光辉补充法律的权能。……法律没有规定的场合,根据自然理性依然可以说明,立法者的预见有限,而自然是无限的。自然理性体现于人间的一切,适用于人间的一切,为什么放弃自然理性提供给我们的解决问题的手段而不用呢?”换言之,判例法系认为,立法者的预见是有限的并且是滞后的,总是难免有不足和缺陷之处,难以适应和跟上千变万化的司法现实,因而只有通过法官基于自然理性来加以补充。结合两大法系的司法现状及其历史轨迹,可以发现两者虽然各有优点,但是其各自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是显而易见并且是众所周知的。从当代世界司法现状来看,成文法系与判例法系存在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多数国家均在采两家之长而避其所短,力图合二为一,但在立法选择与司法现实中所表现的形式不同。有些国家基本上以成文法为主,但是经常性地颁布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判例,例如墨西哥、巴西、德国、意大利等国。可以说,“判决不产生法律”这一传统的大陆法系原则在实践中已经被突破;有些国家以判例为主,但是通过总结司法经验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固定法律文本,这一点甚至在以判例法著称的英国也表现得极为明显。当然,在立法上将二者糅在一起的国家也已出现,例如新加坡等国家的刑法典即是如此:在刑法典文本的每一个条文之后,均配以指导性判例说明。判例的功能与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习惯法向成文法的发展过程中,判例起到了经验总结的作用;在成文法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现实判例的出现往往是法律改革的动因和前奏。从世界范围来考察,判例法系能够作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法系存在并实际影响到数十个国家,其固有的和内在的优越性是毋庸置疑的。基于判例制度所具有的合理内核,即使在中国这样具有悠久成文法传统的国家,判例制度在历史上也曾经十分引人注目。可以说,援引成案作为判处新案的根据,从而赋予成案的判决及其原则的法律效力,这在中国历史上即已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殷商时期,就有“有咎比于罚”的原则;西周、春秋时期,则有:“议事以制,不为刑辟”;秦代存留的《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了广泛实行援用判案成例作为司法依据的制度;汉代的“春秋决事比”,即是由“春秋决狱”活动积累起来的判例;宋代出现的“断例”及其编纂,则是中国古代判例发展的新形式;元代的判例亦称断例,但在编例上有别于宋代,即采用诏制、条格、断例混合编制的形式;明代判例的形式更为多样化,并且真正具有了“判例”的意义;清代则除律例之外,在司法实践中还有更多的“成案”用以援引比附;到了中华民国,在审判实践中仍然大量适用司法部和*高法院的判例、解释例,甚至援引北洋政府大理院的判例,同时还编纂了大量的判例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后,根据毛泽东主席“不仅要制定法律,而且要编选案例”的指示精神,*高人民法院曾作出规定,运用案例的形式指导工作,由*高人民法院和高级人民法院选定案例,经中央政法小组批准,发给地方各级人民法院比照援引。1979年刑法典颁行之后,编选案例的工作曾经暂停了一个阶段。但是从1983年起,*高人民法院又开始以各种形式发布案例,虽然这些案例与判例存在较大的区别,也显得过于求稳和过于重视案例本身的法治宣传教育作用,但是毕竟有胜于无,对司法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示范意义,尤其就某些类推案例而言,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种刑事判例。中国1979年刑法典颁行之前曾实际上借助判例指导司法实践达数十年之久,但是在拥有了成文刑法典之后是否就不需要案例指导了呢?答案恐怕应当是否定的。客观地讲,经过大规模修订后的现行刑法典相对于1979年刑法典而言,无论在立法质量还是在立法容量上均有长足的进步,这是法治现代化的表现,也是刑法理论与刑事立法技术日益成熟的表现。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行刑法典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也是显而易见并且为人所共知的:从立法上看,立法粗糙的遗迹犹在,立法散乱的迹象再次出现;从司法上看,司法解释的散乱性与应急性愈加明显,直接造成司法解释的不稳定性、不协调性和理解难度的增加。由此引发的直接后果是,立法的粗糙与散乱导致对立法理解的混乱与不一致,导致更多散乱型立法的补足;而司法理解的混乱与司法解释的混乱则引发地区性定罪量刑的不均衡、不统一,并严重冲击法治的统一有序。中国司法实务部门尤其是基层司法机关所面临的*大难题,在于具体司法人员的法律理解能力不足及其地区性差异:将简单扼要的法典条文适用于千变万化、形态各异的具体案件时,存在具有相当普遍性的定性偏差与量刑偏差。这一现象长期存在并呈日益严重的现实态势,成为建设法治国进程中的一个严重障碍。上述问题的解决,*终应当依靠立法细化与司法解释的系统化。尽管国家立法机关与*高司法机关已经为此尽了较大努力,但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想在较短时间内完成高质量的立法完善与司法解释编纂,从而为基层司法机关提供系统化、条理化的司法操作依据并适用于变化万千的具体案情,可能性微乎其微。而采用典型案例研究的形式示范和指导司法实践,提供具有相当可信性与可参考性的刑事案例,不失为一条较为易行和简捷的方式。对此应当指出的是,司法机关尤其是*高司法机关目前已经逐渐认识到了疑难案例编纂的现实意义,因而正在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定期编选一些具有参考性、借鉴性、示范性的案例,例如*高人民法院刑一庭、刑二庭定期编辑的《刑事审判参考》、*高人民检察院公诉厅定期编辑的《刑事司法指南》、*高人民检察院研究室定期编辑的《典型疑难案例评析》等。中国刑法理论界近年来开始逐渐重新认识到判例的现实意义,有关于此的教材及解析性论著已达数十种之多,诸多法律院校的刑事案例教学课程正如火如荼;相关的硕士学位论文已有数篇,而以此为选题的博士论文也已开始问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刑法专业在长期的刑法研究与教学工作中一向关注典型案例的收集与评析工作,并一直认为运用刑事判例协调司法实务是解决刑事司法质量地区性差异、促进刑事司法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之一,也是诠释立法和补充司法解释失之过粗的又一可行方式。在我们参与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与国家法官学院合作编辑的面向海内外公开发行、反映中国司法现状与司法质量的《中国审判案例要览》系列丛书的过程中,我对此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决心以刑事司法成案为基础,以研析疑难案例和阐述刑法学理为要旨,编写面向司法实务人员的兼顾司法示范性和学理研究性的案例著作,希望以此促进和提高中国的刑事司法质量,并对现实存在的诸多疑难刑事案例进行具有相当可信性的学理探索。在经过艰苦的案例收集与筛选过程之后,《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这一项目于1994年底启动。原本就工程浩大的工作,在1997年刑法典修订通过之后,一方面不得不伴随着刑法典的变革而再易其稿,另一方面伴随着刑法典容量的扩充和司法现实的变化而规模变得更为庞大,经年耗时。在历经近6年的不懈努力之后,作者们终于完成了9卷本《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作为中国刑法理论界当前颇具规模与容量的案例研究性论著,本书的撰写、创作难度和作者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当然可想而知,作为主编对此体会尤深。在全书统改定稿、封笔掩卷之后,首先要对全体作者长达数年的辛苦工作致以敬意,并深为中国刑法理论界拥有这样一批志同道合的、兼具深厚理论功底和社会历史责任感的中青年学者而欣慰。本书是国家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刑事法律科学文库”推出的第三种书籍,由本人任主编,刑事法律科学研究中心的部分研究人员为主要作者,并建立了由著名刑法学家高铭暄教授为主任、国家政法领导机关和本中心的知名中青年刑法专家学者为委员的编审委员会。本书的研究写作得到了编审委员会的指导,也得到了中国高级司法官培训教材(此教材共有两套:教材之一为王利明教授主编的4卷本的《中国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本书为教材之二)总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院长曾宪义教授的关心,尤其是还得到了美国福特基金会的经费支持及前任项目官员张乐伦女士、现任项目官员刘晓堤女士的关心,在此一并深表谢意。*后,应当特别感谢法律出版社贾京平先生和蒋浩先生,感谢他们对于本项目的长期支持和在全书编辑过程中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愿本书的出版能为中国刑事司法质量的提高、刑事法治的进步与完善起到些许作用,也愿中国刑法理论界更多学者继续担负应有的社会责任,更加关注现实的司法公平与公正。

中国刑法案例与学理研究。刑法总则 目录

前言
修订说明
[刑法的效力范围]
1.刑法属地原则的优先适用
2.“浮动领土”刑事管辖权的适用
3.运用我国刑法惩治域外公民犯罪适用的条件
4.我国刑法保护原则的具体适用
5.我国惩治国际犯罪适用的普遍管辖原则
6.如何解决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刑事管辖冲突
[犯罪的基本特征和罪与非罪的区分]
7.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
8.如何判定行为的刑事违法性
9.司法实践中如何看待行为的应受惩罚性
10.对“迷信犯”能否以犯罪论处
11.罪与非罪的区分
[犯罪主体]
12.对未满14周岁的人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如何处理
13.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者应对哪些犯罪承担刑事责任
14.如何认定与处理跨责任年龄段的犯罪
15.对危害社会的无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应当如何处置
16.如何认定间歇性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17.如何认定犯罪后患精神病者的刑事责任
18.如何确定心神衰弱人的刑事责任能力,
19.如何确定生理性醉酒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20.如何确定聋哑人、盲人犯罪的刑事责任
21.如何认定单位犯罪及具刑事责仕
22.如何划清单位犯罪与自然人犯罪的界限
23.犯罪的一般主体与特殊主体
[犯罪主观方面]
24.犯罪故意、犯罪过失与意外事件的区别
25.不确定故意行为应当如何定性
26.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的区分标准
27。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
28.如何确定混合罪过案件中的定性问题
29.对违法性认识错误应当如何定性与处理
30.犯罪过失中预见能力的判定
31.注意义务及其履行
32.犯罪过失中应当预见的对象
33.注意义务与注意能力的关系
34.无知犯罪问题
——兼谈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分
35.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的区分及其意义
[犯罪客观方面]
36.如何界定刑法中的危害行为
37.怎样划分刑法中的作为和不作为
38.构成不作为犯罪应具备哪些客观要件
39.如何确认不作为人是否负有特定法律义务
40.怎样认识危害结果及其在犯罪客观方面的地位
41.应以什么标准来认定刑法中的因果关系
42.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对定罪与量刑有何影响
[犯罪客体]
43.犯罪客体和定罪之间的关系
44.犯罪客体对定罪的影响
45.犯罪客体对罪与非罪的影响
46.犯罪对象对定罪的影响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
47.如何认定犯罪的预备形态
48.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犯罪着手
49.司法实践中如何认定犯罪未得逞
50.司法实践中如何具体把握犯罪未完成
51.“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在司法实践中应当如何理解
52.如何确定发生认识错误情况下的犯罪形态
53.犯罪中止的认定
54.如何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既遂
[共同犯罪]
55.共同实行犯的构成和认定
56.犯罪集团的特征与认定
57.主犯与从犯的区分与认定
58.胁从犯的构成和认定
59.教唆犯的构成和认定
60.共同犯罪中的实行过限
61.共同犯罪中的身份问题
62.共同犯罪中的共谋行为
63.共同犯罪中的犯罪既遂与犯罪未遂
64.共同犯罪中的犯罪中止
[一罪与数罪]
65.如何认定继续犯
66.想象竞合犯的认定与处断
67,惯犯的构成与认定
68.连续犯的构成与认定
69.牵连犯的认定
70.牵连犯处断原则探析与牵连犯存废之争
71.吸收犯客观前提与吸收关系的判定
72.吸收犯的形式与罪数本质、处断原则
[违法性阻却事由]
73.正当防卫的限度与防卫过当的认定问题
74.具有连续打击特征的正当防卫行为与事后防卫的区别
75.假想防卫的认定和处理
76.正当防卫中侵害行为的范围
77.紧急避险的构成要件
78.紧急避险的法益衡量问题
79.被害人承诺的构成要件与法律效力
[刑种的适用]
80.如何正确适用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执行
[累犯与再犯制度]
81.累犯的构成条件
82.特别累犯的认定
83.累犯从重处罚的司法适用
[自首与立功制度]
84.自首的司法认定
85.坦白和自首的界限
86.单位能否构成自首的问题
87.立功与坦白的界限
[数罪并罚制度]
88.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无期徒刑或*重刑为无期徒刑,如何进行并罚
89.判决宣告的数个主刑中有数个不同种有期自由刑的,如何进行并罚
90.判决宣告中有数个附加刑,如何进行并罚
91.数个有期自由刑部分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如何进行并罚
92.刑罚执行期间再犯数个新罪且发现漏罪,怎样进行并罚,
93.在数罪并罚的条件下,是否应当适用缓刑以及如何适用缓刑
[缓刑、减刑、假释、时效制度]
94.如何正确把握缓刑的适用条件
95.如何正确把握减刑的适用条件
96.如何正确把握假释的适用条件
97.追诉时效的起算标准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