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月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

豆瓣8.3分,在印度学研究方面,季羡林对印度的语言、历史、文学、文化及中印文化关系史等方面有独到见解,成就斐然。因此,印度著名的瓦拉那西大学授予他最高荣誉“褒扬奖”、印度文学院授予他“名誉院士”。

作者:季羡林 著
出版社: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362页
读者评分:5分7条评论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14.6(4.9折) 定价  ¥2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69元免运费
?快递不能达地区使用邮政小包,运费14元起
云南、广西、海南、新疆、青海、西藏六省,部分地区快递不可达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 版权信息

  • ISBN:7801879635
  • 条形码:9787801879639 ; 978-7-80187-963-9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 内容简介

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国,中印合起来占了其中一半。人类总共创造出了四个大文化体系,而中印各居其一,中印合起来,可以说也占了人类文化宝库的一半。中印两大文化体系都各自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对人类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两大文化体系在世界上有其独特的地位和崇高的价值。它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夺目的光辉,起源之早,延续时间之长,覆盖面之广,生命力之强,门类之多,影响之大,可谓世上罕见。两大文化圈之间,又相互学习和影响,又促进了彼此文化的发展。正是,文化交流能推动人类社会前进。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 目录

序言

编者的话

季羡林简介

中印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文化交流能推动中印社会前进

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复杂性

——在“东方文化系列讲座”上的报告

交光互影的中外文化交流

对于文化交流的一点想法

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的时间和地点问题

关于中国纸和造纸法输入印度问题的补遗

中国纸和造纸法*初是否是由海路传到印度去的

中国蚕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究

浮屠与佛

再谈“浮屠”与“佛”

西域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

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再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兼评美国梵文学者佛兰克林·爱哲顿的方法论

三论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

《西游记》里面的印度成分

梅咀利耶与弥勒

印度文学在中国

中印友谊的又一象征

——在印度政府赠送北京大学

泰戈尔铜像揭幕仪式上的讲话

佛教的倒流

从中印文化关系谈到中国梵文的研究

印度文化特征

从宏观上看中国文化

在印度文学院授予名誉院士学衔仪式上的演说

东方文化要重现辉煌
展开全部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 节选

近一二年以来,全国学术界掀起了一个讨论文化问题的热潮,许多专家学者,老中青都有,都参加了进来,发表了很多很好很新很有启发性的意见。尽管大家的意见还不能取得一致,但是这真正贯彻了建国以来从来没有认真贯彻过的百家争鸣的方针,这与我们提出的两个文明的建设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是我们全国人民生活中一件很有意义的大事。我在学习、思考之余,也想发表一点意见,主要是讲文化交流。我讲的是广义的文化交流,不限于精神方面,也包括物质方面存内。 首先我要讲文化交流无所不在。不管我们意识到与否,我们今天的生活,不管是精神的,还是物质的,无一不与文化交流有关。试想一下,我们在学校里学习的,在科研机构或者学校里所研究探讨的,哪一件是完完全全的中国土生土长的?我们吃的、喝的、穿的、戴的、乘的、坐的、住的、用的,又哪一件是完全十生土长的?汽牟、火车、飞机、轮船,我们古代有吗?可可、咖啡、纸炯、可口可乐、啤酒、香槟、牛排、面包,我们过女可都有? 例子不要再举了,这都是大家熟知的。我们的花草里面,茉莉花,连名字都不是中国固有的。我们吃的土豆、老玉米、菠菜、葡萄,以及许许多多的水果蔬菜都是外来的。 P26

季羡林论中印文化交流 作者简介

季羨林 语言学家、比较文化学家、佛学家、翻译家、散文家。1911年出生于山东临清县。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35年至1945年留学德国,获哥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任北京大学教授至今,为终身教授。主要著述有《糖史》、《吐火罗文<弥勒会见记剧本>译释》、《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大唐西域记>校注》等,并翻译印度古代史诗《罗摩衍那》。已出版《季羡林文集》24卷。季羡林的散文创作是他学术研究之余的一种“余兴”。他从高中开始创作散文,几十年笔耕不辍,至今已出版散文集20余本,150万字以上。季羡林散文属“学者散文”一派,集史、识、才、情于一体,是当代“老生派”散文的代表之一。

商品评论(7条)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