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青年蒋经国

青年蒋经国

出版社:华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08-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307
读者评分:4.3分9条评论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20.9(7.0折) 定价  ¥2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本类五星书更多>

青年蒋经国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7511529
  • 条形码:9787507511529 ; 978-7-5075-1152-9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青年蒋经国 内容简介

蒋经国在苏联生活了13年,于1937年3月回国,开始了他一生不寻常的政治生涯。关于他在大陆的经历,多年来已有不少传记和回忆录式的著作出版。徐浩然老先生所著的《青年蒋经国》这本书,对蒋经国在赣南的工作和生活的记述,*为精彩。这是因为徐浩然先生曾是蒋经国的学生和得力干部,他的著作所涉及的内容,多是他跟蒋经国共事的亲身经历,自非一般道听途说者可比。
 此书记事准确,内容翔实。作者为此书之回忆、构思、撰写,大约花费了近十年时间。作者以古稀之年、卧病之身,不避疾苦,无问寒暑,即使在医院病床之上,也笔耕不辍,孜孜不倦,终抵于成。所有史料,均经核实,不避毁誉,秉笔直书,这对中国现代史特别是中国国民党史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加之文笔流畅,趣味盎然,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力作。

青年蒋经国 目录

序言 不向历史交白卷
一、从莫斯科回到溪口
二、赴江西上任
三、建设新赣南
四、查禁黄、赌、毒 
五、对贪官污吏严惩不贷
六、培育赣南新人
七、一寸山河一寸血
八、兴办赣南实业
九、新赣南派的崛起
十、赣南“蒋青天”
十一、章亚若初识蒋经国
十二、秘密来往,暗结胎珠
十三、章亚若死亡之谜
十四、蒋经国与章亚若的爱情结晶 
十五、到赣南的参观者
十六、赣南的小契卡和小戴笠们
十七、蒋经国的原配蒋方良在赣南
十八、徐浩然与蒋经国在赣南的交往
十九、对赣南一往情深
代跋: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程思远先生致本书著者函摘录
跋一
跋二
后记一
后记二
编者的话
重版感言
展开全部

青年蒋经国 节选

一、从莫斯科回到溪口
蒋经国诞生于1910年农历3月18日。他的降世颇具戏剧性,传言甚多。由于蒋介石与毛福梅婚后感情一直不融洽,加上蒋介石长期离家在外,夫妻相聚的时日为数寥寥,所以蒋经国的身世在野史中被演绎得颇为不堪。传言,其为蒋介石的哥哥蒋介卿与毛福梅的“野合之作”,根据是蒋介石、蒋经国父子之间,仪容、气质相像处极少,蒋介石身体高大、相貌堂堂,而蒋经国则矮矮胖胖,二人的性格也相距甚远。当然这种离奇的说法,可信度并不高。
按照蒋经国的出生日期推算,1909年春夏期间,在日本振武学校学习的蒋介石回国度假,确曾同毛福梅生活过一段时间。据蒋介石留日同学林绍楷的后人说,1909年蒋介石从日本回家度暑假,不愿与毛福梅住在一起,林绍楷做了许多工作之后,蒋介石勉强同意,这样毛福梅才怀孕。林家这位后人由于世交关系,常在蒋家走动,有一次曾率直地对蒋经国说,你是在我们林家的帮助下才出生的,蒋经国听后笑而不语。此说法流传甚广,但亦无人深究。
事实上,大多数人都认定,夫妻感情已经失和的蒋介石、毛福梅*后能够得子蒋经国,主要应“归功”于蒋母王采玉。相依为命的王采玉、毛福梅婆媳虔诚礼佛,笃信算命先生所言“蒋氏贵子必得元配所出”。无奈蒋介石长期在外求学,归家无定日。当1909年蒋介石从日本返国度假滞留上海之时,王采玉使携毛福梅前往探望。不料,蒋介石嫌弃“黄脸婆”,不肯与毛福梅同住。王采玉只得软硬兼施,训导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道理,并以“投黄浦江”来威胁,要求蒋介石与毛福梅和好。素以“孝子”自谓的蒋介石难违蒋母,只得留毛福梅在沪居住。不久毛氏身怀有孕,而蒋介石亦返归学校。
翌年春,已返回家乡的毛福梅在丰镐房生下了一个男孩,乳名建丰,谱名经国。其时,蒋介石仍在日本,无缘亲践舐犊之情,直到第二年夏天,蒋经国1周岁多了,蒋介石托故假归,回乡探亲,才得以享受得子添丁的天伦之乐。
蒋经国的出世,使蒋家的烟火有人承继,令常年孤寂的王采玉、毛福梅婆媳欣喜异常,感到莫大的安慰,她们在蒋经国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心与宠护。蒋经国从小就得到祖母严格的传统教育,得到母亲的鞠育劬劳,训督嘉勉。毛福梅的结拜姐妹陈志坚曾回忆说:“我到蒋家任教那年,经国刚4岁,朝夕共处,喊我姨娘,非常亲热。他的仪表、性情都像娘,稳重文雅,懂事听话,尊敬长辈。他祖母说他‘略无乃父童年的那样顽态’,唯因她婆媳过分疼爱,戏玩不让远离膝前,使小时的经国不免娇怯易哭。”
民国初年,正值中国教育制度处于从旧式塾馆过渡到新式学堂阶段。蒋经国先进私塾读“四书五经”,后又进正规学校接受新知识。1916年,蒋经国5岁,开始在家乡启蒙,地点就是溪口本镇的武山学校(后扩建为武岭学校),蒙师周东。第二年,改业顾清廉。顾清廉,一生靠砚耕为业,过去教过蒋介石,现在又教蒋经国,所以毛思诚特意记上一笔,誉为“二世治教”。在顾清廉之后,蒋介石又为蒋经国延聘了塾师王欧声。从1916年到1922年,蒋经国接受了整整6年的传统文化的教育,顾清廉对他的评价是:“天资虽不甚高,然颇好诵读。”
蒋经国幼年所受教育的模式,几乎就是其父蒋介石当年的翻版。按照江南的说法:“蒋先生的理想,受他自己生长时代的局限,是个典型的国粹主义者。认为半部《论语》可以治天下,认为在故纸堆里,有为人治中的指南针。”蒋介石是以自己早年走过的道路为模型来铸造蒋经国的童年的。蒋经国曾回忆道:“父亲指示我读书,*主要的是四书,尤其是《孟子》,对于《曾文正公家书》,也甚为重视。”
在蒋经国10岁那年,蒋介石写信回家要求蒋经国读《说文解字》,指示他说:“此书每日认得十字,则三年内必可读完,一生受用不尽矣。”第二年,又去信叮嘱他读《诗经》、《尔雅》。他要蒋经国“不愧为蒋氏之子”,认为治国,始于齐家。齐家的标准,“汝在家,对亲需要孝顺”,而以曾文正公对于子弟的训诫,作为模范,甚至在政治上,也要师法曾国藩,做“中国的政治家”。所以,后来蒋经国常说:“父亲对于我们兄弟的教育,是非常严格和认真的,不管在家、在外都是经常来信指示我们写字、读书和做事、做人的道理。”
由于蒋介石的坚持,蒋经国有一段时间还离开溪口镇到奉化县城入锦溪学校读书。据陈志坚回忆:“经国在奉化锦溪学校读书时,就住在我家里。经国每天上学之前,一定要叫我妈声外婆,叫我一声姨妈才走,放学回来也叫。他特别喜欢吃芋艿头,我母亲就常给他蒸芋艿头吃。经国相貌像娘,性格也像娘,很有礼貌。”
后来,由于毛福梅舍不得蒋经国长离膝前,将蒋经国从县城召回,惹得蒋介石大发脾气,认为毛氏“妇人短见”,将耽误蒋经国的前程。
1922年,蒋介石不顾毛福梅的反对,接蒋经国经宁波到上海读书,先入万竹小学读四年级,毕业后,蒋经国考入浦东中学继续接受教育。由于此时蒋介石的政治活动重心已移至广州,蒋介石就委托蒋经国的塾师王欧声和姑丈竺芝姗监护蒋经国在上海读书,缺钱“则向舜耕及果夫哥哥取”。虽然蒋介石长期不能亲自在蒋经国身边施教,但他对儿子学习的督促须臾未曾懈怠。蒋经国在上海读书期间,差不多每隔十天半个月,就可收到父亲寄来的家信,从日常生活、为人处事到功课学业,事无巨细无不过问。
蒋经国在上海读书期间,正值中国社会大变革的动荡年代,新思潮、新观念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求知欲正旺、可塑性正强的蒋经国。同许多激进的爱国青年一样,蒋经国的思想境界不断发生变化,开始投身到大革命的洪流中去。1925年,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突发,蒋经国也走出课堂,参加到上海全市各阶层人民的反帝示威游行的行列中,而学校当局竞以“该生行为不轨”为由将他开除。蒋经国气愤难平,离沪北上。经蒋介石介绍到北京国民党元老吴稚晖所办的子弟学校——海外补习学校学习俄文。不久,又因参加反对北洋军阀的示威游行,被北京警察局关押两周。获释后,他便于同年8月南下革命发源地——广州探父。
此时,国共两党合作正处高潮阶段,苏联和共产国际为了支援中国革命,纪念中国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创办了莫斯科中山大学,为国共两党培养革命干部。当时进步学生都以留学苏联为荣,蒋经国是热血青年,自不甘落人后。他在北京学俄语就是为赴苏留学作准备。当吴稚晖得知他准备赴苏时极力劝阻。吴问蒋:“你到俄国去干什么?”答:“革命去。”吴又问:“革命就是造反,难道你不怕吗?”蒋回答说:“不怕。”吴又说:“革命不是那么简单的吧!你再去考虑一下。”两周后,蒋经国告吴留苏意志坚定,吴亦无奈。与此同时,蒋经国多次写信给蒋介石,要求父亲支持他赴苏留学。
对于蒋经国赴苏留学的要求,蒋介石虽不鼓励但也不持异议。当时蒋介石还是中外闻名的国民党“左派”,标榜“以俄为师”,与苏联的关系正处于*密切的时期,让“可教”的儿子去“世界革命的圣地”锻炼锻炼,未尝不是好事。蒋经国到广州后,正逢黄埔军校选派一批学生赴苏留学,他便加入了这支留学队伍的行列,于1925年10月19日由广州经上海乘苏联轮船到海参崴转西伯利亚铁路前往莫斯科。
当然,在蒋介石究竟是如何对待蒋经国赴苏留学一事的问题上,也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1983年6月1日香港《百姓》杂志第49期发表陈洁如的外孙陈忠人的文章,明确表示:
留学,是蒋经国从上海到广州后不久,就多次向蒋介石提出的要求。蒋介石起初并不赞成,因为他不怎么喜欢苏联,这在蒋经国从苏联写给外祖母的大量家信中,已有十分明白的表达。
蒋介石后来所以勉强赞同,仅仅因为蒋母的一再劝说,支持蒋经国的留学大志。蒋经国去苏后,经济上很少得到蒋介石接济,因此蒋经国在苏联的生活是相当窘迫的。还是外祖母知情后,将全部私蓄二千元托陈果夫转汇蒋经国,才解决了他的困难。
四一二政变时,蒋经国正在苏联学习,得知蒋叛变革命,便在报刊上公开撰文批判蒋介石,蒋经国受到斯大林的接见。
与蒋经国一批赴莫斯科中山大学留学的中国学生共有300多人,其中30名是由苏联顾问鲍罗廷推荐的国民党要员子弟。著名者有: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廖仲恺之子廖承志、叶楚伦之子叶南、邵力子之子邵子纲、于右任之女于芝秀、女婿屈武、冯玉祥之子冯国洪、之女冯弗能等。进人莫斯科中山大学后,蒋经国与另外21名同学编为一班,开始学习俄文、历史(中国革命运动史、社会史、东方革命运动史、西方革命运动史)、哲学(唯物论、辩证法)、经济地理、列宁主义、军事科学等课程。学校为每一个中国学生都准备了一个俄文名字,蒋经国改称尼古拉。
由于蒋经国的身份特殊,学习刻苦、勤奋,各方面表现都非常活跃,入莫斯科中山大学习刚刚2个月,年仅15岁的蒋经国就引起该校苏共党支部的重视,吸收他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以后又转为苏共预备党员。当时他所在的团小组组长就是邓希贤(即邓小平)。蒋经国还多次被推荐为中山大学的学生代表出席各种集会,发表演说,备受瞩目。
然而,正当蒋经国在苏联奋发向上之际,国内形势却发生了突变。1927年,蒋介石公开背叛革命,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政变。中山大学的中国留学生闻此讯息后,群情哗然,一致通过致武汉革命政府的电文,要求严惩“革命的叛徒、帝国主义的帮凶”蒋介石。其-中声讨*为激烈的便是蒋经国,他在声讨大会上慷慨陈词:
我今天不是作为蒋介石的儿子,而是作为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儿子来讲话……很快,在苏联的各大报刊上,登出了蒋经国的公开声明。其中写道:
蒋介石作为一个革命者,他已经死了,他已经走向了反革命。蒋介石是我的父亲,曾经也是我的革命朋友。现在他反革命了,反革命就是我们的敌人。以后他是他,我是我,我仍跟着革命走。1927年4月24日,汉口《人民论坛报》也刊登了蒋经国的公开声明,全文如下:
蒋介石的叛变,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当他滔滔不绝地谈论革命时,他已经逐渐开始叛变革命,迫切盼望与张作霖、孙传芳谋求妥协。蒋介石已结束他的革命生涯,作为一个革命者,他死了!他已走向反革命,并且是工人大众的敌人。蒋介石曾经是我的父亲和革命的朋友,他已走向反革命阵营,现在他已经是我的敌人了。
蒋经国此举显然出于至诚,而非违心所为。几年的留学生涯,他不仅顺利过了语言关,熟练地掌握了俄文,而且思想意识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成为一名颇为合格的共青团员、准布尔什维克。蒋经国的“反蒋声明”经塔斯社全文播发后,一时间他成了众所瞩目的新闻人物。曾与蒋经国同时留苏的中山大学同学盛岳回忆说:
声明公布后,我们不论去哪里,人见人问:“蒋介石的儿子在哪儿?”一夜间,他成了知名人物。相比之下,我们这一群没有著名父亲的人,价值直线下降。
1927年7月,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之后,苏联及共产国际决定遣返国民党籍的中国留学生回国。然而,对于蒋经国,则并未因蒋介石叛变革命而迁怒于他。而是根据他的思想状况和实际表现,保送他进入列宁格勒培养高级军事指挥员和军队政工干部的红军军政学校深造。毕业后,蒋经国请求回国,被拒绝;又申请去红军中工作,再遭拒绝。后来苏联政府将蒋经国的安排交给驻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团处理。
中共代表团派他到列宁大学(即原来孙中山大学)担任中国学生的助理指导。他*愉快的使命,便是率领列宁大学的中国学生在苏联境内参观旅行。此次参观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蒋经国返回莫斯科时,得了一场重病,住进莫斯科医院。痊愈后,因受家庭出身和当时“左”倾错误的影响,他被分配到狄拿马电气厂当学徒,开始真正体验苏联工人的生活。其后因在一次会议上与驻共产国际的中共代表团负责人王明发生争执,被下放到农村改造。在农村改造期间因表现较好,曾被选为村苏维埃副主席。
1931年,蒋经国受到斯大林的接见。翌年,他重返莫斯科,等候派遣。1933年,被派往西伯利亚矿务公司任职。同年10月,又被调到斯夫洛斯克乌拉尔重型机械厂任技师,后升任分厂副厂长。在工厂期间,蒋经国同苏联女工芬娜发生了恋情。经苏联党政机构批准,蒋经国与芬娜于1935年3月在异国他乡结成百年之好。婚后不久,生下长子爱伦。
1935年,王明召见蒋经国,对他说:“中国方面,谣言四布,说你已被捕,你应该写封信给你母亲,说你在工作,完全自由。”要他发表谴责蒋介石的公开信。
没多久,蒋经国便写下了题为《献给母亲的信》的文章,于1936年1月发表在列宁格勒《真理报》上,《纽约时报》曾于4月29日刊其摘要如下:
向蒋介石再次予以严厉地批判。“我对他非但毫无敬爱之意,反而认为应予杀戮。”因为“前后三次叛变,一次又一次出卖了中国人民的利益,他是中国人民的仇敌。”
撕开蒋介石提倡孝悌忠信的假面具,愤怒地提醒毛福梅女士:“母亲!你记得否!谁打您,谁抓了您的头发,把你从楼上拖到楼下?那不就是蒋介石吗?谁打了祖母,以至于叫祖母死了的?那不就是蒋介石吗?这就是他的真面目,是他对待亲上的孝悌与礼义”
重申他对共产主义的信念。“昨天的我,是个军阀的儿子,今天的我是一个共产党员,觉得怪吗?我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丝毫没有动摇过,对革命理论的研究,愈来愈有认识。你和世界上多数的人,不懂得政治,不知道各种线索和统治阶级的联系关系,所以不容易了解世界上各种事件的真相。”

青年蒋经国 作者简介

徐浩然,1918年生,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民革江西省委祖国统一促进委员会委员。
抗日战争期间,徐浩然先生曾与蒋经国、章亚若在赣州共同工作过,是蒋经国在赣南时期得力的部属。由于历史的原因,从上个世纪50年代末起,徐浩然先生在狱中度过了二十年的艰难生活。
近十年,徐浩然先生撰写出版的著作逾百万字。主要有:《蒋经国在赣南》、《父子“总统”》、《章亚若传》、《滕王阁史话》、《海峡两岸的呼唤——和平统一祖国》等。

商品评论(9条)
  • 主题:人物传记类书籍

    全书主要描述了蒋经国主政赣南时期的史实,它将情节故事、生活细节、心理表述等具象塑造手段与实际人物、事件、场景熔为一炉,描绘出一个客观、真实、形象、生动的蒋经国,具有很强的可读性。许多情节、细节、史料和内幕鲜为人知,有根有据,是第一次公开披露。

    2020/12/1 18:07:41
    读者:ztw***(购买过本书)
  • 主题:书真的很有趣

    书是全新的书

    2020/6/2 9:46:34
    读者:271***(购买过本书)
  • 主题:好书值得推荐

    了解蒋的很好的一本书。

    2020/5/28 7:45:50
    读者:201***(购买过本书)
  • 主题:还是不如其父亲老辣

    青年的蒋经国确有一番雄心壮志,为国为民倾心竭力;但其政治魄力不如其父亲,由后来选择接班人一事可见一斑。

    2020/3/2 16:38:59
    读者:abc***(购买过本书)
  • 主题:青年蒋经国

    全书主要描述了蒋经国主政赣南时期的史实,作者为当时赣南的官员,有些内容比较详实。。。

    2018/5/15 7:19:40
    读者:mzh***(购买过本书)
  • 主题:不错的传记

    看了一下,还可以,亲历者写的,觉得可信。

    2017/12/6 13:20:05
    读者:yue***(购买过本书)
  • 主题:内容尚可,印刷一般。

    这书内容尚可,有对青年蒋经国欲有所作为的介绍,从一个侧面了解蒋氏家族。纸张不好,印刷一般,字较小,看起来有些费劲。

    2017/11/20 10:47:25
    读者:cds***(购买过本书)
  • 主题:书籍很新,包装完整,内容要慢慢细读

    书籍很新,包装完整,内容要慢慢细读

    2015/10/16 14:18:07
    读者:138***(购买过本书)
  • 主题:朴素而有内容

    包装一般,但有内容

    2011/12/30 15:10:36
    读者:zzy***(购买过本书)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